恥骨後前列腺精囊切除術

前列腺癌的手術治療 手術 泌尿外科手術 前列腺手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chǐ gǔ hòu qián liè xiàn jīng náng qiē chú shù

2 英文參考

retropubic prostatovesiculectomy

5 ICD編碼

60.5 01

6 概述

恥骨後前列腺精囊切除術,多數泌尿科醫生比較熟悉,此徑路可探查盆腔淋巴結,若需要局部擴大手術,如盆腔淋巴結清除術、輸尿管再植、膀胱切除合併尿流改道,也較方便。外括約肌損傷可能性較小,切除精囊及其筋膜較容易。這一手術的缺點是對病人損傷較大,可能出血較多,不能翻轉前列腺檢查前列腺的後面,膀胱尿道吻合位置深,技術上較困難(圖7.5.2.1-1)。

7 適應

腫瘤侷限於前列腺包膜內的A、B期患者,以及無轉移徵超出前列腺包膜的C期前列腺癌患者年輕、體質好。對手術的耐受力較好者可採取經恥骨後前列腺精囊切除術

8 術前準備

由於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直腸損傷的機會較多見,術前腸道準備很重要。術前1d流質飲食,服用瀉劑並清潔灌腸。手術清晨灌腸後,用0.1%多粘菌素B溶液50~100ml保留灌腸,進手術室前排出上述溶液,再灌入少量0.1%多粘菌素B溶液

9 麻醉體位

一般採用硬脊膜外腔阻滯麻醉或椎管內麻醉,有禁忌證者,可用全身麻醉體位取平仰臥位,骶部墊高使骨盆略傾斜,以便盆底顯露較好,便於靜脈出血止血膀胱尿道吻合。兩下肢分開支架固定,便於助手檢查直腸。手術檯一端放下,肩部支架固定(圖7.5.2.1-2)。

10 手術步驟

1.切口  插入30ml氣囊導尿管,作爲手術時標記。下腹正中直切口切口下端達恥骨聯合下緣。分開腹直肌,部分切斷腹直肌在恥骨上附着點,以擴大切口。推開膀胱脂肪腹膜反折恥骨聯合下方顯露受限制時,可經骨膜下楔形切除恥骨約3cm,可用骨錘、骨鑿或骨鋸切除,術畢骨塊不必植回,不影響骨盆穩定性。

2.切斷恥骨前列腺韌帶  恥骨前列腺韌帶由盆內筋膜組成,含有膀胱頸的肌纖維,斷端可以收縮,靠前列腺表面的殘端不能看見,恥骨前列腺韌帶之間有陰莖靜脈韌帶周圍有前列腺靜脈叢,這些靜脈易撕傷造成難以控制出血,因此,切斷韌帶時需十分小心。由於韌帶位於骨盆深部,不易看見只能用手觸摸。用示指觸及一硬韌的無血管的索狀組織即爲該韌帶,輕輕的從該組織下面通過示指,用長彎剪刀儘可能靠近恥骨剪斷,因恥骨端通常缺乏靜脈,可避免大的出血。如果示指不能在韌帶後面通過,則必須靠近恥骨小心地盲目切斷韌帶陰莖背深靜脈淺支走行於恥骨前列腺韌帶之間,在前列腺膀胱頸上方中央,切斷恥骨前列腺韌帶時,必須結紮該靜脈,否則在切斷尿道和附近組織時會發生嚴重的出血。如果發生出血,迅速用紗布或明膠海綿壓迫止血

3.切斷前列腺尖部尿道  恥骨前列腺韌帶切斷後,牽拉前列腺,部分膜部尿道能拉出尿生殖膈。用手觸摸留置導尿管,尿道容易辨認。緊貼留置導尿管,用手指或彎血管鉗遊離前列腺尿道與膜部尿道連接部,一般不會損傷直腸。如癌腫離前列腺尖部有一定距離,則留下遠端前列腺包膜0.5cm。這一鈕釦樣組織便於與膀胱吻合,減少膜部尿道損傷和術後尿道狹窄的機會,因它含有肌肉彈性纖維,因此還可增加術後尿控制能力。切開前列腺尖部尿道的前面1/2,拉出並切斷導尿管,拔去其遠側端導尿管。血管鉗夾住氣囊側導尿管作牽引,然後用手指或彎血管鉗墊在尿道後方,切斷尿道的後半部分或前列腺尖部鈕釦狀包膜(圖7.5.2.1-3)。前列腺尖部鈕釦狀包膜內的腺組織需清除乾淨。

4.遊離前列腺和精囊  牽引導尿管氣囊抬高前列腺,切斷與直腸相連的纖維組織和部分直腸尿道肌,將荻氏筋膜融合部分與直腸壁分開,接着,可從荻氏筋膜前、後層之間或直腸與荻氏筋膜之間進行鈍性分離,直到精囊的上端(圖7.5.2.1-4)。遊離前列腺和精囊時,必要時助手可用示指插入病人直腸內,引導術者遊離,則更爲安全。

5.切斷膀胱頸  如果前列腺癌未侵犯膀胱頸,應保留膀胱頸。膀胱頸與前列腺的連接處可銳性切斷,直至尿道(圖7.5.2.1-5)。爲防止誤傷輸尿管,可在切斷膀胱頸之前雙側輸尿管插入輸尿管導管。尿道後壁的切斷應在分隔膀胱前列腺筋膜中間平面,不應該暴露精囊而應該留一層筋膜覆蓋。其方法是用一手指緊貼膀胱壁一側和對側的血管鉗穿過相會合。

當癌腫侵犯膀胱頸時,應切除一圈膀胱頸。前壁切除約一指寬,後壁即使有腫瘤侵犯,也不能切除更寬的組織,除非輸尿管移植。切開三角區和尋找精囊表面的分離平面時,常有明顯的出血,爲避免損傷輸尿管分離時應始終看清輸尿管口。可用血管鉗在三角區下面分離,從膀胱兩側向中間進行,找到正確的分離平面。亦可用手指從精囊後面抬高三角區,用剪刀或電刀分離,找到精囊表面的筋膜

精囊表面的平面找到以後,將前列腺向上方牽引,鈍性分離膀胱底部,使其與精囊分開。繼續提起前列腺分離粘連組織,即可暴露前列腺後緣兩側的血管,此時助手應插一手指入直腸以作引導,避免損傷直腸血管蒂用血管鉗雙重鉗夾,切斷後貫穿縫扎或雙重結紮(圖7.5.2.1-6)。遊離輸精管近中間部位並切斷結紮,前列腺、精囊整塊組織即可完全切除。

仔細檢查直腸有無損傷靜脈注射靛胭脂,觀察有無輸尿管損傷

6.膀胱尿道吻合  從尿道插入氣囊尿管,找到膜部尿道斷端,並將氣囊端送入膀胱內。以3-0可吸收吻合膀胱頸和尿道(圖7.5.2.1-7)。一般上下左右各縫一針,病人放到水平位,膀胱頸和尿道靠攏後再打結,在吻合完畢後,注水充盈氣囊。

有時膜部尿道膀胱吻合十分困難,遇此情況,也可不行直接吻合,只有靠輕輕牽引氣囊尿管使膀胱頸與尿道接近,術後病人取頭高腳低位,一般可取得良好效果。如果前列腺尖部留有一圈鈕釦狀包膜,則可進行滿意的對端吻合

如果膀胱頸切除一圈後,膀胱頸口過大,則用可吸收線間斷縫合縮小膀胱頸口至1.5cm左右,注意不要損傷輸尿管口,儘量使新的膀胱頸和尿道在無張力的情況下接近並進行吻合。因三角區較固定,有時需遊離膀胱頂部。另一種方法是縫閉原膀胱頸口,在膀胱頸上方開一新口,與尿道吻合(圖7.5.2.1-8)。如果膀胱頸不能在無張力情況下與尿道吻合,則可裁剪膀胱壁並做成一管狀瓣與尿道吻合(圖7.5.2.1-9)。吻合後張力過大者,可用直針穿上4號絲線穿過膀胱壁和尿生殖膈,縫線距吻合口1.0cm,以免損傷尿道括約肌,穿出會陰皮膚,固定在小紗墊上。

7.放置引流、縫合切口  膀胱兩側各置橡皮管引流條1根,戳創引出。傷口按層間斷縫合。氣囊導尿管妥善固定。

11 術後處理

1.術後輸液,應用抗生素保持導尿管引流通暢,軟化大便,預防術後心肺併發症。

2.引流條一般術後4d左右拔除,如引流液較多或膀胱尿道吻合欠滿意,可適當延長引流時間。

3.如果吻合滿意,導尿管術後10d左右拔除,如果膀胱尿道吻合不滿意,導尿管至少留置2周。拔除導尿管後抗菌藥物繼續應用1周。

4.術後尿道擴張:膀胱尿道吻合良好,術後病人排尿滿意,尿常規正常,可在術後3個月試擴1次,以後根據具體情況決定。如果吻合欠滿意,一般拔管後1周試擴,以後逐漸延長間斷時間。擴張用軟橡皮管,如果需用金屬擴張器,應用絲狀探條接跟蹤擴張。

12 述評

1.早期併發症

(1)出血前列腺精囊切除術後出血少見,除非在關閉切口時存在低血壓,在血壓回升後有滲血或血管出血膀胱出血引氣囊導尿管即可止血。牽引超過4h可引起尿失禁膀胱出血不能控制,亦可先經尿道電凝止血,如失敗應考慮開放手術止血膀胱外的出血可取半臥位壓迫止血

(2)直腸損傷:早期發現,及時治療直腸損傷,一般不致發生嚴重後果。直腸損傷通常較小,用無損傷圓針絲線間斷全層縫合關閉破口,外加肌層和漿肌層間斷加強縫合。

尿道切斷前發現直腸損傷,有的主張停止手術,2周後採取另外途徑再手術。多數外科醫生主張修補損傷後繼續手術。關閉切口前用抗生素溶液(0.1%多粘菌素)徹底沖洗創口,並用同樣溶液灌腸。術後用大便軟化劑,防止腹壓增加。進流質或低渣飲食數天,不必禁食。如果術前已作清潔灌腸,不必再用腸道消毒藥,以免引起腹瀉小腸蛋白溶酶增加,不利切口癒合,尤其是用可吸收縫線修補缺損的,更應注意此點。似乎用新黴素磺胺類有更大的危險。

(3)輸尿管梗阻:前列腺精囊切除術後輸尿管梗阻不多見,因爲輸尿管在手術分離平面的上方,由於輸尿管的重要性,手術時外科醫生也十分警惕。如果由於輸尿管插管損傷水腫引起,一般都能自行恢復。現在手術中多用滲透性利尿劑加靜脈注射靛胭脂監測輸尿管,可不必插輸尿管導管。如果膀胱輸尿管口被縫線縫住,數天後通過膀胱鏡用剪刀拆除縫線。即使雙側輸尿管口被縫住,幾天之內病人可用保守處理維持。極個別情況輸尿管被切斷,應開腹行輸尿管移植術。

2.延期併發症

(1)尿漏:拔除導尿管後若引流口漏尿,且1~2d內不消失,應再插導尿管數天。形成皮膚尿瘻刮除術瘻管切除術治療,但此種情況極罕見。

(2)淺表感染:由於手術部位接近肛門,經會陰手術的淺表感染較常見。皮膚縫線應多留幾天直到炎症消退。如果引流條拔除過早,繼續有尿外滲,則很可能發生深部間隙感染。應加強抗菌藥物治療。否則可發生恥骨炎膿腫腐蝕穿破直腸等嚴重情況。

(3)尿道直腸瘻:絕大多數尿道直腸瘻的發生均與術中直腸損傷未被發現有關。治療應再插導尿管,局部抗生素溶液沖洗,減少直腸菌落和給予抑制蠕動藥物。如果上述治療無效,應經尿道和經直腸電灼瘻口。如瘻口持續存在,應做乙狀結腸造口和恥骨膀胱造口,待3周以後,炎症反應消退,做瘻口修補。第一次修補極爲重要,因爲再次修補很難取得成功。

用改良的Store手術修補尿道直腸瘻,不需預先做結腸造口。手術可經會陰或經骶骨途徑。術前先做輸尿管插管,圍繞肛門皮膚粘膜交界處做環形切口,在6點鐘處的直腸壁和肛門括約肌之間分離,此處缺少交叉的肌纖維組織鉗夾住直腸壁做牽引,鈍性分離直腸後面和側面。直腸前方需銳性分離,向上超過瘻管分離直腸內插一手指引導較方便。通常瘻口離肛門不超過2.0cm,但分離必須超過瘻口2.0cm。通常須切除的瘻管很小,切除尿道邊緣的瘢痕。實際上封閉缺損並非必需,但可用細的可吸收腸線間斷縫合瘻口,縫合時注意輸尿管的位置,如有可能,再縫第二層,包括肛提肌的一部分,瘻口兩側置引流條從肛門側方戳創引出。含有瘻口的直腸遠端部分切除。進一步分離近端部分腸壁與肛緣皮膚做無張力的縫合(圖7.5.2.1-10)。1周後拔除引流條。恥骨上造口管應在3周或更長時間後拔除。

3.晚期併發症

(1)膀胱頸狹窄:前列腺尖部鈕釦狀包膜與膀胱吻合者,一般不致發生吻合口狹窄,其他方法吻合者,膀胱頸狹窄亦少見。如果發生狹窄,通常採用擴張治療,逐漸延長間隔時間。如果擴張治療無效,可採取膀胱尿道內切開。但因組織固定,內切開可發生尿失禁或擴大的膀胱頸再狹窄。由於骨盆部位較深,膀胱頸的整形修復也很困難,除非做恥骨聯合切除。

(2)局部腫瘤復發,術前腫瘤局部浸潤的病人術後腫瘤局部復發達5%~10%,但發生尿道梗阻的卻較少,有尿道梗阻者,可能存在遠處轉移。如發生雙側輸尿管梗阻,應作永久性尿流改道,對那些估計壽命超過6個月的病人有一定價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