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綱目》

清 沈金鰲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附錄察口脣法

張兼善曰。凡口脣焦乾爲脾熱。焦而紅者吉。焦而黑者兇。脣口俱赤腫者。熱甚也。脣口俱青黑者。冷極也。口中苦者。膽熱也。口中甜者。脾熱也。口燥咽乾者。腎熱也。舌幹口燥而欲飲水者。陽明熱也。口噤難言者。痙風也。凡上脣有瘡爲狐。蟲蝕其髒。下脣有瘡爲惑。蟲蝕其肛。若脣青舌卷。脣吻反青。環口黧黑。口張氣直。口如魚口。及口脣顫搖不止。氣出不返。皆不治也。柯琴曰。此爲少陽病之提綱也。口咽目三者。不可謂表。不可謂裏。是表之入裏。裏之出表處。所謂半表裏也。三症爲少陽經病機。兼風寒雜病而言。但見一症即是。不必悉具。【綱】仲景曰。少陽中風。兩耳無所聞。目赤胸中滿而煩者。不可吐下。吐下則悸而驚。【目】魏荔彤曰。凡傷寒。原兼傷風而言。風寒之邪。從類而投太陽營衛。在肌膚之表而已。感之者淺。故曰傷。所以日久不治。漸入漸深。有經盡而解者。有過經而傳者。皆有一定之道路。此傷寒所以有傳經。無傳經則非傷寒病矣。若夫中風中寒。則直突而來。並無次第。然風必中於三陽少陽。寒必中於三陰少陰。仍是各從其類。又寓從少不從老之理。其邪較太陽營衛之傷甚深且速。故曰中。所以卒遇即病。有立盡者。此與傷寒傳經病大不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