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綱目》

清 沈金鰲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瘥後諸病

【綱】仲景曰。大病瘥後。從腰以下有水氣者。牡蠣澤瀉湯主之。大病瘥後。喜唾。久不了了者。胃上有寒。當以丸藥溫之。宜理中丸傷寒解後。虛羸少氣氣逆欲吐者。竹葉石膏湯主之。病患脈已解。而日暮微煩。以病新瘥。人強與谷。脾胃氣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煩。損谷則愈。【目】成無己曰。瘥後脾胃虛。不能制約腎水。歸於隧道。故水溢下焦。腰以下爲腫也。王肯堂曰。千金方瘥後口乾喜唾或咽痛。用大棗十枚。烏梅三個。共搗。蜜丸棗核大。含口中。徐徐嚥下。或咽痛不愈者。以山豆根涼水浸含。龐安常曰。解後津液不足而虛羸。餘熱未盡。熱則傷氣。故少氣氣逆。與竹葉石膏。所以散熱調胃也。陽明旺於申酉戌。宿食在胃。故日暮微煩。當小下之。以消宿谷。只用梔豉湯。痞硬。加枳實。鰲按。以上水氣喜唾欲吐微煩四症。皆仲景書所載。但瘥後病正多。如王氏肯堂補遺十四症。皆瘥後所常患者。今特採之。條附於後。並錄陶節庵瘥後症二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