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綱目》

清 沈金鰲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溼溫

【綱】仲景曰。溼溫之脈。陽濡而弱。陰小而急。【目】朱肱曰。溼溫者。兩脛逆冷。胸腹滿多汗頭痛妄言。其人常傷於溼。因而中暑溼熱相搏。則發溼溫。其脈陽濡而弱。陰小而急。治在太陽。不可發汗。汗出必不能言。耳聾。不知痛所在。身青面色變。名曰重。如此死者。醫殺之耳。白虎加蒼朮湯。此症切勿發汗。汗之必死。趙嗣真曰。活人云。常傷於溼。因而中暑許學士雲。先受暑。後受溼。雖兩人所言感受之先後。各自不同。而其症治則一。至用白虎蒼朮湯。誠爲至當。設若溼氣勝。臟腑虛。大便滑。術附其可廢乎。故但用白虎不可也。吳綬曰。如活人所言溼溫脈症。宜術附湯人蔘香薷扁豆。若脈大有力。自汗煩渴者。人蔘白虎湯白朮。輕者。十味香薷飲。或酌用清暑益氣湯。猶必增損用之爲妙。總在除溼清暑益元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