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錢草

中藥材 清熱利溼 中醫學 消腫解毒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iǎo jīn qián cǎo

2 英文參考

creeping dichondra herb[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中醫大辭典》·小金錢草

小金錢草中藥名,出自《四川中藥志》,爲《四川中藥志》記載的馬蹄金之別名[1]

3.1 別名

荷包草、黃疸草、肉餛飩草小金錢草、螺丕草[2]

3.2 來源及產地

旋花科植物馬蹄金Dichondra repens Forst.的全草分佈長江流域至南部各地。[2]

3.3 性味

苦、辛,涼[2]

3.4 功能主治

清熱利溼解毒消腫[2]

1.治黃疸型肝炎,膽囊炎痢疾,膽結石,泌尿繫結石腎炎水腫淋濁尿血扁桃體炎風火眼痛。煎服:6~15g。[2]

2.搗敷治乳腺炎,疔瘡腫毒,跌打損傷[2]

3.5 藥理作用

本品高濃度的煎劑在體外能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煎劑利尿、利鈉作用[2]

4 《*辭典》·小金錢草

4.1 出處

《四川中藥志

4.2 拼音名

Xiǎo Jīn Qián Cǎo

4.3 別名

荷包草(《百草鏡》),肉餛飩草(《眼科要覽》),金鎖匙(《綱目拾遺》),黃疸草(《中國植物圖鑑》),小馬蹄草(《貴州民間方藥集》),螺丕草(《福建民間草藥》),小銅錢草、酒杯窩(《廣西中獸醫藥植》),金挖耳雞眼草、小燈盞菜(《廣西中藥志》),小迎風草、小碗碗草(《四川中藥志》),小元寶草(《上海常用中草藥》),落地金錢(《福建中草藥》),小蛤蟆碗(《浙江民間常用草藥》),九連環(《四川常用中草藥》)。

4.4 來源

旋花科植物馬蹄金全草。4~6月收採,曬乾,去淨泥雜。

4.5 形態

多年生草本,匍匐、纖細,長至30釐米,節處着地生不定根,全體通常被丁字形着生的毛。單葉互生,圓形至腎形,徑6~10毫米,很少達25毫米,先端圓形,有時微凹,全緣,基部深心形,上面綠色,光滑,下面淺綠色,禿淨或有疏柔毛。花小,單生葉腋,花梗短於葉柄;花萼5裂,裂片卵形,長不及1毫米,綠色,宿存;花冠鍾狀,白色;雄蕊5;子房上位,2室,爲兩個分離心皮組成。蒴果近球形,徑約2毫米,短於花萼。種子兩粒。花期4月。果期7~8月。

4.6 生境分佈

生路邊、草叢、牆下等半陰溼處。分佈四川、貴州、雲南、廣東、廣西、福建、浙江、江蘇、湖南、湖北、江西、臺灣等地。產四川、浙江、福建、廣西、湖南等地。

4.7 性狀

乾燥全草多皺縮成團,根細,黃綠色,莖纖細,灰棕色,連同葉之下面,均被以稀疏白色或灰黃色毛茸。質脆,易折斷。斷面中有小孔。葉互生,多皺縮,圓形或腎形,灰綠色至棕色,上面稍粗糙,質脆易碎,生藥中稀見花果。氣微弱,味辛。

4.8 性味

苦辛,涼。

①《綱目拾遺》:"性微寒。"

②《福建民間草藥》:"辛,平。"

③《廣西中藥志》:"味淡微酸,性涼,無毒。"

4.9 歸經

《閩東本草》:"入肺、肝二經。"

4.10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利水,活血。治黃疸痢疾,砂石淋痛,白濁水腫疔瘡腫毒,跌打損傷

①《百草鏡》:"利溼熱。治黃疸臌脹白濁經閉;搗汁點熱眼;煎湯洗痔瘡腫痛。"②《貴州民間方藥集》:"治病後體虛,興奮精神;又可利尿,治水腫。"

③《廣西中藥志》:"利尿散瘀,止痛。治五淋白濁痢疾外治跌打刀傷,風火眼痛。"

④《四川中藥志》:"除風,理氣。治風寒咳嗽跌打損傷黃疸病。"

4.11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5錢(鮮者1~2兩)。外用:搗敷或搗汁滴眼。

4.12 注意

《綱目拾遺》:"忌鹽。"

4.13 附方

①治黃疸:荷包草、螺螄三合。同搗汁澄清,煨熱服。(《周益生家寶方》)

②治痢疾:鮮螺丕草兩三握;洗淨後,搗爛並絞汁,加冰糖一兩燉半小時,飯前分兩次服。(《福建民間草藥》)

③治水腫初起:活鯽魚大者一尾,用瓷片割開,去鱗及腸血,以紙拭淨,勿見水,以荷包草填腹令滿,甜白酒蒸熱,去草食魚。(《百草鏡》)

④治全身水腫腎炎):鮮馬蹄金搗敷臍上,每日一次,七日爲一療程,或五錢至一兩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藥》)

⑤治膀胱結石及膽結石:小金錢草滿天星大金錢草蒲公英。共煎服。(《四川中藥志》)

⑥治傷風感冒馬蹄金五錢至一兩。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藥》)

⑦治中暑腹痛:鮮馬蹄金二兩。搗汁,衝酒或開水服。(《福建中草藥》)

⑧治尿血:鮮馬蹄金一至二兩,冰糖五錢。水燉服。(《福建中草藥》)

⑨治小兒腹脹:鮮黃疸草一兩,冰糖三錢,開水適量衝燉服;渣搗敷臍中

⑩治跌打損傷:鮮黃疸草五錢,生薑二片,共搗爛擦傷處;並以鮮黃疸草二兩,黃酒、開水各四兩,燉服。

⑾治小兒乳蛾:鮮黃疸草搗爛,浸米泔中約一小時,取濃汁頻頻含漱。(⑨方以下出《閩東本草》)

⑿治眼中生疔:肉餛飩草(連根、葉)和酒釀糟搗汁飲。(《眼科要覽》)

⒀治手指螺疔:鮮黃疸草一兩,冬蜜少許,搗爛敷患處。未成膿者消散,巳成膿者促其潰膿。(《閩東本草》)

⒁治乳癰:鮮馬蹄金搗爛外敷。(《上海常用中草藥》)

⒂治蛇咬:灰藿、內餛飩草、野甜菜,三味共搗敷之。(《周益生家寶方》)

⒃治肺出血:鮮螺丕草一握,洗淨,搗爛並絞汁,酌加冰糖燉半小時,飯後服,日服兩次。(《福建民間草藥》)

4.14 摘錄

《*辭典》

5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58.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8.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