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虎散

方劑 中成藥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wǔ hǔ sàn

2 五虎散藥典標準

2.1 品名

五虎散

Wuhu San

2.2 處方

當歸350g、紅花350g、防風350g、制天南星300g、白芷240g

2.3 製法

以上五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即得。

2.4 性狀

本品爲橘黃色至暗黃色的粉末;氣微香,味微辛。

2.5 鑑別

(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澱粉粒復粒由8~12分粒組成(白芷)。薄壁細胞紡錘形,壁略厚,有極微細的斜向交錯紋理(當歸)。花冠碎片黃色,有紅棕色或黃棕色長管道狀分泌細胞花粉粒圓球形或橢圓形,直徑約至60μm,外壁有刺,具3個萌發孔(紅花)。油管含金黃色分泌物,直徑約30μm(防風)。草酸鈣針晶成束或散在,長約至90μm(制天南星)。

(2)取本品3g,加乙醇10ml,超聲處理10分鐘,濾過,濾液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當歸照藥材、白芷照藥材各1g,分別同法制成對照藥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4:1)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分別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3)取本品3g,加80%丙酮10ml,超聲處理10分鐘,靜置,取上清液,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紅花照藥材0.5g,同法制成對照藥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甲酸—水(7:0.4:2:3)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2.6 檢查

應符合散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Ⅰ B)。

2.7 含量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D)測定。

2.7.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爲填充劑;以甲醇—水(32:48)爲流動相;檢測波長爲292nm。理論板數按升麻素苷峯計算應不低於2500。

2.7.2 對照品溶液的製備

升麻素苷對照品和5-O-甲基維斯阿米醇苷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分別加甲醇製成每1ml含升麻索苷100μg和5-O-甲基維斯阿米醇苷60μg的溶液,即得。

2.7.3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

取本品,混勻,取約3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密塞,稱定重量,超聲處理(功率100W,頻率40kHz)45分鐘,取出,放冷,再稱定重量,用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即得。

2.7.4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每1g含防風升麻素苷(C22H28O11)和5-O-甲基維斯阿米醇苷(C22H28O10)的總量計,不得少於0.50mg。

2.8 功能與主治

活血散瘀,消腫止痛。用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

2.9 用法與用量

黃酒溫開水送服,一次6g,一日2次;外用,白酒調敷患處。

2.10 注意

孕婦慎用。

2.11 貯藏

密封

2.12 版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3 《串雅補》卷一之五虎散

3.1 別名

一醉散

3.2 組成

番木鱉8兩,川蜈蚣30條,花粉3錢,北細辛3錢,蒲黃1錢,白芷1錢,紫草5分,甲片5分,雄黃5分。

3.3 主治

《串雅補》卷一之五虎散主治一切無名腫毒,癰瘍,溼毒流注惡瘡

3.4 用法用量

每服一二三四五分,老酒送下。用藥輕重,量人大小壯老。

3.5 製備方法

將木鱉水煮去皮毛麻油10兩,入前各藥煎至枯黑去滓,次下木鱉,炸松黃色,不令焦黑,撈起爲細末。

3.6 用藥禁忌

孕婦忌服。

4 《飼鶴亭集方》之五虎散

4.1 組成

當歸紅花白芷防風、南星等分

4.2 功效

《飼鶴亭集方》之五虎散具有活血定痛之功效。

4.3 主治

《飼鶴亭集方》之五虎散主治跌撲損傷瘀血腫痛,扭傷

4.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熱黃酒調下,重者加倍。

4.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4.6 用藥禁忌

孕婦慎用。

5 刺疔捷法》之五虎散

5.1 組成

薑黃1兩,爐甘石5錢,花粉5錢,大黃1兩,川柏5錢。

5.2 功效

刺疔捷法》之五虎散具有退腫之功效。

5.3 主治

刺疔捷法》之五虎散主治紅絲、黑疔瘡。

5.4 用法用量

白蜜調敷。

5.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