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毒流注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ī dú liú zhù

2 西醫學

2.1 概述

結節性紅斑是一種好發於青年女性的疼痛性、結節性血管炎綜合徵,病變位於真皮深層和皮下組織,其性質爲非化膿性結節性紅斑性皮膚損害。據統計,約佔皮膚科門診人數的0.5%,目前認爲本病系多種原因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結節性紅斑的治療主要有病因治療和對症治療。若病因明確應去除病因,如有扁桃體炎上呼吸道感染時,應給予有效的抗生素或其他藥物控制感染;有結核證據者,應積極抗癆治療;如能找到其他誘因,亦應一併去除。

急性發作時,應臥牀休息,抬高患肢以減輕局部水腫,內服解熱止痛藥阿司匹林水楊酸鈉。可與糖皮質激素潑尼松或中藥如火把花根及正清風痛寧聯合治療本病療效明顯。

結節性紅斑預後良好,結節大多在數週內消退,不留任何痕跡,很少復發。合併膠原病者預後較差。

2.2 疾病名稱

結節性紅斑

2.3 英文名稱

erythema nodosum

2.4 別名

瓜藤纏溼毒流注

2.5 分類

1.風溼科 > 瀰漫性結締組織病 > 血管炎血管

2.皮膚科 > 紅斑性皮膚病

2.6 ICD號

L52

2.7 流行病學

結節性紅斑好發於青年女性。男女之比爲1:7,任何年齡均可發病,以16~25歲爲多,春秋季節發病多見。

2.8 結節性紅斑病因

結節性紅斑相關的常見病因有以下幾種:

2.8.1 鏈球菌感染

某些患者發生上呼吸道感染咽峽炎急性扁桃體炎之後。國內2組報道,伴有風溼關節痛者佔68.2%,扁桃體炎者25.6%,而其他報告的發生率則很低。這說明結節性紅斑鏈球菌感染有關,但又不是惟一的致病因素。

2.8.2 結核感染

自1872年Uffelmana提出結節性紅斑結核感染有關之後,逐漸受到人們的注意,越來越多的證據說明本病與結核感染有密切關係。國內統計同時合併結核感染,或有陳舊性結核病竈,或結素試驗陽性者,佔60%以上,認爲本病是機體對結核菌或其毒素的過敏現象。

2.8.3 其他原因

某些藥物尤其是溴劑和磺胺藥,是結節性紅斑最常見的致病原因。其他如球孢子菌病組織胞漿菌病、貓抓熱、髮癬菌病、潰瘍性結腸炎結節病白塞病麻風病性病淋巴肉芽腫,均可伴有結節性紅斑。此外,病毒感染與本病有關,其他少見的原因如急性外陰潰瘍,急性、慢性白血病,也可伴發本病。

2.9 病機

2.9.1 病機

結節性紅斑是一種由許多原因引起的皮膚變態反應,真正的發病機制尚不清楚。有人認爲是一種變應性血管炎,但利用免疫熒光技術又未能在壞死性或變應性血管炎處發現有免疫複合物沉積。也有人認爲本病是一種血管微生物或其他抗原的遲發性變態反應

2.9.2 病理改變

結節性紅斑的主要病理改變發生於皮下脂肪層和真皮下脂肪小葉間隔。在早期急性炎症反應階段,主要爲中性粒細胞浸潤,伴有少量淋巴細胞嗜酸粒細胞和少量紅細胞外滲。隨着病情發展,中性粒細胞很快消失,而代之以淋巴細胞漿細胞組織細胞浸潤。在脂肪小葉間隔中,可出現巨細胞並伴有明顯的纖維蛋白滲出。血管壁增厚,內皮細胞增生和管腔閉塞,無膿腫乾酪壞死表皮一般正常(圖1)。

2.10 結節性紅斑的臨牀表現

結節性紅斑以女性多見,以16~25歲爲多,春秋季節發病多見。

發病前,部分結節性紅斑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前驅症狀,如肌肉痠痛關節痛、頭痛、食慾不振和發熱。一般爲低到中度熱,偶有高熱者。在小兒可出現噁心嘔吐便祕腹瀉消化症狀

發病前有感染史或服藥史,皮損突然發生皮膚損害表現有直徑爲1~5cm的鮮紅色結節性紅斑,多略高於皮膚,邊界不清,周圍有水腫,局部觸痛和壓痛。數目從數個到幾十個不等。多突然出現,分佈均勻,各個結節多不融合。經1~2周後,結節可逐漸變平而消退。皮損由鮮紅變成紫紅色,再變成黃褐色,類似挫傷出血後的改變,持續一定時間後即逐漸消失而恢復正常,這種改變是本病的一種特徵性表現。結節一般不軟化,也從不破潰,消退後也不留有瘢痕萎縮,少數患者可反覆發作。皮損多發生小腿伸側,其他部位如大腿、前臂、手足背面、乳房陰莖部都可發生,但較少見。部分患者在陳舊性損害消退過程中,可反覆出現新的皮疹,可達數月到數年之久,此種情況稱慢性結節性紅斑。這種結節性紅斑多累及成年女性的下肢,表現爲從真皮到皮下有結節,可多發或單發。單發性結節的特徵是形成斑塊並向周圍擴展增大,不發生破潰、萎縮,也不形成潰瘍。這種單發性結節稱遊走性結節紅斑。這種皮疹在臨牀上與典型結節性紅斑有所不同,但其病理特徵是相同的(圖2,3)。

2.11 實驗室檢查

1.血常規血沉:一般無貧血,有時白細胞升高,2/3的患者血沉增快。

2.免疫學檢查:在伴有結核時,結核菌素試驗陽性

2.12 輔助檢查

X線檢查:原發病爲肺結核時,常可發現肺門淋巴結腫大。文獻報道發生在16~30歲的青年女性,有結節性紅斑X線顯示有雙肺門淋巴結腫大者,稱爲Buner綜合徵,並認爲這些患者肺門淋巴結腫大,實際上是全身性結節性紅斑的一種表現。

2.13 結節性紅斑的診斷

有典型皮膚損害,並發生在青年女性,雙側脛骨前區突然出現結節性紅斑。持續1~3周,隨後消退,不留任何痕跡,根據上述情況一般可以確診爲結節性紅斑

2.14 鑑別診斷

2.14.1 硬紅斑

硬紅斑發生小腿屈側,常單發或爲數個,皮損較結節性紅斑爲大,病程長,可自發性破潰,形成潰瘍,癒合後留有不同程度萎縮

2.14.2 迴歸發熱結節性非化膿性脂膜炎

迴歸發熱結節性非化膿性脂膜炎爲結節性紅斑皮損,主要位於胸、腹、股、臀,成團出現,消失後留有局部萎縮和碟形凹陷,每次發作均有發熱,病理改變爲脂肪組織炎。

2.14.3 亞急性結節性遊走性脂膜炎

亞急性結節性遊走性脂膜炎爲出現在小腿結節性紅斑樣皮疹,通常病程早期可發生在單側,無痛,呈離心性擴大,邊緣鮮紅,中央變白,可逐漸變平而形成斑塊大小爲10~20cm,持續時間兩個月到兩年不等,表現有色素沉着,也稱遊走性結節性紅斑。Fine認爲亞急性結節性遊走性脂膜炎與慢性結節性紅斑,從臨牀和病理特徵來看,可能是同一個疾病的不同臨牀類型。

2.15 結節性紅斑的治療

結節性紅斑的治療主要有病因治療和對症治療。若病因明確應去除病因,如有扁桃體炎上呼吸道感染時,應給予有效的抗生素或其他藥物控制感染;有結核證據者,應積極抗癆治療;如能找到其他誘因,亦應一併去除。

急性發作時,應臥牀休息,抬高患肢以減輕局部水腫。內服解熱止痛藥阿司匹林水楊酸鈉。可與糖皮質激素潑尼松或中藥如火把花根及正清風痛寧聯合治療本病療效明顯。

2.15.1 一般治療

急性發作時,應臥牀休息,抬高患肢以減輕局部水腫,避免受寒及勞累。

2.15.2 全身治療

(1)尋找病因,予以相應治療。

(2)疼痛較著者,可口服止痛藥,及非激素類消炎藥,如吲哚美辛消炎痛)每次25mg,每天3次;布洛芬每次200mg,每天3 次。有明顯感染者,給抗生素。嚴重者,給皮質類固醇激素,如潑尼松(強地松)30~40mg/d ,或倍他米松/二丙酸倍他米/二丙酸倍他米松得寶松)lml肌注,3周1次,可迅速控制病情。另外,可用10%碘化鉀合劑 10ml,每天3次,服2~4周。本法安全有效,但應注意長期應用可導致甲狀腺功能低下。病情頑固者,可應用羥氮喹200mg,每天2次;氨苯碸(DDS)50mg每天2次,亦可服中藥雷公藤片或昆明山海素片。

2.15.3 局部治療

原則爲消炎、止痛。

外用魚硼軟膏,10%樟腦軟膏敷包紮或75%酒精局部溼敷,另外外塗皮質激素軟膏,有止痛作用。也可皮損內注射去炎松混懸液約0.3ml加2%普魯卡因溶液中注射,對結節持續劇烈疼痛者有明顯作用中醫對紅腫熱痛者用芙蓉膏,皮損暗紅,灼熱不明顯者可用紫色消腫膏

2.15.4 物理療法

可用紫外線、蠟療,透熱或音頻電療。

2.15.5 中醫治療

(1)溼熱型:法宜清熱利溼涼血解毒。方用涼血五根湯加減。溼熱盛者加防己黃柏疼痛重者,加元胡關節痛明顯者可加雞血藤、仙鸛草;也可服用散結靈,活血消炎丸

(2)溼寒型:法宜溫經散寒除溼通絡,方用當歸四逆湯加減。大便溏瀉者加白朮茯苓;溼盛者加蒼朮關節冷疼者加秦艽雞血藤,若寒象不明顯者,也可服用二妙丸大黃麂蟲丸。

2.16 預後

結節性紅斑預後良好,結節大多在數週內消退,不留任何痕跡,很少復發。合併膠原病者預後較差。

2.17 結節性紅斑的預防

病因明確應去除病因,如有扁桃體炎上呼吸道感染時,應給予有效的抗生素控制感染。如能找到其他誘因,應一併去除。急性發作時,應臥牀休息,抬高患肢。

2.18 相關藥品

磺胺阿司匹林水楊酸潑尼松吲哚美辛布洛芬倍他米松倍他米松/二丙酸倍他米松碘化鉀氨苯碸正清風痛寧雷公藤片樟腦普魯卡因活血消炎丸四逆湯二妙丸大黃膠原

2.19 相關檢查

漿細胞

3 中醫學

3.1 概述

結節性紅斑,是一種發生小腿的急性炎性皮結節。本病好發於青年女性,以春秋季多見。其病因尚未明確。患者多伴有風溼病結核病或白塞氏綜合徵等病,病情反覆發作,纏綿難愈,現代西醫學尚無特效療法

中醫中無結節性紅斑這一病名,從臨牀審證求因,一般歸屬於中醫風溼熱痹之範疇,爲溼毒流注,或瘀血凝滯。對本病的專門名詞,因其結節如梅核,色紅漫腫,有診斷爲“梅核丹”、“梅核火丹”者,也有診爲“瓜藤纏”者。如《外科大成》載:“瓜藤纏生於足脛,結核數枚……屬足陽明溼熱。”還有診爲“腿遊風”者。這是根據《醫宗金鑑》之“腿遊風,此證兩腿內外,忽生赤腫,形如堆雲,舨熱疼痛”的症狀描述而定的。也有將此歸屬於“痰核”範疇。綜觀上述各種命名,皆是從其局部病症“結節”、“紅斑”立論,其中以“梅核丹”的命名較爲確切,蓋結節似梅核,丹呈紅色,二相合拍。

中醫結節性紅斑的治療,在古醫案中雖有類似的記載,但因病名不統一,尚難斷言。以“結節性紅斑”立名予以中醫藥治療報道,首見於1958年,之後也有散在報道,均屬於個案,其治療措施尚不一致,各有見地,分別用雞鳴散檳榔散、犀黃醒消丸、麻杏苡甘湯等藥。自70年代以後,中醫結節性紅斑的認識逐漸深化,在以往單純外感溼熱的基礎上提出了血瘀凝滯觀點。治療強調清熱利溼活血化瘀並重,有的醫者還提出“結節紅斑湯”的相對固定處方。自80年代迄今,中醫治療結節性紅斑側重在活血化瘀,有用《醫林改錯黃芪赤風湯主治的,也有自擬“活血利溼湯”的。結合西醫對本病病理組織的認識,即主要是血管炎性改變,尤以深層靜脈血管管壁變厚、腫脹、變硬,甚至完全閉塞的改變,活血化瘀軟堅散結治則已基本成爲本病的主要治則,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3.2 病因病機

結節性紅斑之症情與風溼痹相似,頗似風溼熱之環形紅斑,但本病除發病季節以3~5月較爲集中之外,與外因之關係不甚密切,故目前均以內因立論。其病因包括體質勞倦及飲食多方面因素,病機則可爲虛、實兩端。

實:乃是素有蘊溼,尤其是體態胖腴者,溼鬱化熱溼熱瘀阻;或系血熱之體,溼熱蘊結,鬱於肌膚,瘀阻經脈,而致釀痰。

虛:乃是脾虛,失其健運,溼聚於下,蘊結不化,鬱而化熱,阻滯血脈:本病常見於勞累之後誘發,並多有朝輕暮重的表現,皆是中氣不足象徵。然本病主病在血,乃是由氣及血,氣虛而致血滯,血滯而致溼聚,溼蘊而致熱鬱,局部泛腫而見結節(溼),色紅(熱),且因其氣虛,血失調暢,不通則痛,故見疼痛,病涉氣血可有全身不適、關節酸楚或有溼熱上犯咽峽諸症。

結節性紅斑以清化溼熱,活血通脈治之,可使病症緩解,但其素體血熱,溼蘊、脾虛氣怯之情一時難以完全改變,由此病根未盡,可致反覆發作,如何除其宿根,則是一值得研究的課題。

3.3 辨證分型

結節性紅斑中醫辨證,主要基於溼熱之表徵和血瘀之病理。依據已有文獻資料,結合各家報道,本病大體可分爲下列三型:

3.3.1 溼熱蘊結

發病急驟,初有頭痛咽痛發熱關節痠痛,繼之小腿腫脹,於下腿踝部有結節隆起,舨紅灼痛,伴有口渴便幹,小溲色黃。舌質微紅,舌苔黃膩或黃白相兼,脈濡數。此證常見於本病早期及溼熱偏重者。

3.3.2 血熱內盛

兩腿脛前突發多個對稱性指甲大小結節,皮色鮮紅,硬腫,灼熱而有觸痛,踝關節腫痛,伸屈不利,伴身熱口乾舌質紅,脈滑數。此證多見於素體血熱偏盛者。

3.3.3 氣虛血瘀

病情纏綿,反覆發作,小腿腫脹,朝輕暮重,結節色紫紅或暗紅,新舊相兼,稍勞即有新疹發生,伴神疲力乏,面色萎黃舌色紫暗,舌苔薄白,脈細澀或沉遲。

3.4 治療

3.4.1 療效標準

結節性紅斑的療效標準主要根據其臨牀症狀消退及其反覆發作情況而定。

痊癒:腫脹消退,紅斑、結節疼痛消失,觀察1年無復發。

顯效:紅斑、結節與肢體疼痛基本消失,僅個別結節有所縮小,尚未消盡,無其他明顯之伴隨症狀,或臨牀近期基本痊癒,觀察尚未滿1年。

好轉:腫脹基本消退,紅斑、結節大部分消失,疼痛輕微,經治療後雖有新生皮疹,但續有好轉停止發展,半年內基本穩定

無效:連續治療半個月,病情無明顯減輕者。

3.4.2 分型治療

3.4.2.1 (1)溼熱蘊結

治法:清利溼熱,疏通經絡。

處方黃柏10克,蒼朮10克,牛膝10克,當歸12克,川芎8克,赤茯苓12克,木瓜8克,獨活8克,蓁艽8克,車前子15克,苡仁20克,萆薢15克,赤苓15克。

加減:發熱惡寒麻黃杏仁咽痛不適加射干山豆根;足踝浮腫防己澤瀉小溲黃加滑石金錢草關節疼痛威靈仙鬼箭羽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當歸拈痛湯三妙散、麻杏苡甘湯、四妙丸

3.4.2.2 (2)血熱內盛

治法清熱涼血行氣活血

處方:生地20克,丹皮8克,當歸12克,赤芍15克,丹蔘20克,大青葉10克,連翹10克,忍冬藤12克,絲瓜絡10克,石斛12克,枸杞15克,益母草15克,香附8克,牛膝8克。

加減:發熱咽痛者加蘆根牛蒡子潮熱明顯者加白薇玄蔘斑疹嫩紅者重用赤芍,加茜草澤蘭結節發癢者加白鮮皮蚤休;足踝腫脹者加五加皮雞血藤大便乾結者加大黃小便短黃者加萆薢茯苓關節痠痛者加木瓜威靈仙結節硬結者加山慈姑穿山甲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早晚2次服。

常用成方涼血解毒湯知柏地黃丸四妙勇安湯

3.4.2.3 (3)氣虛血瘀

治法益氣活血祛瘀散結。

處方炙黃芪30克,桂枝12克,當歸15克,川芎12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生地20克,丹蔘20克,赤芍15克,炮甲片15克,雞血藤15克,忍冬藤15克,土茯苓15克。

加減:氣虛神疲者加黨蔘肉桂桂枝血液瘀滯者加王不留行茜草結節硬堅者加炮山甲貝母山慈姑;色紅不褪者加丹皮玄蔘;脈絡失利者加路路通威靈仙結節疼痛者加乳香沒藥;兼有熱象者加連翹大青葉;兼有溼蘊者加赤茯苓澤瀉;足踝屈伸不利者加牛膝杜仲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防己黃芪湯黃芪赤風湯、當歸芍藥湯血府逐瘀湯

療效:按中醫辨證論治及主方辨證加減治療結節性紅斑的計174例,其效果爲:痊癒97例,佔55.7%;顯效19例,佔10.9%;好轉43例,佔24.7%;無效15例,佔8.6%,總有效率爲91.4%。

3.4.3 專方治療

3.4.3.1 (1)結節紅斑

組成:當歸6克,防風6克,杭芍6克,黨蔘10克,川芎5克,白芷6克,黃芪10克,枳殼5克,桔梗6克,烏藥5克,官桂2克,蘇葉6克,木通3克,檳榔2克,厚朴2克,甘草2克。

用法:水煎服,每天1劑,早晚2次口服。

療效:治療41例,痊癒20例,顯效11例,好轉8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爲95.1%

3.4.3.2 (2)活血利溼

組成:當歸10克,紅花10克,穿山甲10克,車前子10克,木香10克,陳皮10克,牛膝10克,皁角刺10克,地膚子15克,苦蔘20克,土茯苓30克,雞血藤30克。

加減:結節初起,鍁紅赤腫,溲黃便祕者,加生大黃忍冬藤發熱惡寒咽痛者,加牛蒡子麻黃結節融合或較大斑塊,色紫暗者加三棱莪術結節堅實久而不散者加昆布山慈姑;足踝腫盛者加防己茯苓關節疼痛者加豨薟草秦艽木瓜

用法:每天1劑,水煎,分2次口服。

療效:治療40例,痊癒20例,顯效6例,無效14例。

3.4.4 中醫經驗

劉淑琴醫案

楊××,女,25歲。於1982年10月10日來診。主訴:左小腿內踝上起硬幣大之紅斑結節疼痛已7個月。近期加重,雙手腫脹,伴有心悸、脈緩。舌質淡,苔薄白。診斷爲結節性紅斑辨證溼熱下注氣血凝滯。治宜祛風利溼化瘀散結。

處方:萆薜20克,防己15克,秦艽20克,丹皮15克,當歸15克,木瓜15克,薏苡仁30克,牛膝15克,紅花15克,茜草20克,茯苓20克。連服9劑後,左踝腫塊縮小,色淡,痛已大減。仍有口乾,脣乾,尿短赤,舌紅。上方去米仁,加黃柏15克。

服6劑硬塊轉軟,奇癢,其周圍小結節消失,兩腿小關痠痛,口不渴,脈緩無力。按上方中去紅花黃柏茯苓,加威靈仙15克,川芎10克,赤芍20克。

前後治療5周,再診時小結節已消散,療效判定爲治癒

按:本例病經7月,反覆發作,近期加重,據其症狀及病史,符合結節性紅斑的診斷,中醫辨證以紅斑、結節疼痛爲主,是爲血瘀,其腿腫、手脹爲溼鬱之象,然患者舌淡、苔薄、脈緩、心悸,顯示尚有氣虛之質。劉老以活血利溼爲主治之,藥後腫消色褪,即去清化之劑,主從活血通絡進治而瘥。

3.4.5 用藥規律

根據臨牀報道,以治療10例以上的7份資料統計,共計治療249例,共用藥91味,茲將有2份資料以上(含2份)、應用超過40例次的藥物列表如下:

應用頻度(例)報道文獻(篇)藥   物
>1805~7當歸赤芍
120~1795~6紅花牛膝丹蔘
80~1192~5川芎桃仁雞血藤穿山甲木瓜黃芪
40~792~4丹皮忍冬藤羌活蒼朮威靈仙防己澤瀉茯苓、生地、銀花、黃柏牛蒡子萆薢秦艽大黃昆布山慈姑

從上表可明顯看到,治療結節性紅斑應用最爲普遍的是活血化瘀藥物。其中赤芍是治療紅斑的主用藥物;其次是通絡之牛膝木瓜益氣黃芪,這說明醫者已認識到本病氣虛爲潛在因素;至於利溼清熱藥物均相對僅居其次,由此的改變和深化。

3.4.6 其他療法

3.4.6.1 (1)鍼灸

體針

取穴主穴足三裏陽陵泉三陰交配穴:病變延及膝上伏兔血海,足背顯著者加解溪、太谷、崑崙

操作:以主穴爲主,配穴酌加。用平補平瀉手法留針30分鐘。每日或隔日1次,5~8次爲一療程。

療效:治療11例,均有顯著進步,病損部位少者則痊癒

3.4.6.2 (2)單方驗方

芙蓉膏

組成:紫荊皮天南星芙蓉葉獨活白芷赤芍生薑汁

用法:上藥爲末,用生薑汁茶葉調敷患處。適用於局部紅腫熱痛者。

四妙丸

組成:黃柏薏苡仁蒼朮、懷牛膝

用法:上藥各爲細末,泛水爲丸,每服6克,分2次服。

3.4.7 其他措施

追查病因,予以相應治療。如有結核者應用抗癆治療。

急性期可臥牀休息,抬高患肢,避免受寒及強勞動。有明顯感染竈者,可配合抗菌素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