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酒吐血

中醫病證名 中醫診斷學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āng jiǔ tǔ xuè

2 註解

傷酒吐血爲病證名[1]。因飲酒過度,傷胃而致吐血之證。見《醫鈔類編》卷七。《金匱要略·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並治》:“夫酒客咳者,必致吐血,此因極飲過度所致也。”酒性大熱,最易傷胃胃氣不守,亂於胸中中焦之血,不佈於經絡,因熱射肺而爲咳逆,血隨氣溢而致吐血[1]。治宜清胃解酲,用徙薪飲清化飲葛黃丸葛花解酲湯黃連丹皮[1]。此症即肺疽之屬,亦稱傷胃吐血[1]

參見肺疽傷胃吐血內傷吐血

肺疽爲病證名[2]。《聖濟總錄》作肺癉[2]。指飲酒傷胃吐血[2]。《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二:“肺疽者,或飲酒之後,毒滿悶吐之時,血從吐後出,或一合、半升、一升是也。”《醫鈔類編》卷七:“仲景雲酒客咳者必致吐血,此因極飲過度所致,即肺疽之屬也。”

傷胃吐血爲病證名[3]。又稱傷胃[3]。指因酒食太過,胃絡受傷所致的吐血[3]。《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九:“病者因飲食過度,傷胃,或胃虛不能消化,致翻嘔吐逆,物與氣上衝蹙胃口決裂,所傷吐出,其色鮮紅,心腹絞痛白汗自流,名曰傷胃吐血。”用理中湯加味等方[3]

內傷吐血爲病證名[4]。見《症因脈治》卷二。多因胃熱絡傷,或心、脾、肝、腎勞損而致[4]。《臨證指南·吐血》:“內因起見,不出乎嗔怒鬱勃之激傷肝臟,勞形苦志而耗損心脾,及恣情縱欲以賊腎臟真陰真陽也。”其症身無表邪,脈不浮大,時而嘔吐純血[4]。因胃熱絡傷者,吐血量多,鮮瘀相雜,兼見胸悶作痛,嘈雜便祕,苔黃膩,脈滑數[4]。宜清胃瀉火,用三黃瀉心湯側柏葉白及之類[4]。因鬱怒傷肝者,吐血鮮紅,頭痛目赤口苦心煩胸脅引痛[4]。治宜清肝涼血,用化肝煎茜根散加減[4]。因心脾損傷者,吐血氣短,憔悴聲怯心悸少寐[4]。治宜補養心脾,用歸脾湯[4]。因陰虛火旺者,吐血盜汗耳鳴遺精[4]。治宜壯水制火,用六味地黃丸蒲黃藕節阿膠五味子之屬[4]。因陽虛血不歸經者,血色晦淡,怕冷肢涼[4]。治宜溫中補陽,用理中湯木香,或八味丸以引火歸元[4]

3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45.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080.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44.
  4. ^ [4]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84.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