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水制火

中醫治則 中醫治法 中醫學 中醫治療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zhuàng shuǐ zhì huǒ

2 註解

壯水制火爲“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的簡稱[1]。爲治則[1]。出《黃帝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王冰注語。後人簡稱爲壯水制陽或滋水制火,滋陰抑火[1]。是治求其屬治法,即用滋陰壯水之法,以抑制陽亢火盛[1]。腎主真水腎陰不足,則虛火上炎,出現陽偏亢之象,症見頭暈目眩腰痠足軟,咽燥耳鳴煩熱盜汗等,此非火之有餘,乃水之不足,故必須滋養腎水,用六味地黃丸左歸丸治療[1]

3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12.

有壯水制火作用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