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蔘養榮湯

益氣養血 中醫學 方劑學 滋養安神劑 方劑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rén shēn yǎng róng tāng

2 概述

人蔘養榮湯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六首。

3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五方人蔘養榮湯

人蔘養榮湯方劑名,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五方。又名養營湯養榮湯[1]

3.1 處方

白芍藥三兩,當歸陳皮、黃蓍、桂心(去粗皮)、人蔘白朮(煨)、甘草(炙),各一兩;熟地黃(制)、五味子茯苓,各七錢半;遠志(炒.去心)半兩。

白芍藥三兩,當歸陳皮黃芪、桂心、人蔘、煨白朮炙甘草各一兩,熟地黃五味子茯苓各七錢半,遠志(炒,去心)半兩[1]

3.2 製法

爲粗末[1]

3.3 用法用量

每服四錢,加生薑三片,大棗二枚,水煎服。便精遺泄,加龍骨一兩。咳嗽,加阿膠甚妙。[1]

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棗子二枚,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3.4 功能主治

功能補氣養血養心安神。治積勞虛損四肢沉滯,呼吸少氣行動喘喝小腹拘急,腰背強痛,心虛驚悸咽乾脣燥,飲食無味,陰陽衰弱,多憂慘慼,多臥少起,久者積年,少者百日,漸至羸削,五臟氣竭,難可振復;又治肺與大腸俱虛咳嗽下痢,喘乏少氣嘔吐痰涎等症[1]

3.5 藥理作用

實驗研究:本方可明顯升高實驗動物外周血白細胞,提高其血清集落刺激因子(CSF)水平[1]

3.6 摘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五方

4 壽世保元》卷二方之人蔘養榮湯

4.1 組成

熟地黃6分,白芍7分,麥門冬1錢,五味子1個,黃柏(酒炒)3分,遠志4分,陳皮3分,人蔘4分,白朮6分,白茯苓4分,歸身(酒洗)4分,川芎4分。

4.2 主治

傷風寒後,餘毒未散,上攻頭頸,鼻塞身重;怒氣上攻,時常有血,從腦上落至口中,或出紅痰。

4.3 用法用量

上銼1劑,水煎溫服

4.4 附註

上證是陽道不利作梗,非血癥病也。先用防風五分,川芎七分,辛夷五分,生甘草四分,薄荷五分,羌活三分,獨活七分,升麻六分,葛根七分,白芷四分,藁本四分,黃芩(酒炒)八分,生薑一片,水煎服,清陽道以通關竅,次服本方。

5 普濟方》卷二一九方之人蔘養榮湯

5.1 組成

人蔘2錢,生地黃4錢,麥門冬去心)3錢,石蓮肉(去心)5錢,茯神(去木)4錢,五味子3錢,山藥2錢半,甘草2錢,遠志肉(去木)3錢。

5.2 主治

諸虛。

5.3 用法用量

上作4服。水2鍾,加大棗1枚,煎至8分,去滓,食前服。再以2滓並煎服。

6 《嵩崖尊生》卷十方之人蔘養榮湯

6.1 組成

人蔘麥冬五味子地黃、歸身、白芍知母陳皮甘草黃耆(倍加)。

6.2 主治

大病癒後數日,表裏虛怯,每飲食及驚動即汗。

6.3 用法用量

水煎服。

7 痘疹傳心錄》卷十五方人蔘養榮湯

7.1 組成

人蔘白朮黃耆白芍藥甘草當歸陳皮麥門冬升麻遠志、桂心、五味子

7.2 主治

痘癰已潰,因氣血不足,不能收斂,惡寒發熱,肉削倦怠。

8 瘟疫論》捲上方之人蔘養榮湯

8.1 組成

人蔘8分,麥門冬7分,遼五味1錢,地黃5分,當歸身8分,白芍藥1錢5分,知母7分,陳皮6分,甘草5分。

8.2 主治

瘟疫邪實正虛,純用承氣,下證稍減,續得肢體振戰,怔忡驚悸,如人將捕之狀,四肢反厥,眩暈鬱冒項背強直,循衣摸牀撮空,此皆大虛之候也。

8.3 用法用量

水煎服。

9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3.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