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骨結核

神經外科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lú gǔ jié hé

2 疾病代碼

ICD:A17.8 ?

4 疾病概述

顱骨結核是因全身各部位的活動結核病竈的結核桿菌由鄰近組織或通過淋巴系統和血行播散侵入顱骨而引起的一種特異性炎症反應。 發生在青少年的額頂骨,多爲單發,也有多發者。起病緩慢,病程較長,穩定,局部漸出現寒性膿腫,破潰後形成反覆發作或經久不愈的慢性竇道顱骨結核同身體其他部位的結核感染一樣,病人可有長時間的低熱,午後尤其明顯,體溫在37~38℃之間,面色蒼白,兩頰潮紅,食慾不振,消瘦體重減輕,乏力盜汗,女性有閉經等全身症狀

5 疾病描述

顱骨結核是因全身各部位的活動結核病竈的結核桿菌由鄰近組織或通過淋巴系統和血行播散侵入顱骨而引起的一種特異性炎症反應

6 症狀體徵

發生在青少年的額頂骨,多爲單發,也有多發者。起病緩慢,病程較長,可在發病後很長時間或疾病進一步發展才引起病人的重視,但也有急性發作者,此時體溫可高達38~39℃,局部頭皮有紅腫熱痛,經一段時間見穩定,局部漸出現寒性膿腫,破潰後形成反覆發作或經久不愈的慢性竇道顱骨結核同身體其他部位的結核感染一樣,病人可有長時間的低熱,午後尤其明顯,體溫在37~38℃之間,面色蒼白,兩頰潮紅,食慾不振,消瘦體重減輕,乏力盜汗,女性有閉經等全身症狀。初起局部頭皮可腫脹,繼之發生無痛性但有波動感的寒性膿腫穿刺膿腫可抽出乾酪壞死膿液膿腫破潰後形成經久不愈的慢性竇道,經常向外排出灰白色乾酪膿液,時而夾雜小碎骨片,單純藥物治療難以奏效,病程往往遷延達數月或數年之久。在顱骨被侵蝕穿破後炎症可向硬腦膜外蔓延,日久硬腦膜也可被侵犯甚至穿透結核桿菌即可侵入顱內,導致各種顱內併發症及其一系列的症狀與體徵,如常見的結核性腦膜炎腦積水癲癇、顱內結核瘤等。顱骨結核較少單獨發生,多同時伴有肺部、骨關節結核病竈及頸部、腋下、腹股溝等處的淋巴結核,表現爲淋巴結腫大或破潰後形成長期不愈的慢性竇道

7 疾病病因

顱骨結核是因結核桿菌侵入顱骨引起的特異性炎症反應。其感染途徑主要是由身體其他部位的活動結核病竈中的結核桿菌,通過淋巴系統和血行播散或由鄰近病竈蔓延侵入顱骨引起的炎症反應,致使顱骨及其周圍組織發生破壞等一系列的病理改變。

8 病理生理

大體可見在與受累的顱骨相應部位的頭皮下有寒性膿腫,內含乾酪壞死組織及至膿腫破潰後形成的竇道顱骨呈棕灰色,無光澤,質鬆軟,常有形狀不同的骨缺損或死骨。顯微鏡下可見皮下及竇道內和硬腦膜外有大片乾酪壞死纖維結締組織增生,顱骨的骨小梁正常結構遭到破壞,分辨不清。

9 診斷檢查

診斷:在青少年或老年人中如有身體其他部位的結核感染,或有與患結核病人密切接觸史,發現頭皮有波動性寒性膿腫或有向外排出乾酪樣物及小塊死骨經久不愈的慢性竇道,結合病人的症狀及體徵和身體其他部位有結核病竈如顱骨、肺部及骨關節等的影像檢查發現有顱骨破壞或缺損等結核病竈和輔以周圍血象中的淋巴細胞增多及血沉加快等實驗室檢查,診斷多無困難。如再行乾酪樣物塗片染色鏡檢查結核桿菌或動物接種時有陽性發現,則更有助於確診。

實驗室檢查:周圍血象中白細胞增多可達15×109~20×109/L(1.5 萬~2 萬/mm3),其中,以淋巴細胞的增多顯著。血沉加快可在20~30mm/h 以上。如病變尚未侵入顱內時可在腰椎穿刺檢查時,腦脊液壓力正常或略高,常規和生化檢查可無明顯變化。

其他輔助檢查:X 線顱骨平片上可見額頂骨或其他部位有單發或多發的病竈,表現爲邊緣較整齊或穿鑿樣的圓形、橢圓形片狀低密度區或骨缺損,其中有大小形狀不等、遊離的塊狀高密度死骨。CT 及MRI 檢查也可有病竈區的骨缺損及遊離死骨表現,其主要特點是可以發現硬腦膜外、下及顱內的病變部位、範圍,MRI 影像上更可清楚分辨出硬腦膜外或下的病變。

10 鑑別診斷

顱骨結核主要需與化膿性顱骨骨髓炎鑑別。後者起病較急,病程較短,先有頭部傷口感染頭面部癤腫、鼻旁竇炎等其他部位的化膿性感染。病初爲突然高熱伴較嚴重的全身中毒症狀,如乏力、全身痠痛精神不振、嗜睡等。局部表現爲頭皮有紅腫熱痛炎症反應,進而形成頭皮下膿腫穿刺可抽出黃色黏稠膿液而無乾酪樣物,塗片染色鏡檢及細菌培養可發現葡萄球菌等化膿性細菌而無結核桿菌。慢性竇道中均可經常排出膿液及死骨,但結核性者爲灰白色乾酪樣物,化膿性者爲黃色黏稠膿液顱骨X 線平片上均可有骨缺損,其中可有遊離死骨。但化膿性者骨缺損的邊緣模糊不清,慢性者在骨缺損緣處還可有高密度骨質增生帶,或病竈區呈蟲蝕狀,或地圖狀低密度,而結核性者骨缺損緣則呈穿鑿樣,邊緣較整齊,有時在骨邊緣處也可有高密度骨增生帶。

11 治療方案

顱骨結核的治療原則是,在應用抗結核藥物進行系統治療的同時儘早地施行徹底的病竈清除術。全身治療主要應用的抗結核藥物鏈黴素去氧腎上腺素(新福林)、異煙肼(雷米封)、對氨水楊酸鈉等,還需配合良好的休息,加強營養以增強抗病能力。局部病變如已有頭皮慢性竇道顱骨破壞,應儘早手術徹底清除病竈。在病變較早階段僅有頭皮下寒性膿腫顱骨侵蝕輕微者,可切開頭皮清除乾酪樣物,搔刮皮下增生的肉芽組織及受累的顱骨,放入抗生素及引流條部分縫合傷口後換藥,或將傷口全部縫合。如已形成頭皮竇道,但顱骨破壞不嚴重,可通過竇道搔刮受累的顱骨竇道壁及頭皮下引流後換藥。但上述方法如效果不佳,仍需及時做病竈徹底清除術。對顱骨破壞嚴重者,應儘早採取徹底的病竈清除術。可沿竇道切開,並將其一併切除,充分暴露病竈區顱骨,排出乾酪膿液及死骨,如有顱骨缺損則從缺損處咬除病變顱骨,如無顱骨缺損則於受累顱骨上鑽顱後咬除之,切除範圍必須達健康顱骨處,其後刮除硬腦膜外及頭皮下增生的肉芽組織,傷口沖洗乾淨後放鏈黴素及引流條,傷口大部全層縫合後換藥。如並發腦膜炎時應在全身應用抗結核治療外,還可在病竈清除後每3~5 天經腰穿行抗生素激素鞘內注射。如有癲癇發作則根據發作類型不同,應用苯妥英鈉、苯巴比妥(魯米那)、丙戊酸鈉卡馬西平抗癲癇藥物治療。如併發顱內結核瘤引起顱內壓力增高及神經系統功能障礙時,除應用抗結核治療及病竈清除術外,需做腦血管造影或CT、MRI 檢查以明確病變的位置及範圍,根據病情再開顱作結核球切除術。

12 併發症

顱骨結核進一步發展,病變向硬腦膜外蔓延,當炎症穿透腦膜結核桿菌侵入顱內,引起顱內併發症,最常見的是結核性腦膜炎和顱內結核瘤,二者均可使病情加重,危及病人的生命。當併發結核性腦膜炎時,病人突然發生劇烈頭痛、噴射性嘔吐高熱體溫可達39℃以上,抽搐昏迷。查體可發現項強,克匿格(Kernig)徵陽性。外周血象檢查白細胞增多可達15×109/L~20×109/L (1.5 萬~2 萬/mm3),以淋巴細胞增多爲明顯。血沉加快,可在2030mm/h以上。腰椎穿刺檢查腦脊液壓力明顯增高,可達2.45kPa(250mmH2O)以上,腦脊液化驗檢查可見略混濁呈毛玻璃狀,靜置數小時後可有薄膜形成,白細胞增多但常在0.5×109/L(500/mm3)以下,以淋巴細胞爲主,糖及氯化物含量降低,蛋白含量明顯增高。腦脊液塗片染色鏡檢有時可查到結核桿菌,動物接種可有陽性發現。此時應採取降溫,抗癲癇藥物,靜脈輸入20%甘露醇250ml 3~4 次/d,降顱壓及地塞米松20mg/d;每3~5 天行鞘內注射頭孢曲松40mg 及地塞米松5mg 等治療措施。併發顱內結核瘤時表現爲進行性顱內壓增高及顱內佔位病變的症狀與體徵。CT 及MRI 檢查可顯示圓形或橢圓形均勻一致高密度或混雜密度區,腦室受壓變形,中線結構向對側移位,可明確病變部位及範圍,在局部病竈清除前或術後傷口尚未癒合時,可先行抗結核藥物及降顱壓藥物治療,待傷口癒合後顱內佔位仍不好轉再行開顱切除。如原傷口尚未癒合而顱內病變惡化,可先鑽顱穿抽膿,如必須開顱手術時,應儘量避開原傷口開顱,或暫時作顳肌下減壓術以緩解病情。顱骨結核如早期作徹底病竈清除咬除顱骨時,術後僅遺有顱骨缺損。但如並發腦膜炎則甚易造成顱底腦池及腦表面蛛網膜粘連,即使炎症控制,也常遺留癲癇及交通性或梗阻性腦積水結核球切除術後也可遺一些神經系統功能障。

13 預後及預防

預後:顱骨結核多數經及時病竈清除術及抗結核治療預後較好。但有少數病人發生顱內壓併發症,可引起高熱抽搐昏迷顱內壓增高,嚴重時導致腦疝危及生命,及使經治療、得以挽留生命,但常遺留不同程度的神經系統功能障礙,癲癇腦積水等後遺症。

預防:及時治療全身各部位的結核病竈是預防顱骨結核根本

14 流行病學

在發現結核桿菌抗結核藥物應用於臨牀之前,尤其是在生活貧困的人羣中發病率較高,而近幾十年來由於科技進步,生活水平提高及衛生知識的普及,本病現已顯著減少,但在臨牀上仍偶有所見。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