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雪通中散

開竅醒神 解毒 消積化食 中醫學 方劑學 中藥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hóng xuě tōng zhōng sǎn

2 概述

紅雪通中散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三首。

3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六方之紅雪通中散

紅雪通中散方劑名,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六,即《太平聖惠方》卷九十五方記載的紅雪的別名[1][2]

3.1 別名

又名通中散紅雪通中散[2]

3.2 處方

朴硝十斤,羚羊角屑、黃芩升麻各三兩,人蔘赤芍藥檳榔枳殼麩炒)、生甘草竹葉木香各二兩,木通梔子葛根桑白皮大青葉、藍葉各一兩五錢,蘇木六兩[2]

3.3 製法

上藥爲粗末,水煎去渣,再煎沸,下硝,不住手攪,待水將盡,傾入器內,欲凝時,再下硃砂一兩、麝香五錢,經宿成雪[2]

3.4 功能主治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六方之紅雪通中散功能宿食,解酒毒,開三焦,利五臟,除熱,破積滯[2]。治傷寒狂躁,發斑,溼瘴腳氣,黃疽,頭痛目昏,及口鼻瘡喉痹重舌腸癰等症[2]

3.5 用法用量

每服一至二錢,新汲水送下[2]

4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之紅雪通中散

4.1 處方

赤芍藥人蔘去蘆)、檳榔枳殼(去瓤.麩炒黃)、淡竹葉甘草(生用)、木香,各二兩;羚羊角屑、升麻黃芩,各三兩;梔子(去皮)、葛根桑白皮木通大青(去根)、藍葉,各一兩半;川樸硝十斤,蘇枋六兩,硃砂(細研)一兩,麝香(細研)半兩。

4.2 炮製

上藥除硃砂麝香外,並細,以水二斗五升,煎至九升,去滓,更以綿濾過,再以緩火煎令微沸,然後朴硝,以柳木篦攪勿住手,候凝,次下硃砂麝香等末攪令勻,頓新瓷盆中,經宿即成矣,細研,

4.3 功能主治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之紅雪通中散主治煩熱黃疸腳氣溫瘴,解酒毒,消宿食,開三焦,利五臟,爽精神;除毒熱,破積滯,去腦悶,治眼昏頭痛鼻塞口瘡重舌腸癰喉閉,及傷寒狂躁,胃爛發斑等病,並宜服之。

4.4 用法用量

每服一錢至二錢,新汲水調下,更量老小虛實,臨時加減服。

4.5 摘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5 聖濟總錄》卷五方紅雪通中散

5.1 組成

大青(別研)1兩,消石5斤(煎藥後下),丹砂(別研)半兩,桑根白皮1兩,羚羊角(鎊)半兩,蘇枋木2兩,梔子仁15枚,槐花1兩,升麻1兩半,淡竹葉1握,訶黎勒15枚(去核),大腹5枚(銼),檳榔5枚(銼)。

5.2 功能主治

聖濟總錄》卷五方紅雪通中散主治風疾,及一切滯悶不通,亦治傷寒

5.3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小兒半錢匕,臨臥用溫水調下。

5.4 製備方法

上藥除別研丹砂大青外,餘爲粗末,用水1鬥浸一宿,煎至5升,去滓,入銀石鍋,即下消石、丹砂大青,不住手攪,候減盡水,即成紅雪。置瓷器中,三日取出,搗羅爲末,卻用瓷瓶子盛,不得泄氣。

6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63.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69.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