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膿瘡

常見病方藥治療 中醫學 中醫皮膚科學 中醫外科學 中醫常見病 黃水瘡 中醫病名 皮膚病及性傳播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dī nóng chuāng

2 英文參考

pustulosis[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impetigo[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yellow fluid ulcers[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impetigo[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impetigo[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3 概述

滴膿瘡爲病名[1]。出《外科啓玄》卷八。即黃水瘡[1]。指發生皮膚之上的一種膿皰性疾病。臨證以生紅斑、水皰膿皰,搔破流黃水爲其特徵。

黃水瘡(impetigo)爲病名[2]。見《外科正宗》卷四。又名滴膿瘡黃水黏瘡[2]。是指以皮膚膿皰、結痂、破流黃水,浸淫成瘡,瘙癢爲主要表現的皮膚疾病[3]。爲一種傳染膿皰性疾病[3]。其特點是顏面、四肢暴露部位的膿皰、膿癡。多見於兒童,好發於夏秋季,可併發腎炎敗血症,應與水痘膿窩瘡相鑑別。暑溼熱蘊證,治宜清暑利溼解毒,方用清暑湯加減;脾虛溼蘊證,治宜健脾滲溼,方用參苓白朮散加減

滴膿瘡相當於西醫的膿皰瘡[3]

4 滴膿瘡症狀

外科正宗·黃水瘡》雲:“黃水瘡頭面耳項忽生黃泡,破流脂水,頃刻沿開,多生痛癢。”

初起皮膚患處先起紅癍,繼之成粟米水皰,逐漸增大,皰液初呈透明,後爲混濁,基底紅暈,隨即變爲膿皰,癢而兼痛,搔破黃水淋漓,蔓延不止,瘡水乾後結痂而愈[3]。多發生小兒頭面、耳、項等處,重者可延及全身[3]。常在夏秋季流行[3]。好發於兒重,有接觸傳染和自體接種,易在託兒所,幼兒園或家庭中傳播流行。相當於西醫的膿皰瘡

5 滴膿瘡病因病機

滴膿瘡由於脾胃溼熱過盛,兼受風邪相搏而成[3]

夏秋季節,氣候炎熱,溼熱交蒸,暑溼熱海客於肌膚.以至氣機不暢、汗液疏泄障礙,溼熱毒邪壅遏,燻蒸肌膚而成;若小兒機體虛弱,肌膚嬌嫩,腠理不固,汗多溼重,調護不當,暑溼毒邪侵襲,更易導致本病的發生。反覆發作者,溼熱邪毒久羈,可致脾虛失運。

6 滴膿瘡的診斷

滴膿瘡好發於頭面四肢暴露部位,也可蔓延全身。

皮損初起爲散在性紅斑或丘疹,很快變爲水皰,形如米粒至黃豆大小,迅速化膿混濁變爲膿皰,周圍繞以輕度紅暈,膿皰開始豐滿緊張,數小時或1—2天后膿液沉積,形成半月狀積膿現象,此時,皰壁薄而鬆弛,易於破裂,破後露出溼潤而潮紅的糜爛瘡面,流出黃水乾燥後形成黃色膿痂,然後痂皮逐漸脫落而愈,愈後不留疤痕。若膿液流溢他處,可引起新的膿皰

自覺有不同程度的瘙癢,一般無全身症狀,但皮損廣泛而嚴重者,可伴有發熱畏寒及全身不適等症狀。常可引起附近饕核腫痛,易併發腎炎敗血症,甚至危及生命

病程長短不定,少數可延至數月。

7 需要滴膿瘡相鑑別的疾病

7.1 水痘

水痘多見於冬春季,發病前常有發熱、全身不適等症狀,皮損爲綠豆至黃豆大小形態較一致的水皰,向心性分佈,化膿與膿痂輕微,索侵及粘膜。

7.2 膿窠瘡

膿窠瘡常因蝨病疥瘡溼疹、蟲咬性皮炎等染毒而成,膿皰壁較厚,破後凹陷成窩,結成厚痂。

8 滴膿瘡中醫辨證論治

滴膿瘡治宜祛風勝溼,清熱涼血,內服升麻消毒飲蒼朮黃連風邪勝者服消風散溼熱重者服平胃散黃芩黃連[3]

8.1 暑溼熱蘊

黃水瘡·暑溼熱蘊證(impetigo with pattern of summerheat-dampness heat amassment)是指暑溼熱邪,蘊於肌膚,以膿皰密集,膿痂色黃,周圍有紅暈,糜爛面鮮紅,多有口乾大便幹,小便黃,舌質紅,舌苔黃膩,脈濡滑數爲常見症的黃水瘡證候[3]

8.1.1 症狀

膿皰密集,色黃,周圍繞以紅暈,糜爛面鮮紅;伴有口乾,便幹,小便黃;舌紅,苔黃膩,脈濡滑數。

8.1.2 辨證分析

夏令暑溼熱邪燻蒸,蘊結於肌膚,故見膿皰密集,色黃,周圍繞以紅暈,糜爛面鮮紅;暑爲陽邪傷津耗液,則口乾,便幹,小便黃;舌紅、苔黃膩、脈濡滑數爲暑溼熱蘊之象。

8.1.3 治法

清暑利溼解毒

8.1.4 方藥

清暑湯加減。熱重煩躁者,加黃連山梔等以清熱除煩;大便於結者,加生大黃以瀉滯導熱。

8.2 脾虛溼蘊/脾虛溼困

黃水瘡·脾虛溼困證(impetigo with pattern of spleen deficiency and dampness retention)是指脾虛溼困,蘊於肌膚,以膿皰稀疏,膿痂色灰白或淡黃,糜爛面淡紅,多有面黃,納少,大便溏薄,舌質淡,舌苔薄微膩,脈濡細爲常見症的黃水瘡證候[3]

8.2.1 症狀

膿皰稀疏,色淡白或淡黃,糜爛面淡紅;伴有食納少,大便溏薄;舌淡,苔薄微膩,脈濡細。

8.2.2 辨證分析

脾虛失運,溼熱內生,燻蒸肌膚,故見膿皰稀疏,色淡白或淡黃,糜爛面淡紅;脾虛失運,則食納少,大便溏薄;舌淡,苔薄微膩,脈濡細,爲脾虛溼蘊之象。

8.2.3 治法

健脾滲溼

8.2.4 方藥

參苓白朮散加減。食滯不化者,加檳榔、焦叄仙以化氣行滯。

9 滴膿瘡中醫外治法

外治熱重者用青蛤散青黛散外敷;溼甚者用碧玉散三石散外敷[3]。相當於膿皰病[3]

膿液多者,選用馬齒莧蒲公英野菊花千里光等適量煎水溼敷或外洗。

膿液少者,用叄黃洗劑加入5%九一丹混合搖勻外搽,每天3—4次。

局部糜爛者,先用明礬溶液洗去膿痂,再將冰硼散撤於患處。

膿痂厚者,選用青黛黃柏蒼朮研細末,植物油調勻外塗。

10 滴膿瘡的預防

1.講究個人衛生,勤洗澡,勤換衣。

2.有痱子或瘙癢性皮膚病,應避免搔抓,及時治療。

3.嬰兒室、託兒所及幼兒園如發現本病患兒應立即隔離,並對居住環境進行消毒

11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10.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527.
  3. ^ [3]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