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狗

利水消腫 中藥材 中醫學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dì gǒu

2 概述

地狗中藥名,出自《滇南本草》,爲《神農本草經》記載的螻蛄之別名[1]

3 別名

土狗地狗地牯牛、拉拉狗、拉蛄[2]

4 來源及產地

螻蛄科昆蟲螻蛄Gryllotalpa africana Palisot et Beauvois或大螻蛄G.unispina Saussure的乾燥全體[2]。主產江蘇、浙江、山東、河北、安徽、遼寧等地[2]

5 性味歸經

鹹,寒[2]。入胃、膀胱經[2]

6 功能主治

利水退腫[2]

1.治水腫小便不利石淋。內服:煎湯,3~4.5g;或焙乾研末,每次2g,日服三次[2]

2.治小兒臍風汁出,與甘草研末撒;竹、木刺入肉,與紅糖搗敷傷口處[2]

7 使用注意

孕婦忌服[2]

8 化學成分

螻蛄睾丸血淋巴及尿中含多種遊離氨基酸[2]

9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62.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30.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