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診斷學 中醫基礎理論 中醫學 中醫病名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wēn

2 英文參考

warm[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溫:1.氣候暖和或炎熱;2.溫邪;3.症狀;4.溫熱病的簡稱;5.春季發生的熱性疾病;6.治法溫法藥物的溫性;7.熱性疾病的總稱;8.溫養;9.溫補;10.蓄積

4 氣候暖和或炎熱·溫

溫意指氣候暖和或炎熱[1]。《黃帝內經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寒乃去,候乃大溫。”《黃帝內經素問·八正神明論》:“是故天溫日明,則人血淖液而衛氣浮。”《黃帝內經素問·瘧論》:“夫瘧者之寒,湯火不能溫也。”

5 溫邪·溫

溫意指溫邪溫熱類的致病因[1]

6 症狀·溫

溫意指症狀[1]。《黃帝內經素問·通評虛實論》:“乳子而病熱,脈懸小者,手足溫則生,寒則死。”《黃帝內經素問·通評虛實論》:“手足溫則生。”

7 溫熱病的簡稱·溫

溫指溫熱病的簡稱[1]。包括春溫暑溼秋溫冬溫溼溫等。或單指春季發生的熱性疾病。《黃帝內經靈樞·論疾診尺》:“尺膚熱甚,脈盛躁者,病溫也。”《黃帝內經素問·熱論》:“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者爲病溫。”

8 春季發生的熱性疾病·溫

溫指春季發生的熱性疾病[1]。《黃帝內經素問·熱論》:“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者爲病溫,後夏至日者爲病暑。”

9 治法溫法藥物的溫性·溫

溫(warm[2])指發散表寒、溫胃和中、溫通氣血等功能的藥性[2][2]。也指治法溫法[2]。《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形不足者,溫之以氣。”

10 熱性疾病的總稱·溫

溫指熱性疾病的總稱。《黃帝內經靈樞·論疾診尺》:“脈盛躁者,病溫也。”

11 溫養·溫

溫指溫養。《黃帝內經靈樞·本髒》:“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合者也。”

12 溫補·溫

溫指溫補。《黃帝內經靈樞·五邪》:“補三裏以溫胃中。”

13 蓄積·溫

溫通“蘊”。蓄積。《黃帝內經素問·離合真邪論》:“逆而刺之,溫血也。”

14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80.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