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南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í nán

2 出處

出自1.《別錄》:石南,生華陰山谷。二月、四月採葉,八月採實,陰乾

2.《唐本草》:石南葉似菵草,凌冬不雕,以葉細者爲良,關中者好,爲療風邪丸散之要。其江山已南者長大如枇杷葉,無氣味,殊不任用。今醫家不復用實。

3.《蜀本草》:《圖經》雲,石南,終南斜谷近石處甚饒。今布人多以瓦韋石韋,以石韋石南。不可不審之。

4.《本草圖經》:石南,株極有高大者,江湖間出,葉如枇杷葉,有小

3 拼音名

Shí Nán

4 英文名

Chinese Photinia Leaf

5 別名

風藥、欒茶

6 來源

藥材基源:爲薔薇科植物石楠的葉或帶葉嫩枝。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hotinia serrulata Lindl.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採,但以夏、秋兩季採收者爲佳,採後曬乾即可。

7 形態

石楠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4-6m,有時可達12m。小枝褐灰色,無毛。葉互生;葉柄粗壯,長2-4cm,老時無毛;葉片革質,長橢圓形、長倒卵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9-22cm,寬3-6.5cm,先端尾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邊緣有疏生具腺細鋸齒,近基部全緣,上面光亮,幼時中脈有絨毛,成熟後兩面皆無毛。

本種葉片形變異較大,幼苗期鋸齒有針刺。花兩性;復傘房花序頂生,總花梗和花梗無毛;花便長3-5mm;花密生,直徑6-8mm;萼筒杯狀,長約1mm;萼片5,闊三角形,長約1mm,先端急尖;花瓣5,白色,近圓形,直徑3-4mm;雄蕊20,外輪較花瓣長,內輪較花瓣短,花葯帶紫色;花柱2,有時爲3,基部合生,柱頭頭狀,子房先端有柔毛。梨果球形,直徑5-6mm,紅色,鮮豔着目,後成褐紫色。種子1顆,卵形,長2mm,棕色,平滑。花期4-5月,果期10月。

8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000-2500m的雜木林中。

資源分佈分佈於陝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9 性狀

性狀鑑別,莖呈圓柱形,直徑0.4-0.8cm,有分枝;表面暗灰棕色,有縱皺紋,皮孔呈細點狀;質堅脆,易折斷,斷麪皮部薄,暗棕色,木部黃白色,裂片狀。葉互生,具柄,長1-4cm,上面有一縱槽;葉片長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8-15cm,寬2-6cm;先端尖或突尖,基部近圓形或楔形,邊緣具細密的鋸齒,齒端棕色,但在幼時及萌牙枝上的葉緣具芒狀鋸齒;上面棕色或棕綠色,無毛,羽狀脈,中脈凹入。下面中脈明顯突出。葉片革質而脆。氣微,莖微苦,葉微澀。以枝嫩、條勻、葉完整無碎者爲佳。

顯微鑑別,葉橫切面:上、下表皮均爲1列近方形細胞,外側被角質層。葉肉組織柵狀細胞3-4列,不通過主脈,海綿組織疏鬆,中脈向下突出,上、下表皮內側各有3-4列厚角細胞,壁角質化;維管束呈“U”字形,中柱纖維與含黃色物質的薄壁細胞相間排列成繼續的半球形。中脈部的厚角細胞薄壁細胞韌皮部和葉肉組織細胞中含草酸鈣棱晶和簇晶。含黃色物質的細脈散在於海綿組織及中脈的薄壁組織中尤其是中脈維管束的周圍爲多。

表面觀:上表皮細胞多角形,垂周壁平直,平周壁角質化,無氣孔。下表皮細胞稍小,垂周壁平直,氣孔稠密,不定式,副衛細胞4-8個。

粉末特徵:棕色。纖維衆多,無色或淡黃色,多成束,破碎,直徑約13μm,周圍薄壁細胞內含有草酸鈣方晶形成晶鞘纖維草酸鈣方晶易察見,直徑7-33μm。草酸簇晶,多存於葉肉薄壁細胞內,直徑16-33μm。

10 化學成份

葉、枝含氰甙(Cyanophorie glycoside),根中不含。葉含遊離的氫氰酸,其含量變化較大,約爲0.015%-0.120%;另含野櫻皮甙(prunasin),水解後得葡萄糖苯甲醛及氫氰酸。

11 藥理作用

10%葉浸劑在試管內可殺死日本血吸蟲尾蚴,也能殺滅釘螺。70%葉乙醇浸出液能抑制離體蛙心,收縮離體兔耳血管抑制離體腸管,降低麻醉血壓。有強心、利尿抑菌作用。3.7%煎劑對離體蛙心、100%煎劑淋巴囊給藥對在體蛙心,或75%煎劑10ml靜脈注射對在體兔心均有興奮作用

12 毒性

對大鼠毒性較小,60及100mg/kg,服一個月,對生長無影響,肝及脂質代謝亦無改變。日本使用之石南杜鵑花屬植物Rhododendron metternichii S. et Z.,其毒性(小鼠)較石南強2-3倍,能引起痙攣,二者不應混淆。

13 鑑別

理化鑑別(1)取本品粉1g,加甲醇10ml,在水浴上回流提取1h,用濾液作下述試驗:1.取上述甲醇提取液1ml,加鎂粉少許,加濃鹽酸4-5滴,在水浴上加熱,即顯要橙紅色。2.取上述甲醇提取液1ml,置蒸發皿中在水浴上蒸乾,加飲和硼酸丙酮溶液和10%枸椽酸溶液各1ml,繼續蒸乾,將殘渣在紫外光燈下觀察,可見強裂的黃綠光熒光

(2)取本品粉末0.5g,置試管中加水少許,使之溼潤。試管加塞,寒與管壁間懸掛一條用苦味酸鹽溶液溼潤過的濾紙,將試管置60-70℃水浴中加熱約15min,試紙顯磚紅色。

(3)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0ml,溫浸30min,濾過,取濾液2滴,點於濾紙上,滴加三氯醋酸試劑1-2滴,加熱至100℃始顯淺紅色,漸變爲淡紫色。

14 炮製

洗淨,微潤,切絲曬乾

15 性味

味辛;苦;性平;小毒

16 歸經

肝;腎經

17 功能主治

祛風溼;止癢;強筋骨;益肝腎。主風溼痹痛;頭風頭痛風疹;腳膝痿弱;腎虛腰痛陽痿遺精

18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撒或吹鼻。

19 附方

石南丸聖濟總錄》:去風溼、活血脈石南酒聖濟總錄》:風疹不解;石南散普濟方》:息風定志

20 各家論述

1.《綱目》:石南古方爲治風痹腎弱要藥,今人絕不知用,識者亦少,蓋由甄氏《藥性論》有令陰痿之說也。殊不知服此藥者,能令腎強,嗜慾之人,藉此放恣,以致痿弱,歸咎於藥,良可慨也。

2.《本草從新》:石楠葉祛風通利,是其所長,補腎之說,未可信也。《本經》:破積聚,逐風痹

21 摘錄

《中華本草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