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盂輸尿管連接部梗阻性腎積水臨牀路徑(2016年版)

2016年版臨牀路徑 臨牀路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èn yú shū niào guǎn lián jiē bù gěng zǔ xìng shèn jī shuǐ lín chuáng lù jìng (2016nián bǎn )

2 基本信息

腎盂輸尿管連接部梗阻性腎積水臨牀路徑(2016年版)》由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於2016年5月31日《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關於實施苯丙酮尿症等26個病種臨牀路徑的通知》(國衛辦醫函〔2016〕577號)印發。

3 發佈通知

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關於實施苯丙酮尿症等26個病種臨牀路徑的通知

國衛辦醫函〔2016〕57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計生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

爲進一步推進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範診療行爲,保障醫療質量與安全,我委委中華醫學會組織制定了苯丙酮尿症等26個病種的臨牀路徑(名單附後),供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和醫療機構在醫療質量管理工作中參考執行。上述臨牀路徑已在中華醫學會網站(網址http://www.cma.org.cn/kjps/jsgf/)發佈,請各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登陸網站下載,並指導醫療機構結合實際,制訂具體的臨牀路徑、細化分支路徑並組織實施。

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

2016年5月31日

4 臨牀路徑全文

腎盂輸尿管連接部梗阻性腎積水臨牀路徑

4.1 一、腎盂輸尿管連接部梗阻性腎積水臨牀路徑標準

4.1.1 (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爲腎盂輸尿管連接部梗阻性腎積水(ICD-10:N13.000)。

4.1.2 (二)診斷依據。

根據《小兒外科學》(第5版,蔡威、孫寧、魏光輝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年)、《臨牀診療指南-小兒外科學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年)。

1.臨牀表現:多數新生兒嬰兒以無症狀腹部腫塊就診,年齡較大兒童可出現上腹部或臍周腹痛噁心嘔吐。患兒可出現血尿,偶見尿路感染。或孕檢、生後體檢超聲發現,無臨牀症狀

2.體格檢查積水嚴重的患兒患側腹部可觸及腫塊,多呈張力較高的囊性包塊,表面光滑而無壓痛,少數質地柔軟,偶有波動感。部分大齡患兒可有腎區叩痛。經超聲檢查發現的患兒可沒有陽性體徵。

3.輔助檢查

(1)超聲顯示患腎的腎盂腎盞擴張,但同側輸尿管膀胱形態正常;

(2)靜脈尿路造影(IVU)顯示腎盂腎盞擴張,造影劑突然終止於腎盂輸尿管連接部,輸尿管不顯影,或部分顯影但無擴張;

(3)如有條件可行腎核素掃描檢查,進一步明確腎功能和梗阻腎引流情況;

(4)逆行腎盂輸尿管造影用於腎盂輸尿管顯影不佳病例,可明確積水程度、病變部位、顯示遠端輸尿管通暢情況;

(5)CT和MRI可用於積水較重及復雜病檢查

(6)有尿路感染史者需行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以排除膀胱輸尿管反流

4.1.3 (三)治療方案的選擇。

根據《小兒外科學》(第5版,蔡威、孫寧、魏光輝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年)、《臨牀診療指南-小兒外科學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年)。

行開放或經腹腔鏡離斷式腎盂輸尿管成形術(ICD-9-CM-3:55.87)。

4.1.4 (四)進入路徑標準。

1.第一診斷必須符合腎盂輸尿管連接部梗阻性腎積水疾病編碼(ICD-10:N13.000)。

2.當患者合併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間不需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牀路徑實施時,可以進入路徑。

4.1.5 (五)住院期間的檢查項目。

1.必需的檢查項目:

(1)實驗室檢查血常規C反應蛋白血型、尿常規、肝功能、腎功能電解質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乙型肝炎病毒抗體、HIV、梅毒結核抗體)篩查;

(2)心電圖、胸部X線正位片;

(3)泌尿系統超聲

(4)IVU;

2.根據患者病情可選擇的檢查項目:

(1)超聲心動圖心電圖異常者);

(2)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有尿路感染者);

(3)CT或MRI;

(4)利尿腎圖

(5)逆行腎盂輸尿管造影。

4.1.6 (六)預防性抗菌藥物選擇與使用時機。

按照《抗菌藥物臨牀應用指導原則(2015年版)》(國衛辦醫發〔2015〕43號)執行,並結合患者的病情決定抗菌藥物的選擇與使用時間。

4.1.7 (七)手術。

手術日爲入院第3–5天。

1.麻醉方式:氣管插管全身麻醉

2.手術方式:開放或經腹腔鏡離斷式腎盂輸尿管成形術(ICD-9-CM-3:55.87)。

3.預防性抗菌藥物靜脈輸入,切開皮膚前30min開始給藥。

4.手術內置物:雙J管或支架管(必要時)。

4.1.8 (八)術後住院恢復。

術後住院恢復7–10天。

1.術後需要複查的項目:根據患者病情決定。

2.術後用藥:抗菌藥物使用按照《抗菌藥物臨牀應用指導原則(2015年版)》(國衛辦醫發〔2015〕43號)執行,並結合患者的病情決定抗菌藥物的選擇與使用時間。

4.1.9 (九)出院標準。

1.一般情況良好,飲食良好,排便正常。

2.傷口癒合良好,排尿通暢,無腰腹痛等不適。

2.沒有需要住院處理的併發症。

4.1.10 (十)標準住院日

病情多變,標準住院日爲10–15天。

4.1.11 (十一)變異及原因分析

1.圍手術期併發症等造成住院日延長和費用增加。

2.存在其他系統先天畸形或不能耐受手術的患兒,轉入相應的路徑治療。

4.2 二、腎盂輸尿管連接部梗阻性腎積水臨牀路徑表單

適用對象:第一診斷爲腎盂輸尿管連接部梗阻性腎積水(ICD-10:N13.000),行離斷式腎盂輸尿管成形術(ICD-9-CM-3:55.87)

患者姓名:               性別:    年齡:      住院號: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標準住院日 10–15天

時間

住院第1–3

住院第3–5

(手術日)

住院第46

(術後第1天)

□ 詢問病史與體格檢查

□ 完成病歷書寫

□ 完成各項檢查

評估檢查結果

□ 上級醫師查房與手術前評估

□ 向患者家屬交代病情,簽署“手術知情同意書”、“手術麻醉知情同意書

□ 上級醫師查房

□ 手術(腎盂成形術)

□ 上級醫師查房,對手術進行評估

注意有無手術後併發症(尿外滲、腸道損傷出血等)、腎造瘻管輸尿管支架管、導尿通暢情況

長期醫囑:

□ 二級護理

普食

臨時醫囑:

血常規、尿常規、便常規、血型凝血功能、肝功能、腎功能感染性疾病篩查

心電圖、胸部X線正位片

泌尿系統超聲

□ IVU或利尿腎圖

(必要時)

超聲心動圖,CT或MRI,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逆行腎盂輸尿管造影

長期醫囑:

□ 今日行腎盂成形術

□ 一級護理

□ 禁食

□ 支架管護理(必要時)

□ 導尿管護理

□ 腎造瘻管護理(必要時)

□ 留置導尿接無菌

抗菌藥物

□ 鎮靜劑(必要時)

長期醫囑:

□ 二級護理

□ 飲水或半流食

□ 支架管護理(必要時)

□ 腎造瘻管護理(必要時)

□ 導尿管護理

□ 留置導尿接無菌

抗菌藥物

主要

護理

工作

□ 入院宣教:介紹病房環境、設施和設備、安全教育

□ 入院護理評估

靜脈採血

□ 指導患者家長帶患者進行心電圖、胸部X線片等檢查

□ 手術後生活護理

□ 觀察各引流管是否通暢及色量

疼痛護理及鎮痛泵使用(必要時)

□ 複查電解質血清蛋白

□ 觀察患兒情況

□ 手術後生活護理

□ 觀察各引流管是否通暢及色量

疼痛護理及鎮痛泵使用(必要時)

病情

變異

記錄

□無    □有,原因:

1.

2.

□無    □有,原因:

1.

2.

□無    □有,原因:

1.

2.

護士

簽名


醫師

簽名


時間

住院第5–7天

(術後第2天)

住院第6–8天

(術後第3天)

住院第7–11天

(術後4–6天)

住院第10–15天

(出院日)

□ 上級醫師查房,對手術進行評估

注意有無術後併發症、導尿通暢情況,支架管引流情況

□ 上級醫師查房,對手術進行評估

注意有無手術後併發症、導尿通暢情況,支架管引流情況

注意有無術後併發症、導尿通暢情況及支架管引流情況

□ 拔除導尿管及支架管、腎造瘻管

注意有無尿路梗阻、尿外滲、尿路感染症狀

□ 向家長交待出院後注意事項

□ 完成出院小結等

□ 術後7天拆線

長期醫囑:

□ 二級護理

普食

□ 支架管護理(必要時)

□ 導尿管護理

□ 腎造瘻管護理(必要時)

□ 留置導尿接無菌

抗菌藥物

臨時醫囑

□ 複查血常規、尿常規(必要時)

□ 複查電解質血清蛋白(必要時)

長期醫囑:

□ 二級護理

普食

□ 支架管護理(必要時)

□ 腎造瘻管護理(必要時)

□ 導尿管護理

□ 留置導尿接無菌

抗菌藥物

長期醫囑:

□ 二級護理

普食

□ 口服抗菌藥物

臨時醫囑

□ 停導尿管護理

□ 停支架管護理

□ 停腎造瘻管護理

出院醫囑:

□ 定期複診,複查影像檢查

□ 口服抗菌藥物

主要護理

工作

□    觀察患兒情況

□    手術後生活護理

□    疼痛護理及鎮痛泵使用(必要時)

□    觀察各引流管是否通暢及色量

□ 觀察患兒情況

□ 手術後生活護理

□ 觀察各引流管是否通暢及色量

□ 按醫囑拔鎮痛泵管(必要時)

□ 觀察患兒情況

□ 手術後生活護理

□ 觀察各引流管是否通暢及色量

□ 宣教、示範導尿管護理及注意事項

□ 指導家長辦理出院手續等事項

□ 出院宣教

病情變異記錄

□無  □有,原因:

1.

2.

□無  □有,原因:

1.

2.

□無  □有,原因:

1.

2.

□無  □有,原因:

1.

2.

護士簽名







醫師簽名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