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失聲

中醫病證名 中醫診斷學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āng hán shī shēng

2 英文參考

aphonia with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註解

傷寒失聲爲病證名[1]。係指由傷寒邪客肺系肺氣壅塞所致之失聲[1]。《諸病源候論》卷八:“邪客於肺,肺主聲,而通於氣,今外邪真氣相搏,真氣虛而邪氣勝,故聲爲之不通也。”治宜散寒祛邪[1]。若症見惡寒發熱無汗者可選用九味羌活湯大青龍湯麻黃湯等加減[1]

參見喑、暴瘖

喑爲瘖的異體字[2]。即失音[2]失音爲病證名[3]。古稱瘖[3]。指聲音嘶啞或不能發聲[3]。《諸病源候論·風病諸候》:“皆由風邪所傷,故謂風失音不語。”《張氏醫通》卷四:“瘖:失音大都不越於肺,然須以暴病得之,爲邪鬱氣逆;久病得之,爲津枯血槁。蓋暴瘖總是寒包熱邪。或本內熱而後受寒或先外感而食寒物。”有外感內傷和屬虛屬實之分,一般外感多屬實證[3]。因外邪乘肺,閉塞氣道所致[3]。治宜宣肺散邪爲主,用三拗湯桑杏湯等方[3]。如久病失音,由於肺腎氣陰兩傷,宜潤肺滋腎,用清音湯、百合固金湯地黃飲子等方[3]。又因高聲叫呼,強力罵詈,損其會厭,傷於肺氣,亦可引起本證[3]

暴瘖爲病證名[4]。亦稱猝瘖[4]。出《黃帝內經素問·氣交變大論》。指突然失音或語音嘶[4]。多因突然冒寒,或寒包熱邪,或肺傷津枯所致[4]。《張氏醫通·瘖》:“失音大都不越於肺,然須以暴病得之,爲邪鬱氣逆;久病得之,爲津枯血槁。蓋暴瘖總是寒包熱邪,或本內熱而後受寒,或先外感而食寒物。並宜辛涼和解,稍兼辛溫散之,消風散薑汁調服,緩緩進之,或只一味生薑汁亦可,冷熱嗽失音尤宜。若咽破聲嘶而痛,是火邪遏閉傷肺,昔人所謂金實不鳴,金破亦不鳴也。古法用清咽寧肺湯,今改用生脈散六味丸作湯。”可見於今之急性喉炎、痙攣性失音[4]

4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46.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14.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85.
  4. ^ [4]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28.

治療傷寒失聲的中成藥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