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解剖學

學科名 解剖學 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rén tǐ jiě pōu xué

2 英文參考

anthropotomy

3 註解

人體解剖學(英語:anthropotomy或human anatomy)是研究正常人體形態結構科學。廣義的解剖學包括宏觀解剖學(gross anatomy,以肉眼觀察的解剖學)、組織學微觀的以顯微鏡觀察的解剖學)、細胞學胚胎學(加上時間軸的解剖學)。解剖學又可分爲系統解剖學和局部解剖學系統解剖學着重在人體構成的各系統分析,而局部解剖學注重在於人體部分區域的分析,因而與外科學聯繫緊密。

4 人體解剖學的定義、分野和任務

人體解剖學(Human Anatomy)是一門研究正常人體形態和構造的科學,隸屬於生物科學形態學範疇。在醫學領域,它是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其任務是揭示人體系統器官形態結構特徵,各器官結構間的毗鄰和聯屬,爲進一步學習後續的醫學基礎課程和臨牀醫學課程奠定基礎。

隨着人類的進步和科學文化的發展,人體解剖學由於所服務的對象不同,在研究方法、着重點和目的性等方面產生了差異,因而逐漸形成了若干獨具特色的分野:如按照組成人體的各系統,逐一研究和敘述各系統器官形態結構系統解剖學;按照人體分部及醫療手術學的需要,研究和論述各體部內諸結構形態、位置和毗鄰關係的局部解剖學適應繪畫和雕塑等專業要求的藝術解剖學;研究人體器官結構在體育運動和訓練中其形態構造和功能關係的運動解剖學;專門闡述臨牀各種手術層次結構基礎的應用(手術)解剖學等。此外,由於研究手段不同,又有了以肉眼觀察和解剖操作爲主的大體(巨視)解剖學和以顯微鏡電子顯微鏡觀察組織——即微視和超微解剖學。還有專門以個體發生發育過程和規律的人體胚胎學人體發生學。

5 人體解剖學發展簡史

解剖學是一門歷史悠久的科學,在我國戰國時代(公元前500年)的第一部醫學著作《內經》中,就已明確提出了“解剖”的認識方法,以及一直沿用至今的臟器的名稱。在西歐古希臘時代(公元前500-300年),著名的哲學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和亞里斯多德(Aristotle)都進行過動物實地解剖,並有論著。

第一部比較完整的解剖學著作當推蓋倫(Galen,公元130-201年)的《醫經》,對血液運行、神經分佈及諸多臟器已有較詳細而具體的記敘,但由於當時西歐正處於宗教統治的黑暗時期,禁止解剖人體,該書主要資料均來自動物解剖觀察所得,故錯誤之處甚多。宗教統治在一千多年中嚴重地阻礙了科學文化的進步,也嚴重束縛了醫學和解剖學的發展。

文藝復興是歐洲歷史上一場偉大的革命,資本主義萌芽,教會黑暗統治的桎梏開始被摧毀,“是一個產生學問上、精神上和性格上的巨人時代”(恩格斯語)。在此時期,人民的聰明智慧在科學和藝術的創作中得到較充分的體現,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堪稱這一時代的代表人物,他不僅以不朽的繪畫流傳後世,而且所繪的解剖學圖譜,其精確細緻即使今日也令人歎爲觀止。該時,解剖學也涌現出一位巨匠——維扎裏(Andress Vesalius, 1514-1564),他從學生時代,就冒着宗教迫害的危險,執著地從事人體解剖實驗,終於完成了《人體構造》的鉅著,全書共七冊,不僅較系統完善地記敘了人體器官系統形態和構造,還勇敢地擺脫了蓋倫權威的束縛,糾正了蓋倫許多錯誤的論點,從而使他成爲現代人解剖學的奠基人。與維扎裏同時,一批解剖學者和醫生,發現了一些人體結構,如歐斯達丘司(Eustachius)、習爾維(Sylvius)、瓦羅留(Varolio)、阿蘭契(Aranti)、保塔羅(Botallo)等,以他們名字命名的結構至今仍保留在解剖學的教科書中。嗣後,英國學者哈維(William Harvey 1578-1657)提出了心血系統是封閉的管道系統的概念,創建了血流循環學說,從而使生理學解剖學中分立出去。繼顯微鏡發明之後,意大利人馬爾匹基(Malcell Malpighi,1628-1694)用之觀察了動、植物的微細構造,開拓了組織學分野。18世紀末,研究個體發生胚胎學開始起步。19世紀意大利學者高爾基(Camello Golgi,1843-1926)首創鍍銀浸染神經元技術,西班牙人卡哈(Rom’on Y cajal,1852-1934)建立了鍍銀浸染神經纖維法,從而成爲神經解剖學公認的兩位創始人。

十九世紀末葉和二十世紀初,由於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思想的影響,人體解剖學走上了繁瑣地孤立靜止地描述人體形態結構的境地,使部分學者感到彷徨和失望,認爲解剖學已經成爲“化石”,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完全看不到發展的前景。而另一部分學者從辯證的自然觀出發,開始從機能解剖學進化形態學和實驗形態學等方面,尋求開拓的路徑。

隨着技術革命浪潮的湧動,近二十年來,生物力學免疫學組織化學分子生物學等向解剖學滲透,一些新興技術如示蹤技術、免疫組織化學技術、細胞培養技術和原位分子雜交技術等在形態學研究中被廣泛採用,使這個古老的學科喚發出青春的異彩,尤其是神經解剖學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我國自從新中國成立以來,由於執行“百家爭鳴”繁榮科學技術的方針,醫學教育和解剖學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長足的進步,其間雖經“文革”十年的停滯和倒退,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撥亂反正,執行尊重科學、尊重人才的政策,創建了良好的學術環境,尤其是改革開放政策,爲我國解剖學工作者開創了學習和追趕發達國家先進科學技術的條件和可能,設備不斷完善和更新,條件逐步改善和提高,最爲可喜的是一大批中青年解剖學工作者茁壯成長,正在爲振興中華和建設現代化社會主義祖國的大業艱苦奮鬥,可以預見,不久的將來將以嶄新的面貌立足於世界解剖學界。

6 解剖學姿勢和常用的方位術語

爲了正確描述人體結構形態、位置以及它們間的相互關係,必須制定公認的統一標準,即解剖學姿勢和方位術語,初學者必須準確掌握這項基本知識,以利於學習、交流而避免誤解。

6.1 解剖學姿勢

爲了闡明人體各部和諸結構形態、位置及相互關係,首先必須確立一個標準姿勢,在描述任何體位時,均以此標準姿勢爲準。這一標準姿勢叫做解剖學姿勢。即身體直立,兩眼平視前方;雙足並立,足尖朝前;上肢垂於軀幹兩側,手掌朝向前方(拇指在外側)。

6.2 常用的方位術語

上superior和下inferior:按解剖學姿勢,頭居上,足在下。在比較解剖學胚胎學,由於動物和胚胎體位的關係,常用顱側cranial代替上;用尾側caudal代替下。在四肢則常用近側proximal和遠側distal描述部位間的關係,即靠近軀幹的根部爲近側,而相對距離較遠或末端的部位爲遠側。

前anterior和後posterior:靠身體腹面者爲前,而靠背面者爲後。在比較解剖學上通常稱爲腹側ventralis和背側dorsalis。在描述手時則常用掌側palmar和背側。

圖1-1 人體方位術語

內側medialis和外側lateralis:以身體的中線爲準,距中線近者爲內側,離中線相對遠者爲外側。如手的拇指在外側而小指在內側。在描述上肢的結構時,由於前臂尺、橈骨並列,尺骨在內側,橈骨在外側,故可以用尺側ulnar代替內側,用橈側radial代替外側。下肢小腿部有徑、腓骨並列,脛骨在內側,腓骨居外側,故又可用脛側tibial和排側fibular稱之。

內interior和外exterior:用以表示某些結構和腔的關係,應注意與內側和外側區分。

淺superficial和深deep:靠近體表的部分叫淺,相對深入潛居於內部的部分叫深。

6.3 軸和麪

(一)軸axis:以解剖學姿勢爲準,可將人體設三個典型的互相垂直的軸,即矢狀軸一爲前後方向的水平線;冠狀(額狀)軸一爲左右方向的水平線;垂直軸一爲上下方向與水平線互相垂直的垂線。軸多用於表達關節運動時骨的位移軌跡所沿的軸線。

(二)面plane:按照軸線可將人體器官切成不同的切面,以便從不同角度觀察某些結構。典型的切面有:矢狀面sagittalplane,是沿矢狀軸方向所做的切面,它是將人體分爲左右兩部分的縱切面,如該切面恰通過人體的正中線,則叫做正中矢狀面median sigittal plane;冠狀面或額狀面coronal plane or frontal plane,是沿冠狀軸方向所做的切面,它是將人體分爲前後兩部的縱切面,與矢狀面和水平面相垂直;水平面或橫切面horizontal plane or transverse plane, 爲沿水平線所做的橫切面,它將人體分爲上下兩部,與上述兩個縱切面相垂直。須要注意的是,器官的切面一般不以人體的長軸爲準而以其本身的長軸爲準,即沿其長軸所做的切面叫縱切面longitudinal section而與長軸垂直的切面叫橫切面 transverse section。

7 人體結構概況

構成人體基本的結構功能單位是細胞cell,細胞細胞之間存在着細胞間質 intercellular substance。細胞間質是由細胞產生的不具有細胞形態結構的物質,它包括纖維基質和流體物質(組織液淋巴液血漿等),對細胞起着支持、保護、聯結和營養作用,參與構成細胞生存的微環境 microenvironment。衆多形態相似功能相近的細胞細胞間質組合成的細胞羣體叫做組織tissue,人體組織有多種類型,一般傳統地將之屬於四種基本組織,即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組織神經組織。以一種組織爲主體,幾種組織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形態結構功能特點的器官organ。一系列執行某種同一功能器官有機地聯繫在一起,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系統system。構成人體系統運動系統----包括骨、骨連接和肌,是人進行勞動、位移與維持姿勢等各項活動結構基礎;內臟器官分別組成了消化系統----擔負攝入食物的消化吸收殘渣排出;呼吸系統---進行氣體交換;泌尿系統----排出組織細胞代謝產生的終極產物;生殖系統----產生生殖細胞並形成新個體以延續種族;以及將上述執行新陳代謝的各系統聯繫起來,爲它們提供營養物質並運輸代謝產物的循環系統神經系統包括中樞部分的腦和脊髓和遍佈全身的周圍神經,以及做爲特殊感受裝置的感覺器官,它們感受人體內外環境的各種刺激,併產生適當的應答;此外,還有散在於身體中功能各異的內分泌腺人體系統既具有本身獨特的形態結構功能,又在神經系統的統一支配下和神經體液的調節下,相互聯繫,相互制約,協同配合,共同完成統一的整體活動和高級的意識活動,以實現與瞬息萬變的內外環境的高度統一。

爲了在解剖實踐中對所觀察到的結構比較深刻的理解,下面將人體基本組織做個概要的介紹。

7.1 上皮組織

上皮組織 epithelial tissue由密集的上皮細胞組成,細胞間質很少。具有保護、吸收、分泌和排泄功能上皮組織內無血管。一般將之從功能上分爲被覆上皮和腺上皮,前者覆蓋於身體表面或襯於體腔或管腔的腔面,後者是構成腺器官(如肝臟胰腺)的主體組織

被覆上皮按其組成細胞層次分爲單層上皮和復層上皮,後者由多層細胞構成;又可依構成細胞形態分爲扁平上皮、立方上皮和柱狀上皮。現將被覆上皮分類分佈列表如下:

表 被覆上皮分類分佈

分 類分 布

單 層
單層扁平上皮(圖1-2)心、血管淋巴管內腔腔面 胸膜腹膜心包膜、關節腔的表面肺泡壁、腎小囊壁等
單層立方上腎小管管壁
單層柱狀上皮(圖1-3)腸道的粘膜上皮,子宮內腔腔面等
假復層柱狀纖毛上皮(圖1-4)呼吸管道的腔面等

復層
復層扁平上皮(圖1-5)皮膚表皮(含角化層、指甲毛髮口腔食管陰道等腔面
復層柱狀上皮眼瞼結膜、男性尿道的腔面等
變移上皮(圖1-6)腎盞、腎盂、輸尿管膀胱的腔面

7.2 結締組織

結締組織connective tissue由大量的細胞間質和散在於其中的細胞組成。細胞間質包含基質纖維組織液等。結締組織人體分佈廣泛,幾乎遍佈所有器官。其中,除了鬆軟的起連接作用的固有結締組織外,

圖1-2 單層扁平上皮

人體血液組織、骨和軟骨組織均屬結締組織。固有結締組織依其結構功能又可分爲疏鬆結締組織緻密結締組織

圖1-3 單層柱狀上皮

圖1-4 假復層柱狀上皮

圖1-5 復層扁平上皮

圖1-6 變移上皮(膀胱

(一)疏鬆結締組織loose connective tissue廣泛分佈器官之間、組織之間和細胞之間其結構特點是大量的細胞間質基質較多而纖維較少的,纖維主要有粗的膠原纖維和細的彈性纖維細胞少而種類甚多,主要有成纖維細胞脂肪細胞以及能夠遊走的巨噬細胞漿細胞肥大細胞等。由於它結構疏鬆,呈蜂窩狀,所以又稱爲蜂窩組織分佈於皮下組織(淺筋膜)、筋膜間隙,器官之間和血管神經束的周圍。具有連接、支持、防禦、營養創傷修復功能(圖1-7)。

圖1-7 疏鬆結締組織

疏鬆結締組織中如大量脂肪細胞聚集,形成脂肪細胞團,並被疏鬆結締組織分隔成小葉,稱爲脂肪組織adiposetissue。脂肪組織分佈於皮下組織、黃骨髓大網膜腹膜外以及腎被囊中,約佔成人體重的10%,具有貯存、保持體溫、緩衝震盪和參與脂肪代謝產生熱能等作用(圖1-8)。

圖1-8 脂肪組織

圖1-9 腱組織

(二)緻密結締組織dense connective tissue的特點是間質中纖維粗大,排列緻密,但基質量少,細胞成分也很少。人體肌腱和腱膜就是由緻密結締組織構成的,腱的結構特點是粗大膠原纖維束沿着受力的方向排列,緻密且互相平行,中間夾有成行排列的的特化的成纖維細胞-腱細胞(圖1-9)。構成真皮、深筋膜、臟器被膜骨膜關節囊纖維層和韌帶以及纖維心包等的組織是另一種緻密結締組織,其特點是粗大膠原纖維交織成緻密的板層結構,僅有少許的基質成纖維細胞散在其間。主要起支持、保護和連接作用。此外,尚有以彈性纖維爲主體構成的彈性結締組織elastic onnective tissue, 如項韌帶和椎弓之間的黃韌帶,就主要由粗大彈性纖維平行排列成束所構成,以適應脊柱運動彈性和柔韌的需要

7.3 肌組織

肌組織muscle tissue由肌細胞或稱肌纖維muscle fiber組成。按其存在部位、結構功能不同,可分爲骨骼肌平滑肌心肌三種。

(一)骨骼肌skeletal muscle是分佈於軀幹、四肢的隨意肌,肌纖維呈細長圓柱狀(長1--30mm,直徑10-300mm,直徑10-100μm),有多個直至數百個細胞核,位於纖維的周緣部。肌的外面是由結締組織構成的肌外膜epimysium,肌外膜內含血管神經,伸入肌內將肌分隔爲若干肌束,本身構成包裹肌束的肌束膜perimysium, 並進而又伸入到每條肌纖維的周圍,構成富含毛細血管神經纖維的肌內膜endomysium。這些結締組織除對肌組織具有支持、保護和營養作用外,還可調整單個肌纖維和肌束的活動肌纖維的肌漿內含許多與細胞長軸平行排列的肌原纖維myofibril,每條肌原纖維均由明帶和暗帶相間的結構構成,各條肌原纖維的明帶和暗帶又排列於同一水平上,因而,肌纖維顯示出明暗交替的橫紋,所以又稱橫紋肌striated muscle, 肌纖維收縮時,肌原纖維暗帶的長度不變,與暗帶兩端相鄰的明帶變短。骨骼肌受軀體神經支配,受意識控制,屬隨意肌,收縮快速、有力,但易疲勞(圖1-10)。

圖1-10 橫紋肌組織

(二)平滑肌smooth muscle主要分佈內臟血管的壁,所以又叫內臟肌visceralmuscle。平滑肌纖維呈梭形,無橫紋細胞核位於肌纖維中央。纖維的長短不一長者可達200μm,短者僅20μm,前者見於腸壁肌層,後者見於小血管壁,一些生理上伸縮大的器官,如妊娠子宮肌纖維可長達600μm。平滑肌內臟神經支配,不受意識控制,屬於不隨意肌。內臟平滑肌的特點是具有自動性,即肌纖維脫離神經支配或離體培養的情況下,也能自動地產生興奮和收縮(圖1-11)。

圖1-11 平滑肌組織

圖1-12 心肌組織

(三)心肌 cardiac muscle主要分佈心臟壁,也存在於大血管的近心端。心肌纖維呈短柱狀,也分支並互相吻合成網,核呈卵圓形位於肌纖維中央,可見雙核並偶見多核。肌原纖維也有明帶和暗帶,因而也具有橫紋。但心肌內臟神經支配,屬不隨意肌,心肌收縮慢、有節律而持久,不易疲勞(圖1-12)。

7.4 神經組織

8 人體幾大系統

人體按現時解剖學的學說可以分爲以下系統,分別是:

皮膚系統:由皮膚毛髮指甲/趾甲、汗腺皮脂腺所組成,覆蓋體表的器官

神經系統:由腦、脊髓、以及與之相連並遍佈全身的周圍神經所組成。其可分爲中樞神經系統,包括腦和脊髓;以及周圍神經系統。其中不受人體主觀意志控制之部分稱爲自主神經系統,或植物神經系統

運動系統:又分爲肌肉系統骨骼系統,由骨、關節骨骼肌組成,構成堅硬骨支架,賦予人體基本形態骨骼支持體重、保護內臟骨骼肌附着於骨,在神經系統支配下,以關節爲支點產生運動。 骨骼肌:屬橫紋肌,接受神經支配,隨人的意志而收縮,又稱隨意肌。成人約有600多塊骨骼肌。 骨:骨主要由骨組織構成,有一定形態及構造,外被骨膜,內容骨髓,含在豐富的血管淋巴管神經。成人有206塊骨,可分顱骨、軀幹骨和四肢骨。 關節:骨與骨之間借纖維組織、軟骨或骨相連,稱爲關節骨連結。可分爲纖維連結(纖維關節)、軟骨和骨性連結(軟骨關節)以及滑膜關節三大類,滑膜關節常簡稱關節

呼吸系統:由鼻、喉、氣管及肺組成。主要爲人體氣體交換之所。

循環系統:分爲心血系統淋巴系統,負責體內物質運輸功能心血系統:由心臟血管血液所組成。

淋巴系統:由淋巴器官、各級淋巴管道和散在的淋巴組織構成,其中流動着無色透明之淋巴(液)。其主要協助靜脈運送體液迴歸血循環,轉動脂肪和其他大分子,且參與免疫過程,是人體重要的防護屏障。

消化系統:由口腔、咽、食管、胃、小腸大腸肛管、肝、膽、胰等組成。其主要爲消化食物,吸收營養,排出消化吸收後的食物殘渣,其中咽與口腔還參與呼吸和語言活動

泌尿系統:由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所組成,主要負責排除機體內溶於水的代謝產物。

生殖系統:由內生殖器外生殖器組成。其中男性生殖系統生殖腺/睾丸、管道(附睾輸精管射精管)、附屬腺體(精囊、前列腺尿道球腺)、陰囊陰莖組成,女性生殖系統生殖腺/卵巢、輸送管道(輸卵管子宮陰道)、女陰(陰阜、大陰脣、小陰脣、陰道前庭、陰蒂、前庭球、前庭大腺組成。具有繁衍之功能

內分泌系統:由身體不同部位和不同構造的內分泌腺內分泌組織構成,其對機體的新陳代謝生長發育生殖活動等進行體液調節

免疫系統:抵抗疾病,構成分子白血球抗體T細胞等。

9 體外觀

體外觀

頭頸 1.頭部 - 2.臉部 - 前額 - 眼 - 耳 - 鼻 - 口 - 舌 - 齒 - 顎 3.頸部 - 喉結 - 4.肩膀 軀幹 5.胸部 - 乳房 6.肚臍 - 7.腹部 8.鼠蹊部(腹股溝) - 9.陰莖 背部 - 脊部 四肢 下肢 - 10.大腿 - 11.膝蓋 - 12.小腿 - 13.腳踝 - 14.足部 上肢 - 15.上臂 - 16.肘 - 17.前臂 - 18.腕 - 19.手 - 手指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