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山甲

砂炒 中藥飲片 炒法 中藥學 加輔料炒法 中藥炮製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pào shān jiǎ

2 英文參考

stir-baked SQUAMA MANITIS[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炮山甲穿山甲炮製品,方法爲砂炒,其生品多不直接入藥[1]穿山甲炮製唐代已有,見《千金翼方》等。穿山甲鯪鯉科動物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 Linnaeus的鱗甲[1]穿山甲味鹹,性微寒,歸肝、胃經,具有活血消癥,通經下乳,消腫排膿,搜風通絡的功效,用於經閉癓瘕,乳汁不通,癰腫瘡毒,風溼痹痛,中風癱瘓麻木拘攣穿山甲質地堅硬,不易煎煮和粉碎,並有腥臭氣[1]。砂炒或砂炒醋淬後質變酥脆,易於粉碎及煎出有效成分矯正其腥臭之氣[1]炮山甲鼓起,呈捲曲狀,金黃色,質酥脆,易碎,氣微腥,味鹹,擅於消腫排膿,搜風通絡,用於癰瘍腫毒,風溼痹[1]

4 炮山甲炮製方法

古代穿山甲炮製方法較多,但皆不生用[1]

唐代有燒灰法(《千金翼方》)、炒黃(《仙授理傷續斷祕方》)法[1]

宋代出現了炙黃、童便浸炙(《太平聖惠方》)、炙焦(《傷寒總病論》)、醋浸炒(《產育寶慶集》)、蚌粉炒(《普濟本事方》)、蛤粉炒(《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酒制(《類編朱氏集驗醫方》)、土炒(《急救仙方》)等炮製方法[1]

元代有石灰炒制(《世醫得效方》)、酥制(《瑞竹堂經驗方》)、火炮(《衛生寶鑑》)法[1]

明代又增加了桑灰制、熱灰炮焦、谷芒灰炒、醋炙麩炒(《普濟方》)、皁角灰制(《奇效良方》)、油煎(《本草綱目》)、砂土炒(《仁術便覽》)等方法[1]

清代又提出了乳制(《得配本草》)、紅花牙皁紫草蘇木制(《串雅內編》)等炮製方法[1]。並且對炮製的目的進行了較全面的闡述:“尾鱗尖厚有三角用之力勝[1]。或炮,或燒或酥炙,醋炙,童便炙或油煎,土炒蛤粉炒,各隨本方[1]。如熱瘧不寒同幹棗炒用;下痢裏急蛤粉炒用;婦人陰禿砂炒;痘瘡變黑蛤粉炒;腫毒初起,入谷芒熱灰中炮[1]便毒便癰醋炙瘰癧潰壞,土炒;耳肉疼痛,同土狗炒,耳鳴耳聾蛤粉炒倒睫捲毛,將羊腎脂抹甲上炙,隨各證各臟腑修制,以類推之,未有生用者”(《本草述鉤元》)[1]

現在主要的炮製方法有砂炒、砂炒醋淬等[1]

穿山甲的製法: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乾燥[1]

炮山甲炮製方法爲:取砂置熱鍋內,用武火加熱至靈活狀態時,投入大小一致的淨穿山甲片,拌炒至鼓起,呈金黃色時,取出,篩去砂子,放涼[1]

5 炮山甲性狀

穿山甲呈扇面形、三角形或盾形,大小不一,中央較厚,邊緣較薄[1]。外表青黑色,有縱紋多條,底部邊緣有數條橫紋[1]。內表面色淺,較潤滑,中部有一條弓形的橫向棱線[1]。角質,微透明,堅韌有彈性,不易折斷[1]。氣微腥,微鹹[1]

炮山甲鼓起,呈捲曲狀,金黃色,質酥脆,易碎,氣微腥,味鹹[1]

6 穿山甲性味歸經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穿山甲味鹹,性微寒。歸肝、胃經

中藥大辭典》:穿山甲味鹹,性涼。入肝、胃經

《別錄》:"微寒。"

《藥性論》:"有大毒。"

滇南本草》:"性寒涼,味鹹。"

本草綱目》:"入厥陰陽明經。"

本草匯言》:"入足太陰厥陰經。"

7 穿山甲的功效與主治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穿山甲具有活血消癥,通經下乳,消腫排膿,搜風通絡的功效。用於經閉癓瘕,乳汁不通,癰腫瘡毒,風溼痹痛,中風癱瘓麻木拘攣

中藥大辭典》:穿山甲具有消腫潰癰,搜風活絡,通經下乳的功效。治癰疽瘡種,風寒溼痹月經停閉,乳汁不通。外用止血

《中華本草》:穿山甲具有活血散結、通經下乳、消癰潰堅的功效。主血瘀經閉、症瘕、風溼痹痛、乳汁不下、癰腫、瘰癧

炮山甲擅於消腫排膿,搜風通絡,用於癰瘍腫毒,風溼痹[1]。如治癰毒初起,赤腫焮痛的仙方活命飲(《外科發揮》);治風溼痹痛,筋脈拘攣的透痙解攣湯(《類證治裁》)[1]

醋山甲通經下乳力強,用於經閉不通,乳汁不下[1]。如治經閉不通的穿山甲散(《婦科大全》)及產婦乳汁不下的湧泉散(《衛生寶鑑》);還可治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如復元活血湯(《醫學發明》)[1]

名醫別錄》:"主五邪驚啼悲傷,燒之作灰,以酒或水和方寸匕,療蟻瘻。"

陶弘景:"療瘡癩。"

《藥性論》:"治山瘴瘧惡瘡,燒敷之。"

日華子本草》:"治小兒驚邪,痔漏惡瘡、疥癬。"

滇南本草》:"治疥癩癰毒,破氣行血,胸膈膨脹逆氣,治膀胱疝氣疼痛。"

本草綱目》:"除痰瘧寒熱風痹強直疼痛通經脈,下乳汁,消癰腫,排膿血,通竅殺蟲。"

本草再新》:"搜風去溼,解熱敗毒。"

8 炮山甲炮製作用

穿山甲質地堅硬,不易煎煮和粉碎,並有腥臭氣[1]。多不直接入藥[1]

砂炒或砂炒醋淬後質變酥脆,易於粉碎及煎出有效成分矯正其腥臭之氣[1]

炮山甲擅於消腫排膿,搜風通絡,用於癰瘍腫毒,風溼痹[1]。如治癰毒初起,赤腫焮痛的仙方活命飲(《外科發揮》);治風溼痹痛,筋脈拘攣的透痙解攣湯(《類證治裁》)[1]

9 穿山甲炮製研究

穿山甲主含蛋白質和鈣,還含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微量元素[1]。據研究報道,已從穿山甲分離得到了7種化合物,其中L-絲-L-酪環二肽和D-絲-L-酪環二肽,爲非對映立體異構體,系首次從天然產物中得到,並證明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1]穿山甲還含有18種微量元素,其水溶液中含有16種遊離氨基酸[1]

9.1 對化學成分的影響

(1)穿山甲炮製前後的化學成分基本相同,但炮製後L-絲-L-酪環二肽和D-絲-L-酪環二肽兩種成分的含量顯著增高,說明炮製藥物療效的增強具有一定的意義[1]

(2)以蛋白質爲指標,穿山甲炮製品煎煮液中的蛋白質含量均明顯高於生品[1]。這表明穿山甲炮製後不僅易於粉碎,且煎煮量及體外溶出量均明顯增加,因此穿山甲炮製後入藥是合理的[1]

(3)對穿山甲生品與不同炮製品的煎液分析,結果如下:總浸出物,總蛋白質和鈣的含量是醋淬品>砂炒品>生品[1]。因此認爲醋淬品質量爲最好,砂炒品次之,生品不應直接入藥[1]

9.2 工藝研究

(1)實驗研究表明,用爆花機炮製穿山甲飲片均勻,體積膨脹增大,質地更加酥脆,並提高了療效[1]炮製品煎液中水溶性浸出物明顯高於砂燙法,而重金屬含量卻不比砂燙法高[1]

(2)採用臥式炒藥機炮製穿山甲,利用中速轉動攪拌,鍋內溫度120℃左右,只需8~12分鐘,同樣能達到炮製品的質量要求[1]

(3)穿山甲炮製時的砂溫,有實驗認爲,以230℃~250℃爲好,在此溫度範圍內炮製穿山甲外觀性狀較好,水煎出率及蛋白質含量較高,但醋山甲蛋白質含量稍低於燙山甲[1]

10 炮山甲的貯存方法

乾燥容器內,密閉,置通風乾燥[1]

11 參考資料

  1. ^ [1] 龔千鋒主編.中藥炮製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3:149-150.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