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甲

中藥材 通經下乳 消腫排膿 砂炒醋淬 中藥飲片 動物類 加輔料炒法 活血化瘀藥 活血消癥 炒法 中藥炮製學 搜風通絡 砂炒 破血消癥藥 中藥學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ān jiǎ

2 概述

穿山甲中藥名,出自《本草圖經》。爲鯪鯉科動物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 Linnaeus 的鱗甲[1]

穿山甲鯪鯉科動物穿山甲 Manis pentadactyla Linnaeus 的鱗甲。穿山甲呈扇面形、三角形、菱形或盾形的扁平片狀或半摺合狀,中間較厚,邊緣較薄,大小不一,長寬各爲0.7~5cm。外表面黑褐色或黃褐色,有光澤,寬端有數十條排列整齊的縱紋及數條橫線紋;窄端光滑。內表面色較淺,中部有一條明顯突起的弓形橫向棱線,其下方有數條與棱線相平行的細紋。角質,半透明,堅韌而有彈性,不易折斷。氣微腥,味淡。炮山甲鼓起,呈捲曲狀,金黃色,質酥脆,易碎,氣微腥,味鹹[2]醋山甲全體膨脹呈捲曲狀,黃色,質鬆脆,易碎,有醋味[2]

穿山甲味鹹,性微寒,歸肝、胃經,具有活血消癥,通經下乳,消腫排膿,搜風通絡的功效,用於經閉癓瘕,乳汁不通,癰腫瘡毒,風溼痹痛,中風癱瘓麻木拘攣等。炮山甲擅於消腫排膿,搜風通絡,用於癰瘍腫毒,風溼痹[2]醋山甲通經下乳力強,用於經閉不通,乳汁不下[2]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有此中藥的藥典標準。

3 拼音名

Chuān Shān Jiǎ

4 拉丁名

Squama Manis(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5 英文名

pangolin scales(《中醫藥學名詞(2004)》)

6 別名

鯪鯉甲(《名醫別錄》)

鱧鯉甲(《補缺肘後方,)

鯪鯉角(《本草衍義》)

川山甲(《三因方》)

鱉鯉甲(《本草經疏》)

山甲(《本草求真》)

甲片(《瘍科遺編》)

麒鱗片,鱗片、隨鹼片(《廣西中藥志》)。

山甲片、錢鯉甲(《中華本草》)

鯪鯉甲、川山甲[3]

8 出處

出自《本草圖經

9 來源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穿山甲鯪鯉科動物穿山甲 Manis pentadactyla Linnaeus 的鱗甲。

中藥大辭典》:穿山甲鯪鯉科動物鯪鯉的鱗甲。

《中華本草》:穿山甲鯪鯉科動物鯪鯉 Manis pentadactyla Linnaeus 的鱗片。

穿山甲鯪鯉科動物鯪鯉Manis pentadactylaL.的鱗甲[3]

10 產地

中藥大辭典》:穿山甲主產於廣東、廣西、雲南、貴州;浙江、福建、湖南、安徽等地亦產。

《中華本草》:鯪鯉棲息於丘陵山地的樹林、灌叢、草莽等各種環境中但極少在石山禿嶺地帶。掘洞穴居,晝伏夜出,能爬樹游水,遇敵受驚時,將頭裹在腹部,躑成一團。聽覺視覺差,嗅覺靈敏。食物以白蟻爲主,亦食黑蟻、蟻的幼蟲和其他昆蟲的幼蟲。發情期雌雄同居。交配後即分開,幼仔由雌獸培育,產仔期多在冬季,每胎1仔。主要分佈於我國南方,其中以福建、廣東、廣西和雲南等地數量較多。

穿山甲主產廣東、廣西、雲南、福建、臺灣等地[3]

11 原動物形態

鯪鯉,身體背面、四肢外側和尾部披覆瓦狀角鱗片,頭細,吻尖,眼小,舌長,無齒,趾(指)爪強健有力。全身的鱗片間雜有數根剛毛,顏面從下頜開始,過胸腹直尾基以及四肢內側無鱗而着生稀毛。兩頰、眼、耳周亦被毛。四肢精短,前肢比後肢長;前足爪長於後足爪,中間趾爪特別粗長,是爲挖掘的強勁工具。鱗甲顏色有黑褐色和棕褐色兩種類型,以前者爲多見。老獸的鱗片邊緣,呈橙褐色或灰褐色,每一鱗片自基部始有縱紋,年齡越大紋數越短少。初生獸則鱗軟色白,1月齡後漸次角化並變爲褐色。鱗片形狀大體有3種:背鱗呈闊棱形,較扁平;腹側,前4肢近腹內側和後肢鱗呈盾狀,鱗片中央有龍骨狀突起,該突起亦隨年齡而減少,老年個體幾乎沙失;尾側鱗呈摺合狀。(《中華本草》)

12 採收與初加工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收集鱗甲,洗淨,曬乾

《中華本草》: 全年均可捕捉,捕後殺死,剝取甲皮,放入沸水中燙,等鱗片自行脫落,撈出,洗淨,曬乾,名“甲片”。

中藥大辭典》:捕得後殺死,去淨骨肉,曬乾,即爲"甲殼"(亦稱"甲張")。將甲殼置沸水中,甲片自行脫落,曬乾;或直接用沸水燙死,取下甲片,洗淨曬乾

13 生藥性狀

《中國藥典》:穿山甲呈扇面形、三角形、菱形或盾形的扁平片狀或半摺合狀,中間較厚,邊緣較薄,大小不一,長寬各爲0.7~5cm。外表面黑褐色或黃褐色,有光澤,寬端有數十條排列整齊的縱紋及數條橫線紋;窄端光滑。內表面色較淺,中部有一條明顯突起的弓形橫向棱線,其下方有數條與棱線相平行的細紋。角質,半透明,堅韌而有彈性,不易折斷。氣微腥,味淡。

中藥大辭典》:穿山甲甲片隨生長部位不同而形狀大小不一。呈扇面形、菱形或盾形,一般長或寬1.5~5釐米,中央較厚,邊緣較薄。背面青黑色,有縱線紋多條,底部邊緣,有效條橫線紋。腹面色淡較滑潤,中央有一條弓形的橫向棱線。角質,微透明,堅韌有彈性,很難折斷。氣微腥,味鹹。以片勻、色青黑、無腥氣、不帶皮肉者爲佳。

進口的穿山甲商品,多來自越南、緬甸、印度尼西亞等地。一般分大甲片與小甲片。大甲片灰黃色,習稱"銅甲片",品質較次;小甲片褐色,習稱"鐵甲片",品質較優。

《中華本草》:穿山甲呈扇面形、三角形、菱形或盾形的扁平狀或半摺合狀,中間較厚,邊緣較薄。大小不一,長寬各約0.5~5cm。背面黑褐色或黃褐色,有光澤,腹面色較淺,中部有一條明顯突起的弓形橫向棱線,其下方有數條與棱線相平行的細紋。角質微透明,堅韌而有彈性,不易折斷。氣微腥,味微鹹。

14 穿山甲的鑑別

14.1 顯微鑑別

粉末淡黃色,呈無定形碎塊,近無色、淡黃色或黃色,大多有大小不一的類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空洞,碎塊緣凹凸不平或有凹陷,偶見細紋斑。(《中華本草》)

14.2 理化鑑別

《中國藥典》:取本品粗粉約1g,加氯仿60ml,加熱迴流4 小時,放冷,濾過,濾液蒸乾,殘渣氯仿1ml 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穿山甲照藥材1g,同法制成對照藥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苯-丙酮(20:1)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醋酐-硫酸(9:1) 的混合液,在80℃加熱數分鐘,分別置日光及紫外光燈(365nm) 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分別顯相同顏色的斑點或熒光斑點。

《中華本草》:取炮製後的穿山甲片5g,研碎,加95%乙醇50ml浸泡過夜,過濾乙醇提取液。取上述乙醇提取液5ml蒸乾,用氯仿1ml溶解,沿管壁滴加硫酸,則上層呈淡藍色,中間有一棕色環,下層黃棕色,紫外光燈下可見綠色熒光。取上述醇提取液1ml加茚三酮試劑水浴加熱10min,呈紫色,取炮製後的穿山甲片2g,研碎,用稀鹽酸浸泡過夜,過濾,得酸水提取液加硅鎢酸試劑,則可產生白色絮狀沉澱。

15 穿山甲炮製

古代穿山甲炮製方法較多,但皆不生用[3]

唐代有燒灰法(《千金翼方》)、炒黃(《仙授理傷續斷祕方》)法[3]

宋代出現了炙黃、童便浸炙(《太平聖惠方》)、炙焦(《傷寒總病論》)、醋浸炒(《產育寶慶集》)、蚌粉炒(《普濟本事方》)、蛤粉炒(《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酒制(《類編朱氏集驗醫方》)、土炒(《急救仙方》)等炮製方法[3]

元代有石灰炒制(《世醫得效方》)、酥制(《瑞竹堂經驗方》)、火炮(《衛生寶鑑》)法[3]

明代又增加了桑灰制、熱灰炮焦、谷芒灰炒、醋炙麩炒(《普濟方》)、皁角灰制(《奇效良方》)、油煎(《本草綱目》)、砂土炒(《仁術便覽》)等方法[3]

清代又提出了乳制(《得配本草》)、紅花牙皁紫草蘇木制(《串雅內編》)等炮製方法[3]。並且對炮製的目的進行了較全面的闡述:“尾鱗尖厚有三角用之力勝[3]。或炮,或燒或酥炙,醋炙,童便炙或油煎,土炒蛤粉炒,各隨本方[3]。如熱瘧不寒同幹棗炒用;下痢裏急蛤粉炒用;婦人陰禿砂炒;痘瘡變黑蛤粉炒;腫毒初起,入谷芒熱灰中炮[3]便毒便癰醋炙瘰癧潰壞,土炒;耳肉疼痛,同土狗炒,耳鳴耳聾蛤粉炒倒睫捲毛,將羊腎脂抹甲上炙,隨各證各臟腑修制,以類推之,未有生用者”(《本草述鉤元》)[3]

現在主要的炮製方法有砂炒、砂炒醋淬等[3]

15.1 穿山甲炮製方法

15.1.1 穿山甲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乾燥[3]

15.1.2 炮山甲

取砂置熱鍋內,用武火加熱至靈活狀態時,投入大小一致的淨穿山甲片,拌炒至鼓起,呈金黃色時,取出,篩去砂子,放涼[3]

15.1.3 醋山甲

取砂置熱鍋內,用武火加熱至靈活狀態時,投入大小一致的淨穿山甲片,拌炒至鼓起,呈金黃色時,取出,篩去砂子,趁熱倒入醋液中,略浸,撈出,曬乾[3]

每100kg穿山甲,用醋30kg[3]

15.2 成品性狀

穿山甲呈扇面形、三角形或盾形,大小不一,中央較厚,邊緣較薄[3]。外表青黑色,有縱紋多條,底部邊緣有數條橫紋[3]。內表面色淺,較潤滑,中部有一條弓形的橫向棱線[3]。角質,微透明,堅韌有彈性,不易折斷[3]。氣微腥,微鹹[3]

炮山甲鼓起,呈捲曲狀,金黃色,質酥脆,易碎,氣微腥,味鹹[3]

醋山甲全體膨脹呈捲曲狀,黃色,質鬆脆,易碎,有醋味[3]

15.3 炮製作用

穿山甲質地堅硬,不易煎煮和粉碎,並有腥臭氣[3]。多不直接入藥[3]

砂炒或砂炒醋淬後穿山甲質地變酥脆,易於粉碎及煎出有效成分矯正其腥臭之氣[3]

炮山甲擅於消腫排膿,搜風通絡,用於癰瘍腫毒,風溼痹[3]。如治癰毒初起,赤腫焮痛的仙方活命飲(《外科發揮》);治風溼痹痛,筋脈拘攣的透痙解攣湯(《類證治裁》)[3]

醋山甲通經下乳力強,用於經閉不通,乳汁不下[3]。如治經閉不通的穿山甲散(《婦科大全》)及產婦乳汁不下的湧泉散(《衛生寶鑑》);還可治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如復元活血湯(《醫學發明》)[3]

15.4 炮製研究

穿山甲主含蛋白質和鈣,還含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微量元素[3]。據研究報道,已從穿山甲分離得到了7種化合物,其中L-絲-L-酪環二肽和D-絲-L-酪環二肽,爲非對映立體異構體,系首次從天然產物中得到,並證明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3]穿山甲還含有18種微量元素,其水溶液中含有16種遊離氨基酸[3]

15.4.1 對化學成分的影響

(1)穿山甲炮製前後的化學成分基本相同,但炮製後L-絲-L-酪環二肽和D-絲-L-酪環二肽兩種成分的含量顯著增高,說明炮製藥物療效的增強具有一定的意義[3]

(2)以蛋白質爲指標,穿山甲炮製品煎煮液中的蛋白質含量均明顯高於生品[3]。這表明穿山甲炮製後不僅易於粉碎,且煎煮量及體外溶出量均明顯增加,因此穿山甲炮製後入藥是合理的[3]

(3)對穿山甲生品與不同炮製品的煎液分析,結果如下:總浸出物,總蛋白質和鈣的含量是醋淬品>砂炒品>生品[3]。因此認爲醋淬品質量爲最好,砂炒品次之,生品不應直接入藥[3]

15.4.2 工藝研究

(1)實驗研究表明,用爆花機炮製穿山甲飲片均勻,體積膨脹增大,質地更加酥脆,並提高了療效[3]炮製品煎液中水溶性浸出物明顯高於砂燙法,而重金屬含量卻不比砂燙法高[3]

(2)採用臥式炒藥機炮製穿山甲,利用中速轉動攪拌,鍋內溫度120℃左右,只需8~12分鐘,同樣能達到炮製品的質量要求[3]

(3)穿山甲炮製時的砂溫,有實驗認爲,以230℃~250℃爲好,在此溫度範圍內炮製穿山甲外觀性狀較好,水煎出率及蛋白質含量較高,但醋山甲蛋白質含量稍低於燙山甲[3]

15.5 貯存方法

乾燥容器內,密閉,置通風乾燥[3]

16 性味歸經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穿山甲味鹹,性微寒。歸肝、胃經

中藥大辭典》:穿山甲味鹹,性涼。入肝、胃經

名醫別錄》:"微寒。"

《藥性論》:"有大毒。"

滇南本草》:"性寒涼,味鹹。"

本草綱目》:"入厥陰陽明經。"

本草匯言》:"入足太陰厥陰經。"

17 穿山甲的功效與主治

穿山甲具有通經下乳,消腫排膿,搜風通絡的功效,治經閉,乳汁不下,癥瘕風痹強直疼痛,筋骨拘攣,癰腫初起,或膿成不潰:煎服,4.5~9g[3]

穿山甲外用可止血:用植物油炸黃研細末撒。癰疽已潰者忌服[3]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穿山甲具有活血消癥,通經下乳,消腫排膿,搜風通絡的功效。用於經閉癓瘕,乳汁不通,癰腫瘡毒,風溼痹痛,中風癱瘓麻木拘攣

中藥大辭典》:穿山甲具有消腫潰癰,搜風活絡,通經下乳的功效。治癰疽瘡種,風寒溼痹月經停閉,乳汁不通。外用止血

《中華本草》:穿山甲具有活血散結、通經下乳、消癰潰堅的功效。主血瘀經閉、症瘕、風溼痹痛、乳汁不下、癰腫、瘰癧

炮山甲擅於消腫排膿,搜風通絡,用於癰瘍腫毒,風溼痹[3]。如治癰毒初起,赤腫焮痛的仙方活命飲(《外科發揮》);治風溼痹痛,筋脈拘攣的透痙解攣湯(《類證治裁》)[3]

醋山甲通經下乳力強,用於經閉不通,乳汁不下[3]。如治經閉不通的穿山甲散(《婦科大全》)及產婦乳汁不下的湧泉散(《衛生寶鑑》);還可治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如復元活血湯(《醫學發明》)[3]

名醫別錄》:"主五邪驚啼悲傷,燒之作灰,以酒或水和方寸匕,療蟻瘻。"

陶弘景:"療瘡癩。"

《藥性論》:"治山瘴瘧惡瘡,燒敷之。"

日華子本草》:"治小兒驚邪,痔漏惡瘡、疥癬。"

滇南本草》:"治疥癩癰毒,破氣行血,胸膈膨脹逆氣,治膀胱疝氣疼痛。"

本草綱目》:"除痰瘧寒熱風痹強直疼痛通經脈,下乳汁,消癰腫,排膿血,通竅殺蟲。"

本草再新》:"搜風去溼,解熱敗毒。"

18 穿山甲的化學成分

穿山甲含1-絲氨酰-L-酪氨酰環二肽、D-絲氨酸-L-酪氨酰環二肽、膽甾醇、廿三酰丁胺、硬脂酸氨基酸[3]

穿山甲的鱗片含硬脂酸(stearic acid),膽甾醇(cholesterol),N-丁基-二十三(碳)酰胺(N-butyl tricosylamide),碳原子數爲26-29的兩個脂肪族酰胺,環(L-絲氨酰-L酪氨酰)二肽[cyclo(L-seryl-L-tyrosyl)]和環(D-絲氨酰-L-酪氨酰)-L-酪氨酰二肽[cyclo(D-seryl-L-tyrosyl)],又含鋅、鈉、鈦、鈣、鉛、硅、磷、鐵、錳、鉻、鎂、鎳、銅、鋇、硼、鋁、鉬、錫等18種元素。水溶液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蘇氨酸(threonine),絲氨酸( serine)穀氨酸(glutamic acid),甘氨酸(glycine),丙氨酸(alanine),半胱氨酸(cysteine),纈氨酸(valine),蛋氨酸(methionine),異亮氨酸(isoleucine),亮氨酸(leucine),酪氨酸(tyros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賴氨酸(lysine),精氨酸(arginine),脯氨酸(proline)等16種遊離氨基酸。還含揮發油和水溶性生物鹼等。(《中華本草》)

穿山甲主含蛋白質和鈣,還含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微量元素[3]。據研究報道,已從穿山甲分離得到了7種化合物,其中L-絲-L-酪環二肽和D-絲-L-酪環二肽,爲非對映立體異構體,系首次從天然產物中得到,並證明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3]穿山甲還含有18種微量元素,其水溶液中含有16種遊離氨基酸[3]

19 穿山甲的藥理作用

19.1 升高白細胞作用

據報道,穿山甲有升高白細胞作用[3]

19.2 降低血液粘度作用

1.對大白凝血時間的影響: 取大白鼠30只,體重300±20g,隨機分成2組,分別腹腔注射穿山甲水煎液(濃度10%)及等容量生理鹽水,1小時後,再次給藥。然後注射戊巴比妥鈉麻醉鼠尾取血,測定玻片、毛細管凝血時間及毛細管高度。本實驗結果表明,穿山甲片的水煎液有明顯延長大白凝血時間作用和降低大白血液粘度作用。(《中華本草》)

2.對小白鼠凝血時間的影響: 取小白鼠36只(18±2g),隨機等分爲3組,分別灌胃穿山甲水煎液及等量生理鹽水,3天后,眼眶靜脈叢取血,用毛細管法測定凝血時間。實驗結果表明,穿山中片的水煎液有明顯延長小白鼠凝血時間和降低小白鼠血液粘度作用。(《中華本草》)

19.3 抗炎作用

取小白鼠84只,隨機分組,灌胃穿山甲水煎液和生理鹽水,1周後,將小鼠左耳正反面塗以巴豆油液(內含巴豆油2%,無水乙醇20%,無水乙醚78%)使其發炎腫脹,4小時後,將小白鼠處死,迅速剪下兩耳,以直徑4mm的不鏽鋼圓沖沖下一圓面,精稱,左右耳之差即爲左耳實際腫脹重量,計算腫脹百分率,結果見表4。實驗結果表明穿山甲片的水提液、醇提液均有明顯的抗巴油油引起的小白鼠耳部炎症作用(P<0.01,P<0.05)。(《中華本草》)

19.4 對小白鼠常壓缺氧的耐受能力的影響

穿山甲片中的環二肽Ⅵ和Ⅶ能夠提高小白鼠常壓缺氧的耐受能力。(《中華本草》)

20 穿山甲的用法用量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5~10g,一般炮製後用。

中藥大辭典》:內服:煎湯,1.5~3錢;或入散劑。外用:研末撒或調敷。

《中華本草》:內服:煎湯,3~9g,或入散劑。外用:適量,研末撒或調敷。

21 使用禁忌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孕婦慎用。

中藥大辭典》:氣血不足,癰疽已潰者慎服。

本草經疏》:"癰疽已潰不宜服,痘瘡元氣不足不能起發者,不宜服。"

《中華本草》:氣血虛弱、癰疽已潰者及孕婦禁服

22 組方精選

22.1 治癰疽無頭

穿山甲豬牙皁角(去皮、弦)各一兩。共炙焦黃,爲末。每用一錢,熱酒調下。其瘡破,以冬瓜藤爲末敷,瘡幹即水調敷之,諸癤瘡皆可用。(《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22.2 治腫毒初起

穿山甲插入谷芒熱灰中,炮焦爲末二兩,入麝香少許。每服二錢半,溫酒下。(《仁齋直指方》)

22.3 治癰疽,託毒排膿,五毒附骨在臟腑裏,托出毒氣,止痛內消

蜂房一兩,穿山甲蛇蛻、油發(並燒帶生存性)各一分。上爲末。每服二錢,入乳香末半錢,暖酒調下。(《普濟方穿山甲散

22.4 治吹奶痛不可忍

穿山甲(炙黃)、木通各一兩,自然銅半兩(生用)。三味搗羅爲散。每服二錢,溫酒調下,不計時候。(《本草圖經》)

22.5 乳汁不通

穿山甲炮,研末,酒服方寸匕,日二服。(單驤·湧泉散

22.6 便毒便癰

穿山甲半兩,豬苓二錢。並以醋炙研末。酒服二錢。外用穿山甲末和麻油輕粉塗之。(《仁齋直指方》)

22.7 聤耳出膿

穿山甲燒存性,入麝香少許吹之。(《鮑氏小兒方》)

22.8 瘰癧潰壞

鯪鯉甲二十一片。燒研敷之。(《姚僧坦驗方》)

22.9 治蟻瘻瘡多而孔小

燒鱧鯉甲。豬膏和敷。(《補缺肘後方》)

22.10 氣痔膿血

穿山甲一兩(燒存性),肉豆扣仁三個。同爲末。米飲調二錢服。甚者加蝟皮一兩,燒入。中病即已,不必盡劑。(《本草衍義》)

22.11 喉癬

甲片五分(炙),白霜梅一個(炙),雄黃五分,枯礬一錢。上共研末。吹喉內。(《瘍科遺編》穿山甲散

22.12 中風,手足偏廢不舉

川山甲、紅海蛤(如棋子者)、川烏頭(大者,生用)各二兩。上爲末。每用半兩,搗烈蔥白汁,和成厚餅,約徑一寸半,貼在所患一邊腳中心,用舊帛裹緊縛定,於無風密室中椅子上坐,椅前用湯一盆,將貼藥腳於湯內浸,候汗出,即急去了藥,汗欲出,身麻木,得汗周遍爲妙。切宜避風,自然手足可舉,如病未盡除,候半月二十日以後,再依此法用一次。仍服治風補理藥。忌口遠欲以自養。(《三因方》趁痛膏)

22.13 但熱不寒

穿山甲一兩,幹棗十枚。上同燒灰留性,研爲細末。每服二錢,當發日,日未出時井水調下。(《楊氏家藏方》)

22.14 治痢,裏急後重

穿山甲,好蛤粉等分。上爲細末。每服一錢,好酒空心調服。(《普濟方》)

22.15 疝氣膀胱疼痛

穿山甲(炒)三錢,茴香子二錢。爲細末。每服二錢,滾水酒送下。(《滇南本草》)

22.16 治婦人陰頹,硬如卵狀

穿山甲五錢。以沙炒焦黃爲末。每服二錢,酒下。(《摘元方》)

22.17 治痘瘡變黑

穿山甲蛤粉炒。爲末。每服五分,入麝香少許,溫酒服。即發紅色。(《仁齋直指方》)

22.18 用於止血

穿山甲洗淨曬乾,用植物油炸成黃色(不宜過火),經日曬或自然揮發去油質,研成細末(越細越乾燥效果越好),分裝於瓶內,高壓滅菌,再入烤箱內乾燥即成。用時將出血處沾幹,迅速把止血粉均勻地撒在出血部位上(包括動脈出血),輕輕加壓包紮。一般能在1~5分鐘內完全止血。需縫合的傷口,把多餘的止血粉消毒鹽水輕輕衝出後即可縫合(經動物實驗證明,穿山甲粉縫於組織內完全可以吸收)。用於疝修補、闌尾切除、胃次全切除、骨瘤脊椎骨折鋼板固定、截肢等37例手術,有36例獲得滿意的止血效果,只有1例直腸息肉摘除後因不好壓迫而效果不佳。(《中藥大辭典》)

23 各家論述

本草綱目》:"穿山甲古方鮮用,近世風瘧瘡科通經下乳,用爲要藥,蓋此物能竄經絡達於病所故也。諺曰:穿山甲王不留,婦人食了乳長流,亦言其迅速也。李仲南言其性專行散,中病即止,不可過服。又按《德生堂經驗方》雲:凡風溼冷痹之證,因水溼所致,渾身上下,強直不能屈伸,痛不可忍者,於五積散穿山甲七片,炮熟,同全蠍炒十一個,蔥、姜同水煎,入無灰酒一匙,熱服取汗,避風。"

醫學衷中參西錄》:"穿山甲,味淡性平,氣腥而竄,其走竄之性,無微不至,故能宣通臟腑,貫徹經絡,透達關竅,凡血凝血聚爲病,皆能開之。以治疔癰,放膽用之,立見功效。並能治癥瘕積物,周身麻痹,二便祕塞,心腹疼痛。若但知其長於治瘡,而忘其他長,猶淺之乎視山甲也。疔瘡初起未成膿者,餘恆用山甲、皁刺各四錢,花粉知母各六錢、乳香沒藥各三錢,全蜈蚣三條。以治橫痃,亦極效驗。其已有膿而紅腫者,服之紅腫即消,膿亦易出。至癥瘕積聚疼痛麻痹,二便閉塞諸證,用藥治不效者,皆可加山甲作嚮導。"

名醫別錄》:主五邪驚啼悲傷,燒之作灰, 以酒或水和方寸匕,療蟻瘻。

陶弘景:療瘡癩。

《藥性論》:治山瘴瘧惡瘡,燒敷之。

日華子本草》:治小兒驚邪,痔漏惡瘡、疥癬。

滇南本草》:治疥癩癰毒,破氣行血,胸膈膨脹逆氣,治膀胱疝氣疼痛

本草綱目》:除痰瘧寒熱風痹強直疼痛通經脈,下乳汁,消癰腫,排膿血,通竅殺蟲

本草再新》:搜風去溼,解熱敗毒。

24 穿山的甲藥典標準

24.1 品名

穿山甲

Chuanshanjia

MANIS  SQUAMA

24.2 來源

本品爲鯪鯉科動物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 Linnaeus的鱗甲。收集鱗甲,洗淨,曬乾

24.3 性狀

本品呈扇面形、三角形、菱形或盾形的扁平片狀或半摺合狀,中間較厚,邊緣較薄,大小不一,長寬各爲0.7~5cm。外表面黑褐色或黃褐色,有光澤,寬端有數十條排列整齊的縱紋及數條橫線紋;窄端光滑。內表面色較淺,中部有一條明顯突起的弓形橫向棱線,其下方有數條與棱線相平行的細紋。角質,半透明,堅韌而有彈性,不易折斷。氣微腥,味淡。

24.4 鑑別

(1)本品粉末灰色或淡灰褐色。不規則碎塊大小不等,大多呈柴片狀,邊緣不整齊,層疊狀,淡灰白色至深灰色。表面不整齊,有的表面布有灰棕色色素顆粒,有的可見同方向交錯排列的細長梭形紋理,有長梭形小孔

(2)取本品粗粉1g,加三氯甲烷60ml,加熱迴流4 小時,放冷,濾過,濾液蒸乾,殘渣三氯甲烷1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穿山甲照藥材1g,同法制成對照藥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苯-丙酮(20:1)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醋酐-硫酸(9:1)混合溶液,在80℃加熱數分鐘,分別置日光和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分別顯相同顏色的斑點或熒光斑點。

24.5 檢查

24.5.1 雜質

不得過4% (附錄Ⅸ A)。

24.5.2 灰分

不得過3.0%(附錄Ⅸ K)。

24.6 穿山甲飲片

24.6.1 炮製

24.6.1.1 穿山甲

除去雜質,洗淨,乾燥

24.6.1.1.1 鑑別、檢查

藥材

24.6.1.2 炮山甲

取淨穿山甲大小分開,照燙法(附錄Ⅱ D)用砂燙至鼓起,用時搗碎。

全體膨脹呈捲曲狀,黃色,質酥脆,易碎。

24.6.1.2.1 鑑別

(2)  同藥材

24.6.1.2.2 檢查

藥材

24.6.1.3 醋山甲

取淨穿山甲大小分開,按上法燙至鼓起,醋淬,取出,乾燥。用時搗碎。

每100kg穿山甲 ,用醋30kg。

本品形同炮山甲。金黃色。有醋香氣。

24.6.1.3.1 鑑別

(2)  同藥材

24.6.1.3.2 檢查

藥材

24.6.2 性味歸經

鹹,微寒。歸肝、胃經

24.6.3 功能與主治

活血消癥,通經下乳,消腫排膿,搜風通絡。用於經閉癓瘕,乳汁不通,癰腫瘡毒,風溼痹痛,中風癱瘓麻木拘攣

24.6.4 用法與用量

5~10g,一般炮製後用。

24.6.5 注意

孕婦慎用。

24.6.6 貯藏

乾燥處。

24.7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25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2. ^ [2] 龔千鋒主編.中藥炮製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3:149-150.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340.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