顳骨骨折

疾病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niè gǔ gǔ shé

2 概述

顱骨骨折發生於顱底部,1/3的顱底骨折侵入顳骨巖部。依其骨折線分爲縱行駛骨折、橫行骨折及巖尖骨折三類。縱行骨折最多見,橫行骨折居第二位,巖尖骨折最少見。縱行駛骨折預後較好。三類骨折同時出現。

3 臨牀表現

(一)縱行骨折:多由於顳部或頂部受到撞擊所致。骨折線與巖部長軸平行,常自顳骨鱗部沿外耳道骨部的後上壁,經鼓室蓋在迷路前方,於膝狀神經節的前上部,順頸內動脈管到顱中窩底的棘孔或破裂孔。骨折線不貫穿骨迷路,故對內耳損傷機會較少,主要對中耳損害,常有聽小骨脫位骨折。鼓室損傷鼓膜未破時,鼓室內積血,鼓膜呈蘭色,唾液中可帶血。鼓膜破裂時,有血液自外道流出,如腦膜破裂,則有腦脊液耳漏。長期腦脊液耳漏可引起腦膜炎。中耳損傷時可出現傳音性耳聾。少數累及面神經,可出現面癱及舌前2/3味覺喪失。面癱多爲暫時性。

(二)橫行骨折:主要由於枕部受到暴力所致。骨折線與巖骨長軸垂直,由顱底後窩橫過巖錐到顱中窩,多從枕骨大孔或頸靜脈窩,橫過內耳道和迷路到顱中窩的破裂孔或棘孔區。內耳損傷重,耳蝸半規管內常有出血,迷路受損時有較重的眩暈噁心嘔吐檢查可有傾倒及自發性眼球震顫,可持續數週,待對側代償後症狀消失。前庭功能檢查,患側功能喪失,聽力感音性耳聾。傷及中耳者較少,偶有迷路損傷同時中耳內壁也被震裂,導致蝸窗膜破裂,鼓室積血,約有半數併發面癱,且爲永久性癱瘓

(三)巖尖骨折:很少見,可損傷及Ⅱ、Ⅲ、Ⅳ、Ⅴ、Ⅵ等顱神經發生弱視上瞼下垂瞼裂變小,瞳孔擴大、複視斜視眼球運動受限等眼部症狀,或有三叉神經痛症狀,如損傷頸內動脈發生出血,多來不及搶救而死亡。

故凡頭顱外傷後有聽力損失、鼓膜破裂或鼓室積血、或有眩暈、或有面癱者皆爲中耳及內耳受損所致,即可診斷顳骨骨折X線攝片可顯示骨折線。橫行骨折較易顯示,X線未發現骨折時,仍不能排除顳骨骨折

4 治療

顳骨骨折主要由於顱腦損傷引起,如創傷嚴重應與神經外科協作處理。首先應保持呼吸道通暢、止血、防止休克,觀察腦組織損傷症狀生命體徵變化等,及時處理,預防繼發感染。如病人情況許可,應作詳細檢查,包括頭顱X線拍片,神經系統檢查等。局部治療應在無菌條件下,清除外耳道的耵聹,積血及污物等。鼓膜損傷時,保持外耳清潔乾燥,忌滴藥或沖洗,以防中耳感染。如有腦脊液耳漏,應保持外耳無菌,不可填塞外耳道,全身應用足量廣譜抗生素,多數可自愈。長期不愈的腦脊液耳漏,於病情好轉後行腦膜修補術。如有外耳出血不止,應考慮顱內大血管損傷,需請神經外科處理,不宜填塞外耳道。如遺有鼓膜穿孔聽小骨損傷者,可行鼓膜修補或鼓室成形術以改善聽力。如合併中耳炎中耳炎治療。如有面神經麻痹不能恢復者,可待病人情況許可時施行面神經減壓術修復術治療。有前庭症狀者可靜臥並給予鎮靜劑。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