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銅藍蛋白

化驗及醫學檢查 體液和排泄物檢查 尿液檢查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niào tóng lán dàn bái

2 英文參考

Urinary ceruloplasmin

3 概述

Cp是一種含銅的糖蛋白,電泳位於α12球蛋白之間,一般將其歸入α1球蛋白區。1分子Cp可和8個銅原子結合,呈藍色,故稱銅藍蛋白。由肝臟合成,一部分自膽管排泄,尿中含量甚微。Cp分子末端唾液酸多肽連接,具有遺傳基因的多形性。

4 尿銅藍蛋白醫學檢查

4.1 檢查名稱

尿銅藍蛋白

4.2 分類

體液排泄檢查 > 尿液檢查

4.3 化驗取材

尿液

4.4 尿銅藍蛋白的測定原理

以聯大茴香胺二鹽酸鹽作爲基質,此基質在CP催化下,轉化爲淡黃棕色的反應產物,加酸停止酶活性,並且形成紫紅色溶液。根據顏色深淺確定其CP活力。

4.5 試劑

(1)醋酸緩衝液(pH5,離子強度0.1):精確稱取醋酸鈉(含三分子結晶水)13.608g溶於蒸餾水並按常規轉入1L容量瓶中,使量瓶中液體約爲990ml,加入冰醋酸2.6ml,使用pH計,用0.1mol/L氫氧化鈉冰醋酸校正pH至5,然後蒸餾水至1000ml,4℃下保存

(2)9.0mol/L的硫酸:取濃硫酸與等體積蒸餾水混合而成。

(3)聯大茴香胺二鹽酸鹽基質液(7.88mmol/L)精確稱取聯大茴香胺二鹽酸鹽250mg置於100ml容量瓶中,以蒸餾水溶解並加至刻度,貯存於棕色瓶中在4℃下保存

4.6 操作方法

尿液(稀釋後)0.5ml及醋酸緩衝液0.75ml分別加入2支試管中,一管註明5min,另一管註明15min,置於37℃水浴中5min使溫度平衡,各管加入基質液0.2ml(事先亦放於30℃水浴中使溫度平衡),立即開始記時,在準確5min時,加2ml9mol/L硫酸於5min管並立即混勻,在標準15min時,加2ml 9mol/L硫酸於15min管,亦立即混勻,用1cm厚的比色皿以蒸餾水校正零點,在540nm波長下,分別測量其吸光度。

4.7 正常值

0.006~0.040mg/24h(均值爲0.056mg/24h)

4.8 化驗結果臨牀意義

(1)尿液CP水平升高:Cp具有氧化酶的活性,能催化Fe2氧化爲Fe2可防止脂質過氧化物和自由基的生成,在有些病理情況下具有重要意義。升高常見於急性及慢性炎症疾病如病毒細菌寄生蟲等各種感染,以及風溼病類風溼性關節炎等,惡性腫瘤再生障礙性貧血心肌梗死,手術後等;膽管排泄銅受阻如膽汁肝硬變神經精神系統疾病(急性精神分裂症、震顫性譫妄毛細血管擴張性運動失調等);膽管阻塞如膽結石症及腫瘤等。

由於Cp-水平升高慢於其他糖蛋白如C反應蛋白等,故將其分類於亞急性時相反應物組。

(2)尿液Cp降低:可見於腎病綜合徵(丟失過多)、惡性營養不良吸收不良、失蛋白胃腸病、多發性硬化症、嚴重貧血、急性肝炎等。

(3)用於肝硬變肝癌的鑑別診斷:原發性肝癌大部分病例Cp明顯升高,肝硬變患者大部分在參考值內,僅小部分高於參考上限。

(4)肝豆狀核變性的診斷:肝豆狀核變性是一種銅代謝疾病,因遺傳缺陷,使Cp合成代謝能力降低,導致過量的銅沉積於組織中,特別是肝、腎、腦、角膜等處。血中Cp明顯降低。

4.9 附註

新鮮尿液離心後,調pH至7.0,進行分析。如放置-20℃條件下,可保存1年。

(1)血清Cp水平的生理變化:文獻報道在個體發育過程中,血清Cp含量有所改變,妊娠4周半胎兒開始合成,有些至11周半尚不能合成Cp,差異甚大,故早期胎兒血中Cp含量差別非常懸珠,有的胎兒6周半時血清Cp約爲4mg/L,有些9周半至26周水平自<2mg/L至高達35mg/L,從27周至足月期的血清Cp含量爲46~155mg/L。

出生後初期濃度很低,主要因母子間的雌激素轉移中斷,不能刺激新生兒體內Cp的合成,以後緩慢上升,在一週歲前達到成人水平。

健康成人血清Cp水平種族差異十分顯著,表現爲美洲印第安人>白種人>東方人。

孕婦在妊娠第三個月時,血清Cp開始升高,爾後繼續上升,血清銅也逐漸升高,二者的峯值可爲正常的2~3倍。孕期中若血清Cp突然上升,提示即將分娩流產,如突然下降,可能與胎兒死亡有關。

在運動員經高強度訓練後,血清中含量升高。

(2)藥物影響:雌激素與含此類激素避孕藥物、酰胺咪嗪、美沙酮、苯巴比妥、苯妥英三苯氧胺藥物可使血清Cp水平升高;而天門胺酶可使其降低。

4.10 相關疾病

類風溼性關節炎再生障礙性貧血精神分裂症譫妄腎病綜合徵多發性硬化原發性肝癌肝豆狀核變性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