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腸造口術

手術 普通外科手術 結腸造口術 結腸手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máng cháng zào kǒu shù

2 英文參考

cecostomy

3 手術名稱

盲腸造口術

5 分類

普通外科/結腸手術/結腸造口術

6 ICD編碼

46.1001

7 概述

盲腸造口有盲腸插管造口(插蕈狀導尿管)及經皮膚切開盲腸造口兩種。後者不需沖洗,護理簡單,且可立即減壓,優於前者。

8 結腸相關解剖

結腸長約1.5m,約爲小腸的1/4。結腸外觀上有4個特徵,易與小腸鑑別:①結腸帶:是結腸壁縱肌層集聚而成的3條縱帶,自盲腸端至乙狀結腸直腸交界處;②結腸袋:因結腸帶較短而結腸較長,引起腸壁皺縮成囊狀;③脂肪垂(腸脂垂):是結腸的髒層腹膜脂肪組織集聚而成,沿結腸分佈最多,在近端結腸較扁平,在乙狀結腸則多呈帶蒂狀;④腸腔較大,腸壁較薄(圖1.7.3.1-0-1)。結腸分爲盲腸、升結腸、橫結腸及乙狀結腸等。結腸功能主要是吸收水分和儲存糞便(圖1.7.3.1-0-2)。吸收作用以右半結腸爲主,因其內容物爲液體、半液體及軟塊樣,故主要吸收水分、無機鹽、氣體、少量的糖和其他水溶性物質,但不能吸收蛋白質脂肪。若右半結腸蠕動降低,則加強吸收能力;橫結腸內若有硬的糞塊,常導致便祕。左半結腸的內容物爲軟塊、半軟塊或固體樣,故僅能吸收少量的水分、鹽和糖。若左半結腸蠕動增強,則降低吸收能力,常有腹瀉或稀便。結腸黏膜僅能分泌黏液,使黏膜潤滑,以利糞便通過。切除結腸後,吸收水分功能逐漸由迴腸所代替,故主要對切除結腸的任何部分,甚至全部,也不致造成永久性代謝障礙。

盲腸位於右髂窩,爲升結腸的起始部,與迴腸末端相接,在其後下端有盲管狀的闌尾迴腸突入盲腸處的黏膜折成脣狀爲迴盲瓣,它具有括約肌作用,可防止腸內容物反流。盲腸全被腹膜所覆蓋,故有一定的活動性。若活動範圍過大,可形成移動性盲腸,並可發生扭轉,也可進入疝囊中。升結腸盲腸的延續,上至肝右葉的下方,向左彎成結腸肝曲,其移行於橫結腸。升結腸前面及兩側有腹膜覆蓋,位置比較固定。但後面以蜂窩組織與腹後壁自右腎和輸尿管相隔。結腸肝曲內側稍上方有十二指腸降部,在右半結腸切除時,切勿損傷十二指腸,特別是有粘連時更應注意。橫結腸結腸肝曲開始,向左在脾下極變成銳角,形成結腸脾曲,向下連接降結腸。橫結腸全被腹膜所包裹,並形成橫結腸系膜,同時藉此系膜連於腹後壁。結腸脾曲的位置較高,上方與胰尾及脾相接近,在結腸切除時須注意對胰、脾的保護。同樣,在脾破裂出血及巨脾切除時,也應隨時防止結腸脾曲的損傷。降結腸結腸脾曲開始,向下至左髂嵴處與乙狀結腸相接。降結腸與升結腸大致相同,只在前面和兩側被以腹膜。由於升、降結腸的後面均在腹膜之外,故在腹膜後有血腫存在時,須遊離結腸探查其腹膜外部分,以免遺漏造成嚴重後果。乙狀結腸起自左髂嵴,至第3骶椎上緣連於直腸。乙狀結腸的系膜比較長,故活動性較大,可能成爲腸扭轉的誘因之一。

右半結腸血液供應(圖1.7.3.1-0-3)來自腸繫膜動脈分出的結腸動脈的右側支、結腸動脈和回結腸動脈。約25%病人無結腸動脈,而由結腸動脈的一支代替,有的病人有兩條結腸動脈。橫結腸血液供應來自腸繫膜動脈結腸動脈。左半結腸血液來自腸繫膜動脈分出的結腸動脈和乙狀結腸動脈靜脈動脈伴行,最終注入門靜脈。有的結腸動脈結腸動脈之間無吻合,也很少有邊緣動脈,此處稱Roilan點,手術時應加注意淋巴管也與血管伴行,經過腸繫膜上、下動脈根部淋巴管至腹主動脈淋巴結,最後注入胸導管。因此,在根治結腸癌時,須將該部結腸動脈所供應的整段腸管及其系膜全部切除。

9 適應

盲腸造口術適用於:

1.急性腸梗阻(特別是升結腸癌和橫結腸癌所致腸梗阻),情況差,並伴有心、肺、肝、腎功能不全,不能一期切除,或不能耐受其他經腹減壓手術的結腸梗阻者,可行暫時性盲腸造口術

2.在橫結腸吻合術中,若吻合欠滿意,可同時做盲腸造口,短期減壓,以保證吻合口癒合。

3.腹部X線平片見盲腸異常擴張,若>13cm直徑者,應立即行盲腸造口術。以防穿孔

10 禁忌症

由於盲腸造口術的減壓效果不佳,有些作者認爲凡可選作其他結腸造口術或內轉流者,均不宜做盲腸造口術

但近年來法國作者Perrier報道盲腸插管造口113例癌腫所致的結腸梗阻仍有好的減壓效果,無死亡。其優點:①盲腸靠近右下腹部,手術尋找容易,可用局麻及小切口完成手術,因此手術病死率低,併發症少,適合急診手術。②盲腸造口術不影響以後左結腸癌病變的切除。③盲腸造口術最適宜盲腸穿孔者,因可直接行穿孔盲腸拖出外置引流。④可以立即將脹氣的盲腸引流減壓。⑤在第二期腫瘤切除手術,留下盲腸造口可以保護吻合口,因可預防腹脹。⑥插管後造口可自行封閉,佔88.4%。但也有以下缺點:①固體糞便或糞渣不易排出,因此減壓有時不夠完全,半固體糞渣仍可停留在盲腸近端,這將影響以後切除手術。②由於要經常沖洗導管,增加護理工作量。③Perrier報道早期併發症佔18.6%,如內臟突出,脫垂及感染等。造口封閉後也有34%併發症,如腹部感染內臟突出、瘻及狹窄等。

11 術前準備

1.結腸急性梗阻者,應及時糾正失水和電解質紊亂,並做胃腸道持續抽吸減壓,必要時輸血白蛋白

2.如病情允許,應口服抗生素,以減少腸道細菌,有利於防止感染

12 麻醉體位

硬膜外麻醉或局部浸潤麻醉。一般採用平臥位

13 手術步驟

1.右下腹部斜切口,進腹後,提出膨脹盲腸,周圍用鹽水紗布保護。用不吸收線在盲腸結腸帶處做兩個同心荷包縫合,彼此相距1cm。在荷包縫合中央做一小切口(圖1.7.3.1-1)。

2.從切口插入雙導管吸引管,吸出腸內容物(圖1.7.3.1-2)。

3.取出吸引管,插入一蕈狀導管,結紮第1荷包縫線,剪去線尾(圖1.7.3.1-3)。

4.結紮第2荷包縫合線,使盲腸壁內翻。再將線尾穿過腹膜後打結,使盲腸壁固定於腹膜上。造口管從腹壁切口或右下腹另一戳口引出(圖1.7.3.1-4)。

5.逐層縫合腹壁切口,並將造口管固定於皮膚上(圖1.7.3.1-5)。

6.如估計用上述方法不能滿意地解除梗阻,準備術後切開盲腸減壓時,可將腹壁切口的壁層腹膜皮膚的真皮層行間斷縫合(圖1.7.3.1-6)。最後,將盲腸的漿肌層與壁層腹膜縫合,以此縫線結紮凡士林紗布條(圖1.7.3.1-7)。最後用凡士林紗布覆蓋。

14 中注意要點

1.應嚴格注意無菌操作,否則將引起難以控制的腹壁感染,甚至危及生命

2.所有縫線不應穿入腸腔內,特別是穿過膨脹盲腸的縫線要特別細心,否則將發生漏液或破裂,後果嚴重。

15 術後處理

盲腸造口術術後做如下處理:

1.造口管接於牀旁引流瓶。術後24h內,可每4h用鹽水沖洗引流管,以保證管腔通暢。

2.造口管可於術後1~2周拔除。創口如有糞便流出,須更換敷料。如結腸梗阻已解除,則瘻口可自行癒合。

3.需要切開盲腸盲腸造口,可於術後3d將蕈狀導管拔除,沿結腸帶擴大造口,將其開放。每8~12h用溫鹽水洗腸1次,以便儘快解除梗阻。梗阻解除後,盲腸需要手術閉合

16 併發症

1.腹壁切口感染;多因腸腔漏液所致,因此手術時應小心操作,特別是縫合膨脹的盲腸要細心。

2.糞便沿橡皮管溢出,多發生在術後4~8d,可將導管拔出或在皮膚平面剪斷導管,其尖端可由肛門排出。拔管後,造口多能自行癒合。如手術時已將盲腸壁與皮膚縫合,則須以後另做手術,使造口閉合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