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定向顱內血腫清除術

手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3 分類

神經外科/立體定向手術

4 ICD編碼

01.3911

5 概述

高血壓動脈硬化引起的腦出血,許多年來仍有爭論的問題是外科手術的適應證與禁忌證、手術的時機與手術方法。深昏迷丘腦出血腦幹出血術後死亡率可高達60%~80%。但對這些危重病人若能早期手術,不但可挽救病人生命,而且腦功能還可得到一定的改善,常規開顱手術清除血腫並無技術性困難,但危重病人由於手術危險大,許多病人的家屬不願意接受手術,還有許多醫師認爲深昏迷狀態是手術禁忌證。多年來人們試圖尋找用簡單方法在不加重病情的情況下來清除血腫,例如用穿刺抽血或與之相似的碎化吸引方法等,但由於在卒中發作後的短時間內約80%的血腫即成凝血塊,用鑽孔穿刺抽血是很少成功的,故尋找創傷較小的手術清除腦內血腫引起人們的廣泛探索。CT掃描的發展使神經外科揭開了用立體定向技術清除腦內血腫的可能,1978年Backlund和Vonholst提出一種新設計的立體定向血腫排出器,併成功地爲腦出血病人做了血腫清除手術(圖4.10.6-1)。Higgins(1980、1982)、陳犧光等(1990)、張延慶等(1998)又對這種方法作了改進,使這種技術得到廣泛使用。劉宗惠等(1999)報告用CT引導立體定向清除高血壓腦內血腫208例,手術死亡率降至8.7%。

6 適應

立體定向腦內血腫清除術適用於:

1.大腦半球內各部位的血腫小腦腦幹血腫,都適合行定向手術清除。

2.有腦內血腫的高齡病人和心肺復甦穩定後的危重病人也可行此手術。

3.在腦疝晚期,迅速清除血腫的急救時,可使用此法。

7 禁忌症

1.年齡過大,各臟器功能衰竭,或已處於腦死亡者。

2.家屬或病人不願接受手術者。

3.心、肺功能衰竭,可能在手術過程中呼吸、心跳停止者。

8 術前準備

1.迅速行CT掃描確定顱內血腫的部位、大小、範圍,並計算血腫量。

2.對呼吸道梗阻者,可先行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改善呼吸功能

3.按一般開顱手術做常規準備。

9 麻醉體位

一般採用局部麻醉,必要時加用鎮痛劑。大腦半球血腫仰臥位,頭部抬高10°,清醒病人也可坐位安裝定向儀框架。

10 手術步驟

10.1 1.安裝定向儀框架

將病人頭部放在枕託上,用龍膽紫標記出矢狀中線及冠狀縫。定向儀框架上的兩個固定耳塞棒等距離抵達病人外耳道,同時一人固定定向儀,使框架保持在水平及正中位,防止偏斜;然後將4個金屬尖釘分別呈對角位按放在兩側前額與枕部頭皮處。用0.5%普魯卡因溶液行局部浸潤麻醉後將尖釘刺入頭皮,深達骨膜,再用電鑽把尖釘送入顱骨板障後,電鑽就自動停止。以尼龍尖棒或碳纖維尖棒替換出金屬釘到板障孔內,並借螺旋外套將其擰緊固定。證實框架位置正確和牢固後,取出耳塞棒,無菌巾包裹定向儀框架去CT室進行術前定位掃描。

10.2 2.腦CT掃描

病人平臥於檢查臺上,頭帶框架安放在CT牀端的結合器上。該結合器有三個磁吸帽與框架可耦合吸附牢固,保證CT掃描時位置正確和不移動。腦出血病人一般行平掃即可看清血腫的位置和大小,勿需增強掃描。按定向手術所需的靶點層面洗出放大的CT片1或2張備用。

10.3 3.確定立體定向手術靶點

把所需CT片放在特製的計算盤上,選擇好排出血腫的靶點,一般取血腫中心點後1/3處爲靶點,記錄下X、Y、Z三維座標系數。

10.4 4.血腫量計算

利用CT掃描計算機可直接測出血腫體積,即將每個層面血腫面積×層厚度,再將每個層面血腫體積相加就是血腫總量。也可以把CT片的血腫體積轉換X線片上,用特製的計算盤換算而得,但重要的是所取CT片層面必須與顱基底線平面相平行,即CT掃描與立體定向框架標誌線在同一平面,這樣才能得到準確係數。

10.5 5.頭皮切口顱骨鑽孔

病人取仰臥位,頭戴立體定向框架置於手術檯的枕託上,在矢狀線旁兩側3cm的冠狀縫處各畫一入顱標線,用顱骨螺旋鑽(直徑4mm)鑽孔,尖針刺破硬腦膜,手術對側也用一細(直徑4mm)螺旋鑽鑽一骨孔,爲腦室持續引流用。

10.6 6.安裝立體定向儀導向裝置

根據所得的立體定向靶點三維繫數,依次將Y、Z、X係數對位,安裝好側環杆和弧形弓。調整弧形弓的角度,把導向器主杆對準血腫顱骨鑽孔處,先送入細穿刺針試抽,如爲液體性血腫則可緩慢抽出血腫量的3/4,更換內徑2mm的硅膠管到達靶點後固定,用含凝血酶鹽水反覆沖洗血腫腔,待液體清亮後爲止。如穿刺證明血腫凝血塊時,從導向器置入一個外徑4mm、長17mm的血腫碎化器,其外面是尖端有側孔的套管針,內有一個螺旋軸;套管針末端連接負壓吸引瓶,旋轉套管內的螺旋軸,就可把凝血塊粉碎後吸出。也可用Higgin改良的排空器,即套管針的側孔改在尖端,把螺旋軸縮短1.5mm,套管針內放兩個管,一個螺旋軸,一個沖洗管,其餘部分相同(圖4.10.6-1)。操作時,螺旋軸旋轉速度控制在100轉/min,兩個大氣壓吸引力,血腫排出量控制在每分鐘2~4ml。血腫回收到吸引瓶內,瓶上有刻度可計算排除量,一般排除量應比估計量少3~5ml。血腫清除後應觀察10~15min,再無新鮮出血時出血腫排空器,留下帶套囊的引流管然後在手術對側把一引流管送入側腦室前角,待腦脊液流出後接腦壓監護儀,觀察記錄顱內壓。

10.7 7.縫合

用縫合線固定引流管,逐層縫合頭皮,取下立體定向儀框架,無菌包紮,手術完成。

11 中注意要點

安裝立體定向儀框架應與頭部矢狀線對準,框架基底平面要與顱基底線平行,這樣就可保證在CT掃描時腦內靶點與框架標誌位置準確。選擇理想的CT掃描層面做靶點的標準片,精確測出X、Y、Z三維座標系數,選好排除血腫靶點。安裝定向儀時要反覆校對各系數,及其在框架和定位弧形弓上的位置。行血腫排空時一定要掌握好螺旋轉速、負壓吸力大小及每分鐘血腫排出量,嚴防吸力過大或轉速過快,排出量要精確計算以詳知血腫內情況及決定注入壓迫水囊的容量。血腫排空後必須嚴密觀察10~15min,無新鮮出血時方可拔出排空器。

12 術後處理

1.血腫腔內水囊壓迫控制在一定壓力至3~4天,根據情況每日放出囊內生理鹽水3~4ml,待囊內鹽水已排淨,從引流管排出液體已無血色時可拔除血腫引流管,一旦發生出血立刻做CT掃描複查。

2.術後次日常規行CT複查,瞭解血腫腔內殘留血腫量及腦室復位和腦水腫等情況,必要時3~5天再複查一次。

3.若發現在血腫腔內積血量仍多於10ml時,可從引流管內注入尿激酶凝血塊,一般1萬~5萬U溶於等滲鹽水3~4ml,注入血腫腔內夾閉引流管,2h後放引流管尿激酶注入每日1~2次,一般2~3天可凝血塊全部溶解,平穩後拔除引流管

13 併發症

術後再出血約佔2%~5%,行CT掃描動態觀察,一旦發現新的血腫形成,應再次行立體定向清除血腫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