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熱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jī kǒng kěn yǎ rè

2 英文參考

Chikungunya fever

基孔肯雅熱(Chikungunya fever),又譯爲契昆根亞熱或屈公熱,是由伊蚊叮咬傳播的、以發熱、皮疹及劇烈關節疼痛爲主要特徵的病毒性疾病。該病於1952年被發現,主要流行於東南亞和非洲地區。臨牀症狀登革熱類似,容易誤診。雖然病死率很低,但在蚊媒密度較高地區易形成大規模暴發和流行。

我國曾於80年代報道在雲南人羣中發現存在基孔肯雅病毒感染,近期檢疫部門又在赴斯里蘭卡務工回國人員中檢出輸入性病例。2010年東莞爆發基孔肯雅病,截止10月1日已發現91例基孔肯雅熱疑似病例。

3 病原學

基孔肯雅病毒

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 CHIK-V),屬於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屬,爲正鏈RNA病毒,不耐酸、不耐熱,58℃以上即可滅活,70%乙醇、1%次氯酸鈉、脂溶劑過氧乙酸消毒劑及紫外照射均可殺滅病毒

1952年首次在坦桑尼亞發現本病流行,1953年分離基孔肯雅病毒。“基孔肯雅”這個名稱音譯自坦桑尼亞的Swahili土語,形容病人因關節疼痛而彎曲的特徵體態。

4 流行病學特徵

4.1 宿主動物與傳播媒介

基孔肯雅病毒自然宿主有人和靈長類動物,主要傳播媒介有埃及伊蚊、白紋伊蚊、非洲伊蚊和帶叉-泰氏伊蚊。不同蚊種在傳播中的重要性不同。埃及伊蚊爲家棲蚊種,主要孳生在居室內或周邊較爲潔淨的容器積水中,一般在白天叮咬人,日出後2小時和日落前2小時內爲其活動高峯,與人關係密切,是傳播基孔肯雅病毒能力最強的蚊種。白紋伊蚊分佈較爲廣泛,是引起近期印度洋島嶼基孔肯雅流行的主要媒介。非洲伊蚊和帶叉-泰氏伊蚊均爲非洲野棲樹冠蚊種,在叢林型疫源地病毒循環中起重要作用

基孔肯雅的流行分爲城市型和叢林型。在城市型疫源地中,病人和隱性感染者爲主要傳染源病毒主要以人-蚊-人的方式循環,其流行以不定期出現的暴發爲主;在叢林型疫源地中,受感染的靈長類和其他野生動物是主要傳染源病毒主要以靈長類-蚊-靈長類的方式循環,其病毒流行可長期循環存在。

人通過被帶毒的伊蚊叮咬而感染,無直接人傳人的報道。伊蚊在叮咬有病毒血癥的人或動物後,病毒在蚊蟲體內繁殖併到達唾液腺內增殖,經8~12天的外潛伏期再傳病毒病毒在蚊體內存活時間較長,甚至終生具有傳染性。蚊蟲在吸血時,如受到干擾更換宿主,可立即機械傳播病毒

4.2 傳染

人在發病後2~5天內可產生高滴度病毒血癥,傳染性較強,可引起媒介伊蚊的感染,從而傳播該病。本病和登革熱相同,有大量的隱性感染者,可作爲病毒傳染源

4.3 人羣易感性

各年齡組和不同性別人羣均可感染兒童感染症狀一般比成人輕。人羣感染病毒後可獲得一定的免疫力,但一段時間後抗體滴度下降。

基孔肯雅熱的世界分佈

4.4 地理分佈

基孔肯雅熱分佈與媒介伊蚊的分佈相關基孔肯雅熱主要在非洲亞撒哈拉地區、東南亞地區、印度、斯里蘭卡及西太平洋地區的熱帶或亞熱帶國家呈地方性流行。病原學證據表明,東南亞的基孔肯雅流行是由非洲傳入的。

世界衛生組織(WHO)報道,近年來非洲和東南亞地區常發生基孔肯雅熱的流行和暴發。2006年,印度洋島嶼國家馬爾代夫、毛里求斯、馬達加斯加、塞舌爾和法屬留尼旺島以及印度沿海地區報告基孔肯雅熱暴發。其中,法屬留尼旺島的發病數高達27萬,接近當地人口的40%;印度當年報告的疑似病例超過139萬,部分地區的發病率超過45%。而法國和美國等非流行國家不斷髮現輸入性病例。

4.5 發病季節特點

基孔肯雅熱一般發生在雨季伊蚊孳生的季節。

對非洲疫情的分析發現,基孔肯雅熱的流行高峯一般呈循環性出現,經常間歇3~4年或更長時間後又反覆發生疫情,這種情況可能與自然宿主靈長類動物間的病毒傳播及動物的免疫狀況有關。

5 主要臨牀表現

基孔肯雅熱引起的皮疹

基孔肯雅熱的典型症狀

潛伏期一般爲2~4天,也可長達7至12天。

主要症狀有突然發熱寒戰、軀幹部皮疹、嚴重關節痛和頭痛等,可伴有噁心嘔吐畏光結膜充血腹痛出血症狀發熱、皮疹等急性症狀一般持續5至7天。關節痛多爲多關節和遊走性的,主要侵犯手腕、腳踝、腳趾等小關節,一般在皮疹之後出現,可持續數天或數月。

基孔肯雅熱患者極少報導發生嚴重出血或死亡,老年患者常在發病後幾年內仍有關節疼痛和滲出症狀發作。部分病人可出現持久性關節炎,其體內通常可檢出高滴度的基孔肯雅病毒抗體

6 診斷、治療和報告

基孔肯雅熱容易被誤診登革熱西尼羅病毒感染。因此,實驗室檢測對於確診和鑑別診斷至關重要。

本病爲自限性,沒有特殊性治療方法,一般以對症或支持療法爲主。

醫療機構應按照《基孔肯雅熱診斷和治療方案》(衛辦醫發〔2008〕99號)做好診斷和治療工作。

各級醫療機構發現符合病例定義的基孔肯雅熱疑似、臨牀診斷或確診病例時,應參照乙、丙類傳染病的報告要求於24小時內通過國家疾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系統進行網絡直報,報告疾病類別選擇“其它傳染病”。符合《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管理工作規範(試行)》(衛辦應急發〔2005〕288號)要求的,按照相應的規定進行報告。

7 預防控制

目前基孔肯雅熱尚沒有可用的疫苗,與登革熱等蚊媒傳染病相似控制媒介密度是預防控制基孔肯雅熱最重要的措施。由於傳播媒介與登革熱相同,基孔肯雅熱的預防控制措施可基本參考登革熱相關措施。

7.1 預防性措施

1. 做好公衆健康宣教和健康促進

公衆傳播普及有關防治知識,指導公衆採取正確的預防行爲,提高個人和羣體的預防保護能力

(1)宣傳指導羣衆翻盆倒罐,清除蚊蟲孳生地。及時清除居室內外無用的貯水容器,如廢舊輪胎、空飲料瓶、破缸和水罐等,並定期更換水缸、花盆、罐及其他小型容器的儲水,家用的水缸和貯水池應加蓋並經常清洗

(2)宣傳指導羣衆採用驅蚊劑、穿着長袖衣物或使用蚊帳等措施防止蚊蟲叮咬。尤其是前往非洲和東南亞流行區的旅遊者更要提高防範意識,防止在境外感染並輸入基孔肯雅熱。一旦出現可疑症狀,應主動就診並將旅遊史告知醫生。

2. 媒介伊蚊監測

有媒介伊蚊分佈的地區或曾經發生登革熱流行的地區要開展社區蚊媒密度監測或調查,包括伊蚊種類、季節消長、抗藥性、近期蚊媒治理用藥情況調查,瞭解當地蚊蟲孳生環境、媒介伊蚊種羣分佈孳生地和密度的動態變化,爲基孔肯雅熱登革熱的預警提供參考依據。一旦發現蚊媒指數偏高時,相關單位須進行孳生地清除工作,開展預防性滅蚊。

3. 做好輸入性疫情的監控

我國尚未發現基孔肯雅熱的本地流行,輸入性病例的及時發現是有效控制疫情的關鍵。衛生部門要加強與檢驗檢疫、旅遊、交通、民航和鐵路等部門的聯防,及時發現基孔肯雅熱輸入病例。口岸檢疫部門一旦發現病例,要及時通報衛生部門做好疫情調查和處理。

7.2 疫情控制措施

1.病例管理和病例搜索

各級醫療機構發現疑似基孔肯雅熱病例後要及時報告,使衛生行政部門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儘早掌握疫情並採取必要的防控措施。醫院對處在病毒血癥期的病人(發病後4天內)應採取蚊帳或驅蚊劑等措施防止蚊蟲叮咬病房內採用殺蚊劑殺滅成蚊,以防止病毒傳播

疾控人員接到病例報告後要立即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包括調查疑似病例在發病期間的活動史、調查接觸者和共同暴露者、尋找感染來源和可疑感染地點,搜索病例發病前2周和發病後5天內居留地點的漏報和漏診病例,以指導疫點的緊急噴藥、清除孳生地等後續工作。

2. 媒介應急監測控制

(1)蚊媒應急監測

疫情發生後,由縣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在疫區內,重點是疫點及周圍地區開展蚊媒應急監測,調查疫區內50~100戶居民,檢查內外所有積水容器及蚊幼蟲孳生情況,計算佈雷圖指數容器指數,每3天進行一次。同時,捕捉伊蚊成蚊分離病毒鑑定型別。及時根據媒介監測控制情況,評估疫情擴散風險

(2)媒介控制

發生暴發疫情時,要針對不同蚊種、當地孳生地特點儘快採取滅蚊和清除蚊蟲孳生地等措施,以降低成蚊或蚊幼蟲密度。特別要做好流行區內醫院、學校、機關、建築工地等範圍內的滅蚊工作。

(1)緊急噴藥,殺滅成蚊。根據病例調查資料,針對病例可能傳播給他人的地點,立即緊急噴藥殺滅成蚊,間隔一週再次噴藥,共噴藥三次。

(2)清除伊蚊孳生地。在疫點周圍半徑100米範圍內開展清除伊蚊孳生地工作。根據疾病傳風險評估結果,結合蚊媒監測情況,在更大範圍內開展緊急蚊媒控制工作。

開展滅蚊工作後,要對媒介控制效果進行評估。當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在1個月內無新發病例,以及佈雷圖指數誘蚊誘卵指數降到5以下時,可結束本次應急處理工作。

3.社區動員和健康教育

發生本地暴發疫情時,要立即開展廣泛深入的宣傳和社區動員,發動社區和廣大羣衆,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整治環境和清除蚊蟲孳生地

7.3 提高公共衛生應對能力

1. 開展醫療衛生專業人員培訓

各地要開展對醫務人員和疾控人員的培訓工作,提高醫務人員對基孔肯雅熱的發現、識別能力;提高疾控人員的流行病學調查和疫情處置能力控制疫情的傳播和流行。

2. 提高實驗室診斷能力

發現疑似病例時,應及時採集標本開展實驗室檢測,明確診斷。各省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要逐步提高對該病的實驗室檢測能力,建立實驗室檢測相關技術和方法

7.4 其他措施

加強國際信息交流與合作,密切關注周邊和主要旅遊目的地國家的基孔肯雅熱疫情情況,在衛生部門和旅遊部門網站上發佈旅遊衛生信息

治療基孔肯雅熱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