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嗜酸細胞性肉芽腫

惡性骨腫瘤 骨腫瘤 腫瘤科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概述

骨嗜酸性肉芽腫爲非脂質沉積症的一種,與脂質沉積症均屬於網狀內皮增生病。由Finzi於1929年首次報道,後由Jaffe命名爲嗜酸性肉芽腫。骨嗜酸性肉芽腫一般是指侷限於骨的組織細胞增殖症,屬於組織細胞增多症的一種類型。溶骨病損內含有組織細胞嗜酸性粒細胞累積,好發年齡爲青少年,好發部位爲顱骨肋骨脊柱肩胛骨等,成人較少發病。長骨病損多見於幹骺端和骨幹。刮除植骨術或放射療法均爲有效的治療方法理想的治療方法是在病竈內注射入緩慢吸收潑尼松製劑,病理性骨折骨折處理原則進行。

2 疾病名稱

骨嗜酸性肉芽腫

3 英文名稱

eosinophilic granuloma

6 ICD號

C41.9

7 流行病學

骨嗜酸性肉芽腫嬰兒老年人均可發病,約佔原發性骨腫瘤的2.1%,佔良性骨腫瘤的3.8%,男女患者之比約爲2.5∶1,大多數患者爲30歲以下男性。以5~10歲較多。常見的發病部位爲顱骨脊柱肋骨肩胛骨骨盆,也見於長管狀骨,多爲單發性,也可多發。

8 病機

骨嗜酸性肉芽腫一般是指侷限於骨的組織細胞增殖症,屬於組織細胞增多症的一種類型。病變位於髓腔爲肉芽樣組織,切面呈灰色,灰紅色或黃色,質軟而脆,侷限性骨質破壞的邊緣有骨硬化。鏡下觀察基質由圍繞小細胞羣或單細胞豐富的網狀組織構成,圍繞寬廣的細胞網狀組織區。內含有數量不等的嗜酸性粒細胞,在組織緻密呈實質團塊的分佈區,嗜酸性粒細胞較少,而在嗜酸性粒細胞較多的分佈區,除嗜酸性粒細胞較多外,並常見數量不等的淋巴細胞漿細胞和泡沫細胞等(圖1)。

9 骨嗜酸性肉芽腫的臨牀表現

嬰兒至老年均可發病,大多數病人爲30歲以下男性,以5~10歲較多。疼痛和腫脹爲主要症狀,大多數病人以病理性骨折就診。

臨牀症狀變異較大。一般發病較慢,發病屬隱匿性,在發生症狀之前,可有較長的病史,有的僅輕度疼痛,患部功能障礙。位於淺表部位則腫脹明顯。各骨可觸到骨質變化,長骨隆起肥厚,大範圍的顱骨破壞,手摸可觸到骨質凹陷。位於脊椎的病變可併發側彎或後凸,活動受限,少數在病理性骨折後可發生脊髓壓迫症狀。

10 骨嗜酸性肉芽腫的併發症

骨嗜酸性肉芽腫可引起病理性骨折椎體破壞後塌陷者,部分病例可出現脊髓神經根壓迫症狀

11 實驗室檢查

骨嗜酸性肉芽腫患者白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可有中度增多,但並不常見。有時,血沉可輕微增高。血清鈣、磷和鹼性磷酸酶均正常。

12 輔助檢查

X線檢查:爲孤立界限分明的溶骨性改變,因發病部位而異位在顱骨的病變爲侷限性骨質破壞,可爲單發性或多發性,顱骨內外板均遭破壞,邊緣銳利而彎曲,肩胛骨之病變爲邊緣銳利,界限明顯的骨質破壞。

椎體破壞後塌陷,使椎體上、下骺板合併在一起,椎間隙無異常。長骨病變爲溶骨性破壞,以致向外擴張成形狀不規則,邊界清晰,但很少有薄層硬的邊緣,這種放射性影像只出現在不甚活躍和比較陳舊的病變區,其病變侵襲性小,在骨周圍有明顯的修復現象。穿破骨皮質後,骨膜產生反應性新生骨,呈分層狀貼附於皮質骨的表面。有的可引起病理性骨折(圖2)。

13 骨嗜酸性肉芽腫的診斷

青少年及兒童骨嗜酸性肉芽腫患者,如患部有輕微疼痛X線片上呈現邊緣銳利的溶骨性破壞,有不規則的新生骨,白細胞總數及嗜酸粒細胞計數增高,應考慮本病。

14 鑑別診斷

骨嗜酸性肉芽腫的單發性患者應與Ewing肉瘤、慢性骨髓炎及骨結核相鑑別;多發性骨病應與多發性骨髓瘤及骨轉移瘤相鑑別。

15 骨嗜酸性肉芽腫的治療

骨嗜酸性肉芽腫理想的治療方法是在病竈內注射入緩慢吸收潑尼松製劑,包括已確診、局部復發或繼發病竈,注射療法均有效。通常只需注射1~3次,每次125~250mg,6~12個月內病變停止發展,然後完成病竈修復。當放射線診斷有疑問時,可行冷凍切片活檢術及病竈刮除術,同時局部注入潑尼松,必要時可進行植骨,多可治癒,極少復發,對某些部位功能次要的骨,如肋骨和腓骨等,可行邊緣性瘤段切除術。對特殊病例或不宜手術部位可行放射治療,或術後輔助放射治療,20~30Gy(2000~3000rad)。對於多發病不適於手術及放射治療者可局部或全身應用潑尼松和制菌劑治療。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