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濟失調毛細血管擴張症

風溼免疫科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gòng jì shī tiáo máo xì xuè guǎn kuò zhāng zhèng

2 英文參考

ataxia telangiectasia

3 註解

4 疾病別名

Louis-Bar 綜合徵,運動失調性毛細血管擴張症,共濟失調毛細血管擴張症

5 疾病代碼

ICD:I78.8

7 疾病概述

本病又稱Louis-Bar 綜合徵。是以進行性小腦共濟失調、眼與皮膚毛細血管擴張和反覆呼吸道感染爲特徵的少見病。兩性均可發病,患兒出生時正常,多在2~3 年以後發病,病程呈漸進性。

8 疾病描述

本病又稱Louis-Bar 綜合徵。是以進行性小腦共濟失調、眼與皮膚毛細血管擴張和反覆呼吸道感染爲特徵的少見病。兩性均可發病。屬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基因突變位於染色體的11q22-23。臨牀表現爲進行性小腦共濟失調毛細血管擴張,反覆呼吸道感染。依據臨牀特點進行診斷,目前主要採用對症治療

9 症狀體徵

兩性均可發病,患兒出生時正常,多在2~3 年以後發病,病程呈漸進性。主要表現爲:

1.進行性小腦共濟失調 當患兒開始走路時表現得特別明顯,出現站立不穩或行走時出現小腦共濟失調現象,病情進行性加重,至10 歲左右,患兒還不能站立或獨行,此外還有凝視性眼球震顫斜視眼球運動困難、假面具貌、言語不清、智力低下等,並隨年齡增長而發生神經系統症狀,如周圍神經病變及因脊髓前角細胞和後索病變引起的肌萎縮、深反射減弱或消失。

2.毛細血管擴張 一般出現於3 歲左右,首先見於眼結膜的鼻和顳側,而眼球上下方較少,瞼結膜亦可累及,繼而是耳垂、耳後、面、頸周,甚至肘及膕窩和手足背也可累及,其他皮膚損害尚有牛奶咖啡斑皮膚乾燥皮膚萎縮毛髮早衰等。

3.反覆呼吸道感染 對細菌病毒有明顯的易感性,經常引起副鼻竇的反覆感染。由於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易患B 細胞淋巴瘤白血病乳腺癌及一些內分泌疾病,至20~30 歲時常因慢性感染腫瘤而死亡。

10 疾病病因

本病屬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11 病理生理

基因突變位於染色體的11q22-23,即負責編碼蛋白激酶的ATM 基因突變導致發病,同時胸腺淋巴結發育不良,致使輔助T 細胞缺乏而影響免疫功能患者血清內缺少IgA、IgE,而甲胎蛋白癌胚抗原水平卻持續升高,最後由於反覆呼吸道感染和30%~40%患者發生淋巴網狀系統或其他惡性腫瘤而死亡。病理:真皮上部毛細血管擴張。屍體解剖中最明顯的發現是小腦皮質及其深部Purkinje 細胞、顆粒細胞(granular cell)和籃狀(basket)細胞萎縮或消失。部分病例小腦腦膜靜脈擴張。脊髓後索及脊髓神經節細胞脫髓鞘。肺部有慢性感染纖維化和細靜脈擴張。常見胸腺發育不全或缺乏。

12 診斷檢查

診斷:主要依據臨牀特點進行診斷,即小腦共濟失調表現、毛細血管擴張和反覆呼吸道感染等。

實驗室檢查:無一致性實驗室發現。一般血沉增快,白細胞淋巴細胞計數減少,淋巴細胞對PHA 無反應皮膚對DNCB 無反應。約80%的患者血清IgA 缺乏,75%患者缺少IgE,50%IgG 水平降低,甲胎蛋白水平幾乎都升高,一部分患者癌胚抗原水平升高。

其他輔助檢查:CT 檢查也有助於腦部病變的診斷。

13 鑑別診斷

應與B 細胞淋巴瘤白血病乳腺癌及一些內分泌疾病相鑑別。

14 治療方案

主要對症治療,如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注射轉移因子胸腺素以及口服左旋咪唑等,還可試用骨髓移植治療。

15 併發症

進行性小腦共濟失調者可併發凝視性眼球震顫斜視眼球運動困難、假面具貌、言語不清、智力低下等。反覆呼吸道感染者易患B 細胞淋巴瘤白血病乳腺癌及一些內分泌疾病,至20~30 歲時常因慢性感染腫瘤而死亡。

16 預後及預防

預後:毛細血管擴張者,皮膚損害有牛奶咖啡斑皮膚乾燥皮膚萎縮毛髮早衰反覆呼吸道感染者易患B 細胞淋巴瘤白血病乳腺癌及一些內分泌疾病,至20~30 歲時常因慢性感染腫瘤而死亡。

預防:加強護理和營養 以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預防感染 應注意隔離,儘量減少與病原體的接觸。避免近親結婚,進行婚前檢查,生育諮詢

17 流行病學

兩性均可發病,患兒出生時正常,多在2~3 年以後發病。目前沒有其他相關內容描述。

共濟失調毛細血管擴張症相關中成藥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