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白喉

耳鼻喉科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ěr bí yān hóu bái hóu

2 疾病分類

耳鼻喉科

3 疾病概述

白喉白喉桿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病變爲咽、喉部粘膜充血腫脹、壞死和滲出,形成本病特有的不易剝脫的灰白色假膜,以及由白喉桿菌外毒素引起的全身中毒症狀。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傳播,也可通過塵埃以及染菌的手巾、食具、玩具、書報等傳播白喉常見於秋冬和春季期間,多發生於10歲以下兒童,以2~5歲發病率最高。由於生活條件的改善及廣泛地進行預防接種,該病發病率已顯著下降,目前已很少見。

4 疾病描述

白喉是由白喉桿菌引起的呼吸道急性傳染病,主要通過空氣飛沫直接傳播,其次爲間接傳染,即通過使用染菌的手巾、食具、玩具、書報等。白喉常見於秋冬和春季期間,多發生於10歲以下兒童,以2—5歲發病率最高,我國自解放以來重視預防接種工作,故目前已很少見。

5 症狀體徵

1、咽白喉

白喉中最常見者,按症狀輕重,可分2種類型。 (1)侷限型:全身症狀可能有發熱乏力、不適等。局部症狀較輕,有輕度咽痛,一側或雙側扁桃體上出現灰白色假膜假膜可能超越齶弓,覆蓋軟齶懸雍垂或咽後壁,假膜不易擦去,強行分離,側留下出血傷面,假膜細菌塗片檢查或培養,均可查得白喉桿菌。 (2)中毒型:起病較急,假膜迅速擴展,並較快出現全身中毒症狀,如合併鏈球菌感人,常有高熱、局部扁桃體懸雍垂軟齶組織重度腫脹,頸淋巴結腫大,甚至使頸部增粗如“牛頸”。

2、喉白喉

喉白喉多由咽白喉向下蔓延至喉所致,但也有原發於喉腔者,病變侵入喉腔後,出現咳嗽聲嘶,當喉粘膜腫脹或有假膜阻塞聲門時,可引起吸氣性呼吸困難和喉喘鳴。病情持續發展,出現三凹症,如不及時解除阻塞,將窒息致死,喉部假膜有時可向下擴延至氣管支氣管,引起下呼吸道阻塞。

3、鼻白喉

較少見,也有原發性繼發性二類,前者爲白喉桿菌直接傳染鼻腔而發病,全身中毒症狀輕微,後者則由咽白喉蔓延而來,全身症狀中毒情況都較重,症狀和普通鼻炎同、鼻塞、流涕、但鼻涕中常帶血,檢查可見鼻前庭和上脣皮膚潮紅,糜爛鼻腔粘膜表面蓋有灰白色假膜,尤其常見於鼻中隔上,除去假膜留下出血潰瘍

4、耳白喉

耳白喉極少見,繼發於鼻、咽白喉白喉桿菌通過咽鼓管進入鼓室,或經鼓膜穿孔而入鼓室,症狀與一般化膿性中耳炎相似耳痛劇烈,鼓膜穿孔後,流出帶血膿液及污穢假膜樣分泌物,具有臭味。

7 病理生理

白喉桿菌傳染後所發生的病理變化,可分局部與全身兩種。

1、局部病變

白喉桿菌侵入人體組織後產生一種外酶素,損害粘膜上皮細胞發生壞死纖維素白細胞滲出,纖維素凝固後,形成一層假膜,白喉桿菌在假膜下繁殖滋長,產生更多外黴素,所致病損擴大,假膜向四周蔓延,喉部假膜附着較松,有時可咳出。

2、全身病變

白喉外毒素進入血液出現全身重度現象,可引起重度性心肌炎腎炎、周圍神經炎或腦神經損害。

8 診斷檢查

根據病史,症狀及體徵,結合細菌檢查,診斷多無困難,但一次檢查陰性並不能排除本病,並重復多次,必要時可行錫克試驗及毒力試驗,以求早期確診,如臨牀表現疑似白喉,也不一定等待化驗證實,可先行治療。

9 治療方案

1、患兒應嚴格隔離注意口腔及鼻部護理。

2、注射白喉抗毒素青黴素抗毒素劑量應根據病情輕重和假膜範圍而定,一般可用2萬—4萬單位,重者6萬—10萬單位,必要時可重複注射一次,青黴素有消滅白喉桿菌和防止繼發感染的效果,宜及早足量使用。

3、有呼吸困難喉阻塞症狀者,應及時施行氣管切開術。

4、密切注意心臟情況,如有心肌損害,患兒應臥牀休息3—6周,並請兒科醫師協同處理。

5、對白喉桿菌帶菌者,應先予青黴素紅黴素治療,如細菌培養持續陽性,可考慮切除扁桃體

10 預後及預防

無特殊。

11 特別提示

白喉患者,應嚴格隔離注意口腔鼻腔衛生護理。一旦疑及病似白喉,應抓緊注射白喉抗毒素青黴素

白喉常見於秋冬和春季期間,多發生於10歲以下兒童,以2~5歲發病率最高。由於生活條件的改善及廣泛地進行預防接種,該病發病率已顯著下降,目前已很少見。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傳播,也可通過塵埃以及染菌的手巾、食具、玩具、書報等傳播

治療耳鼻咽喉白喉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