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管引流

外治法 引流療法 醫療技術名 中醫治法 中醫學 中醫治療學 中醫外科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dǎo guǎn yǐn liú

2 英文參考

canula drainage[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3 概述

導管引流(canula drainage)是指將導管插入潰瘍瘡孔中,使膿液流出的外治法[1]

古代導管用銅製成,粗約0.3cm,中空,一端平面光滑,一端呈斜尖式,在斜尖下方之兩側,各有一孔(以備膿腐阻塞導管腔頭部後,仍能起引流的作用),即爲導管的形狀消毒備用。這種導管引流較之藥線引流,更能使膿液暢出,從而達到膿毒外泄的目的。

4 導管引流適應

導管引流適用於附骨疽流痰流注等膿腔較深、膿液不易暢流者。

5 導管引流的用法

消毒的導管輕輕插入瘡口,達到底部後,再稍退出一些即可。當管腔中已有膿液暢流排出時,即用橡皮膏固定導管,外蓋厚層紗布,放置數日(紗布可每天更換),當膿液減少後,改用藥線引流。導管另一種用法:當膿腔位於肌肉深部,切開後膿液不易暢流,將導管插入,引流膿液外出,待膿稍少後,即拔去導管,再用藥線引流導管引流,目前在體表膿腫已很少採用,大多應用於腹腔手術後,且導管均改用塑料管或橡皮管(導尿管)以替代鋼製導管。

6 注意事項

導管的放置應放在瘡口較低的一端,以使膿液暢流。導管必須固定,以防滑脫或落人瘡口內。管腔如被腐肉阻塞,可鬆動引流管或輕輕沖洗,以保持引流通暢。

7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有導管引流作用的穴位

查看更多

有導管引流作用的中成藥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