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細胞趨化試驗

細胞免疫測定 免疫學檢查 化驗及醫學檢查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zhōng xìng lì xì bāo qū huà shì yàn

4 概述

中性粒細胞病原體的吞噬大致包括趨化、調理、吞噬和殺菌幾個步驟,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中性粒細胞在趨化因子的作用下,定向移動走向細菌周圍,經過調理素作用細菌易黏附在中性粒細胞上,使中性粒細胞內陷,通過胞飲作用細菌吞入形成吞噬小包,與細胞內的溶酶體融合成噬溶酶體,將細菌殺傷。但如果機體的趨化因子減少或吞噬細胞本身對正常趨化因子無反應時,即可導致吞噬細胞吞噬減弱,使機體容易感染

5 原理

中性粒細胞趨化試驗的原理是在趨化因子招引下,中性粒細胞向趨化因子作定向移動。根據其在瓊脂糖膜板下移動的距離,即可判定其趨化功能

6 試劑

(1)瓊脂糖平皿的製備:稱取瓊脂糖100mg,加蒸餾水9ml,加熱滅菌融化,待冷至47℃左右,迅速加入等容積兩倍濃縮的Tc199培養液(內含青黴素鏈黴素)1ml和滅活的小牛血清1ml,混勻後分別傾注於2個5~6cm的平皿內,放置水平處待凝。

(2)白細胞懸液的製備:取受檢者肝素凝血,用37℃自然沉降法收集細胞,經洗滌後,用Tc199培養液配成(2.5~5)×107/ml細胞懸液。

7 操作方法

(1)平皿打孔加樣:將配製好的上述瓊脂平皿,用2.4mm內徑的打孔器打孔,孔距爲2~4mm。每一平皿可同時檢測6份標本。每一行三孔,測定一份標本。中孔加白細胞懸液5μl,外孔加大腸桿菌24h液體培養物的過濾液5μl,內孔加Tc199培養液5μl作爲對照。

(2)保溫:將上述平皿加樣後,加入溼盒內37℃,溫育2~3h。

(3)固定染色:每一平皿加甲醇3ml,處理30min。繼加47%中性福爾馬林溶液3ml,固定30min。剝除瓊脂糖層,黏附固定在平皿底層的細胞用瑞氏染色,水洗乾燥

8 正常值

新生兒移動指數爲2.0~2.5左右;成人爲3.0~3.5左右。實驗條件不同,差別很大,故正常對照很重要。

9 化驗結果臨牀意義

人體內有許多天然趨化因子,當人體內趨化因子減少或吞噬細胞本身對正常趨化因子缺乏反應時,可導致吞噬細胞趨化運動減弱,使機體容易感染中性粒細胞趨化性試驗常可作爲臨牀上某些疾病患者中性粒細胞動功能的檢測指標。中性粒細胞趨化性降低,主要提示血中缺乏補體C3,常見於反覆感染齒齦炎、中耳炎及外周血中中性粒細胞減少症等。中性粒細胞趨化功能缺陷還見於che-diak-Higashi綜合徵、遲鈍性白細胞綜合徵肌動蛋白功能不全症、膜糖蛋白缺陷症、高IgE綜合徵等。

10 附註

(1)配製瓊脂糖平皿也可用Eagle培養液、RP-MI-1640培養液,但必須添加血清AB型正常人血清或小牛血清均可),最終濃度爲10%~20%。如無血清,則移行細胞數減少且分散,趨化移動減弱。

(2)受檢中性粒細胞不能用葡聚糖沉降法收集,因其能抑制中性粒細胞移行的能力

(3)加入每孔的中性粒細胞數必須準確定量,其數量多少與趨化移動密切相關細胞數過多,趨化指數降低,細胞數過少,趨化指數雖不降低,但因移行細胞數減少且分散,常難以正確測量細胞移行的距離。

(4)孔距以2.4mm較爲理想,孔距過大,可使趨化因子在瓊脂糖中擴散過大而稀釋。

(5)培養時間2~3h,細胞移行即達高峯。在5% CO2環境中培養,能增進中性粒細胞趨化移動的能力

11 相關疾病

中性粒細胞減少症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