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傷膿毒症

燒傷科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āo shāng nóng dú zhèng

2 疾病分類

燒傷

3 疾病概述

膿毒症是嚴重燒傷病人最常見的併發症,也是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徵的主要誘因之一。燒傷膿毒症往往來勢兇猛,進展迅速,死亡率高。

4 疾病描述

燒傷膿毒症是由於大面積燒傷後機體免疫功能紊亂出現的嚴重併發症。

5 症狀體徵

1.精神興奮、多語,譫妄,乃至錯覺幻覺定向障礙,也有精神抑鬱。

2.舌質由紅轉絳、乾燥少津、起芒刺,舌苔由白膩轉黃或焦黃。

3.體溫驟升至39.5℃以上或劇降至正常以下。

4.呼吸急促,>35/min。

5.心率變快,>140/min。

6.腹脹腸鳴音減弱或消失。

7.創面急劇惡化,表現爲潮溼、腐敗、壞死斑、色澤晦暗、創緣凹陷、生長停滯、創面加深等。

8.多數患者伴有多尿。當出現膿毒性休克時出現少尿。

6 疾病病因

面積燒傷後機體免疫功能紊亂。

7 病理生理

由於大面積燒傷後機體免疫功能紊亂出現的嚴重併發症,大量細菌生長,侵犯人體

8 診斷檢查

1.精神興奮、多語,譫妄,乃至錯覺幻覺定向障礙,也有精神抑鬱。

2.舌質由紅轉絳、乾燥少津、起芒刺,舌苔由白膩轉黃或焦黃。

3.體溫驟升至39.5℃以上或劇降至正常以下。

4.呼吸急促,>35/min。

5.心率變快,>140/min。

6.腹脹腸鳴音減弱或消失。

7.創面急劇惡化,表現爲潮溼、腐敗、壞死斑、色澤晦暗、創緣凹陷、生長停滯、創面加深等。

8.多數患者伴有多尿。當出現膿毒性休克時出現少尿。

9.血白細胞數驟增至20×109/L以上或急降至5×109/L以下,多有血小板計數明顯下降。血尿素氮上升、血鈉升高、纖維結合蛋白下降、甘油三酯濃度升高等。

10.血細菌培養可以陽性,也可以陰性。創面膿毒症者,細菌侵襲到鄰近有活力的組織組織細菌定量>105/g,常見於革蘭陰性桿菌感染。應注意厭氧菌真菌檢查

9 治療方案

(一)積極處理創面

1.創面是全身感染的主要來源。對於大面積量度燒傷,採取早期切痂,立即用異體皮(或異種皮)和自體皮嚴密覆蓋創面。同時應清除深部壞死組織。對感染竈(即創面膿毒症)應立即進行病竈切除。

2.對電擊傷、合併擠壓傷、環狀Ⅲ度燒傷,應特別警惕深部肌肉壞死。凡局部腫脹持續不退時,應及時行筋膜切開減張,出現惡臭、伴全身中毒症狀加重者,應及早對可疑部位行筋膜下探查,徹底清除壞死肌肉,並注意有無厭氧菌感染

(二)抗生素的應用

1.燒傷後3d內,預防性應用青黴素,防止鏈球菌感染。中、重度燒傷抗生素的使用應強調用藥時機和時限,給藥途徑,要有針對性。大面積Ⅱ度燒傷患者應及早使用強有力的抗生素。病情穩定即可停藥。圍手術期應加強抗生素的全身使用。

2.有全身性感染症狀時,參照創面培養的細菌,選用細菌敏感度高、藥物毒性低的抗生素。同時,嚴重燒傷患者應勤作細菌監測,保證用藥的針對性;當致病菌未確定前,可根據經驗選用抗生素

3.對於全身真菌感染,可選用氟康唑(大扶康)或伊曲康唑

(三)營養支持

維持內環境穩定

1.維持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

2.支持呼吸功能,維持氧動力學狀態穩定

3.選擇性腸道去污染療法。

4.H2受體拮抗劑(信法丁等)與胃粘膜保護劑(舒克菲等)。

5.維持血流動力學穩定,改善微循環狀態。

(四)避免醫源性感染

1.防止靜脈感染  多作靜脈穿刺,少放靜脈導管。靜脈導管留置時間最好不超過3d。

2.防止呼吸道感染  嚴重吸入性損傷患者氣管切開後,應防止霧化器、吸痰導管污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加強溼化療法

3.防止尿道感染  燒傷休克期後應儘量少用留置導尿。

4.防止牀墊、被服、敷料、器械及工作人員的接觸污染  上述物品應嚴格消毒

(五)感染性休克的防治

1.對嚴重感染患者應密切注意神態、血壓尿量變化。

2.已發生休克,應注意恢復有效血容量及組織供氧。補液時最好以中心靜脈壓監護;有條件者可測肺動脈楔壓,以瞭解左心室功能情況。

3.擴容後仍有低血壓者,可加用多巴胺納洛酮藥物;如有交感神經功能亢進的表現或周圍阻力升高者,可用血管擴張劑,如酚妥拉明山莨菪鹼等。

4.尿量<30ml/h者(成人)可靜脈注射呋塞米(速尿),由40mg開始,仍無尿者,每2h可加倍,直達400mg/次。

5.可用大劑量糖皮質激素,如靜脈注射地塞米松40mg,或更大劑量(200mg)。

6.靜脈滴注針對性抗生素,同時積極尋找並清除感染病竈。

10 預後及預防

積極治療原發疾病,營養支持治療,抗感染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