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病毒性下痢病病毒1型

病毒 生物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niú bìng dú xìng xià lì bìng bìng dú 1xíng

2 英文參考

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1

4 英文名稱

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1

5 分類類型

7 病毒性下痢病病毒的發現

病毒性下痢病是歐美各國奶牛和肉牛羣的常發病。本病主要發生於牛,犢牛更易感。牛羣中的抗體檢出率極高,因此可能普遍存在輕症或隱性感染。通常是發病率高,死亡率低。但在急性發作型,死亡率甚高。

1946年,在紐約州首先報道一種以消化潰瘍和下痢爲特徵的牛病,後來稱爲病毒腹瀉。1953年,在衣阿華州描述了一種類似的臨牀和病理綜合症口腔出現爛斑,許多病牛死於出血腸炎,當時叫做粘膜病。此後在美國許多州都有類似疾病發生,並且分離到了病毒

1959年,Gillespie和Baker鑑定了美國的兩株病毒—紐約(New York)株和印第安納(Indiana)株,結果證明是同一個病毒。1960年,Gillespie等又分離到一個俄勒岡(Oregon)毒株。此株病毒可在牛腎細胞上產生細胞病變,被定爲標準毒株,用於病毒性下痢病的血清學和病毒學研究以及實驗診斷。 隨後在世界各地相繼分離到許多病毒株。對上述所有毒株進行比較試驗,結果證明:俄勒岡毒株製備的抗血清可以中和美國和世界其它地區的各個分離株。這就充分說明不同症狀病毒性下痢病是由同一種病毒引起的,稱爲牛病毒性下痢病病毒(Bovine virus diarrhea-mucosal disease virus;BVDV)。

8 病毒性下痢病病毒形態和理化學特性

病毒粒子略呈圓形,直徑40~60nm,囊膜表面有10~12nm環形亞單位。

病毒乙醚氯仿以及pH3.0敏感。Coggins測定病毒粒子蔗糖密度梯度中的浮密度是1.13~1.14g/cm3病毒粒子的沉澱係數是80~90S。

病毒核酸分子量MW≈4.3×106Da(≈12.5kb),其3'端無poly(A)尾, 序列分析表明僅含有一個能編碼約4000個氨基酸多聚蛋白的大ORF。

基因順序爲 5'-p20-p14-gp48-gp25- gp53-p125-cp54 /p80-p10-p30-p133(p58/p75)-3'。

對致細胞變型病毒性下痢病病毒,一種可變的宿主細胞小核酸片段可能結合在病毒基因組的一個特定區域(p54)。這種插入可使ORF仍保持不變。病毒在56℃滅活病毒在低溫下穩定,真空凍乾的病毒可在-60℃~-70℃溫度下保存多年。

9 病毒性下痢病病毒感染的臨牀症狀

病毒性下痢病臨牀症狀高熱白細胞減少,沉鬱,不食,下痢,大量流涎,減奶以至停奶,反芻停止,結膜炎口腔粘膜充血並出現爛斑。孕牛可能流產鼻道內流出大量粘液性分泌物。因此易與牛瘟、傳染性鼻氣管炎副流感以及其它一些呼吸道疾病混淆。新生犢牛經常發生致死性腹瀉,並常可由腹瀉物中分離病毒

10 病毒性下痢病分佈區域

病毒性下痢病呈世界性分佈,廣泛存在於美國、澳大利亞、英國、新西蘭、 匈牙利、加拿大、阿根廷、日本、印度以及非洲和歐洲的許多養牛發達國家。

我國自1980年在吉林省發現本病並分離病毒以來,已在至少15個省、市、自治區

查出抗體分離病毒。王新平等對內蒙、吉林、寧夏等不同地區的牛、羊、鹿羣進行了病原學調查,結果發現牛病毒性下痢病病毒感染率分別爲16.5%~89.0%、14.6%~83.3%、19.6%~44.4%,表明本病在國內某些地區存在嚴重感染

11 病毒性下痢病病毒病原性

目前已確認病毒腹瀉和粘膜病是由同一種病毒引起的兩個不同的臨牀表現型病毒腹瀉具有高度傳染性,症狀和病變較輕,發病率高而死亡率低。相反,粘膜病在野外條件下的傳染性不高,患病犢牛經常呈現明顯的臨牀症狀,病變嚴重,並常死亡。

對於MD的致病機理,近年來,人們提出了新的假設:妊娠母牛在懷孕早期感染非致細胞變型BVDV,病毒穿過胎盤引起胎兒感染,這種持續性感染的動物當再次感染抗原相似的致細胞變型BVDV時,就發生致死性的MD。但再次感染的致細胞變型BVDV的來源尚不清楚,這個問題是目前BVDV致病機理研究的一個熱點。

粘膜病主要侵害6~18月齡的幼牛,潛伏期7~9天,發病突然。病牛體溫上升到40~42℃,食慾喪失,沉鬱,並有漿液性鼻液。白細胞減少。2~3天后,頰粘膜上出現淺表爛斑,病牛大量流涎。呼吸有惡臭。在口腔出現病變後迅速發生腹瀉,最初呈水樣,病後期含有血液和粘液,並常排出成片的腸粘膜。病程約幾天, 但也可能遷延至1個月左右。發病率爲2%~50%,犢牛中的死亡率可達90%。但也常見不顯型感染。以病牛發熱初期的脫纖血或病死牛的脾臟乳劑經口接種易感牛,特別是犢牛,較易引起實驗感染,使其呈現典型症狀病毒腹瀉症狀與粘膜病相似,但要緩和得多,死亡率一般不超過5%。屍體剖檢的常見變化主要出現在消化系統,整個消化充血出血水腫,並有糜爛潰瘍。腸管集合淋巴結腫大和潰瘍心肌,特別是其沿冠狀溝處以及在心室內膜上經常有出血斑。鼻孔、脣和頰腔粘膜充血。鼻鏡、口腔(有時在食管)內有潰瘍

12 病毒性下痢病病毒抗原性

國外已有人研製成功牛病毒性下痢病病毒蛋白p125/80和gp48特異的單克隆抗體(MoAbs)。其中一些MoAbs僅能被致細胞病型BVDV所識別,而另外一些MoAbs則可與所有的BVDV分離株以及邊界病和豬瘟病毒發生反應。已發現相同名稱但來自不同實驗室有着不同傳代歷史的病毒株存在許多細小的差異。

歐洲經濟共同體座談會於1977年指出,已在歐洲檢出同時具備豬瘟病毒和牛粘膜病病毒特性的抗原變異株。而且可對豬瘟病毒感染產生回憶反應,因此有人考慮在消滅豬瘟計劃中採用粘膜病病毒

13 病毒性下痢病病毒免疫和預防

因爲牛羣中BVD-MD的中和抗體出現率較高,且在本病過程中又有較長時期的病毒血癥,一般認爲動物在感染BVD-MD病毒後能夠產生堅強持久的免疫力,事實也確如此。Huck報告,兩頭牛在感染英國LS株病毒後的13和22個月,仍對強毒攻擊具有保護力。Pritchard曾用印第安納46株、紐約-1株和俄勒岡株病毒分別接種牛,在其康復12~16個月後仍能抵抗強毒的攻擊。Ward等報告,在子宮內就已感染病毒的犢牛,到6個月齡時仍可抵抗強毒攻擊。

接種病毒後1周,測不到血清中有中和抗體。2周後,中和抗體滴度上升到1∶8~1∶256,4周後可達1∶1 024~2 408。 Kahrs等對母源免疫進行了研究,發現免疫母牛所生的犢牛在6~9月齡時仍保持一定滴度的抗體。犢牛在吮吸初乳後的抗體滴度可達1∶1 024,28周齡時爲1∶16,但此時已不能耐受強毒攻擊。

犢牛在感染病毒性下痢病後,於形成中和抗體以前就已產生補體結合抗體。較高水平的補體結合抗體可以保持15周以上。 病毒病的預防採用接種疫苗.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