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眼斜

望五官 中醫診斷學 中醫症狀名 望診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kǒu yǎn wāi xié

2 英文參考

deviation of the eye and mouth[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wry eye and mouth[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註解

口眼斜症狀名,亦稱口眼歪斜[1]。出《黃帝內經靈樞·經筋篇》。指口眼向一側歪斜,患側眼閉合困難,口中或有口水流出的表現[2] 。多由經脈空虛,風痰乘襲所致[2]。《醫學發明·中風》:“中血脈口眼斜。”《證治要訣》卷一:“中風之證,卒然暈倒不知人,或痰涎壅盛,咽喉作響,或口眼斜,手足癱緩,或半身不遂,或舌強不語。”治用小續命湯疏風湯等方[2]。又“有無故口眼斜,投以中風藥劑不效,蓋緣骨虛受風所致,……川烏一味,決不可少,宜炮熟用。”本證可見於腦血管意外面癱[2]

參見中風口

中風(zhòng衆)爲病名。出《黃帝內經靈樞·邪氣藏府病形》。又名卒中。指卒暴昏僕,不省人事,或突然口眼㖞斜半身不遂,言語謇澀的病證。中風病因,歷代醫書論述不同。《醫略十三篇》卷一以北宋前皆宗《靈》、《素》作外風論治;劉河間中風非外中於風,是由將息失宜,心火暴甚,腎水虛衰,不能制之;東垣以中風非外來風邪,乃本氣自病;丹溪謂中風大率主血虛有痰;王安道則謂劉、李、朱三說是以類中風之病視爲中風而立論,殊不知因於風者,真中風也,因於火、因於氣、因於溼者,類中風而非中風辨證分中絡、中經中腑中髒。《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病脈證並治》:“邪在於絡,肌膚不仁;邪在於經,即重不勝;邪入於腑,即不識人;邪入於髒,舌即難言,口吐涎。”對猝然昏僕,不省人事者,又有閉證脫證之分。本病可見於腦血管意外中毒性腦病等。[3]

口症狀名,亦稱口僻。指口脣斜於一側。出《黃帝內經靈樞·經脈》。多由風寒阻滯經脈所致。《諸病源候論·風口候》:“風邪入於足陽明手太陽之經,遇寒則筋急引頰,故使口僻,言語不正,而目不能平視,診脈浮而遲者可治。”《金匱翼》卷一:“風入耳中,亦令口。緣坐臥處對耳有竅,爲風所中,筋牽過一邊。”治宜祛風散寒,通絡活血爲主。亦可用外敷法[4]

4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9.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66.
  4. ^ [4]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7.

治療口眼斜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