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股部途徑腹主動脈分叉處血栓摘除術

手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jīng gǔ bù tú jìng fù zhǔ dòng mài fèn chā chù xuè shuān zhāi chú shù

3 手術圖解

圖1 主動脈分叉處血栓摘除術(經股部途徑)

4 適應

5 手術圖解

google_ad_client = "pub-0493245900703896"; /* */ google_ad_slot = "0341012483"; google_ad_width = 300; google_ad_height = 250; //google_protectAndRun("render_ads.js::google_render_ad", google_handleError, google_render_ad);

四肢主要動脈血栓栓塞,除有些部位(如上肢腋動脈)常有足夠的側支循環,經過積極的非手術治療,能夠維持充足的血運,可以不需進行手術外;在其他部位一經確診,不管病肢的側支循環是否充足,均應考慮手術摘除,以防血栓向遠端及近端延伸,使病肢發生不可逆的缺血性變化。尤其在下肢,非手術治療多不易見效,病肢即使不發生壞疽,也將造成長期的慢性缺血性改變而致殘廢。

手術應越早施行越好,最好在發病6~8小時內;但並不受這一時間的限制,有的病例在發病數日後,手術仍能成功。凡是病肢尚未明顯壞疽,遠端血管血液尚未凝因時,手術都有成功的可能。

腹主動脈分叉處血栓摘除手術對病人的負擔雖然較重,但如果不給予積極治療,則將導致死亡,所以手術更屬必要。除病人已處於瀕死狀態者外,均應儘量爭取手術的機會而不可輕易放棄。腹主動脈分叉處血栓,可經腹部或股部的途徑摘除。任何一種途徑都不一定能單獨取得滿意效果,而常需聯合使用,故應同時作好兩種途徑的準備。一般先採用經腹部途徑;但對某些心臟病嚴重的病人,可先切開股動脈摘除血栓。如不能解除血栓阻塞時,再加作經腹部途徑手術。下面以腹主動脈分叉處血栓摘除術爲例加以介紹。

6 術前準備

1.定位 從病肢的顏色、溫度、感覺脈搏等(或必要時作動脈造影)判定血栓阻塞的部位。

2.皮膚準備 腹部和雙側下肢均應準備。

3.出血凝血和凝酶原時間的測定 以備術中和術後可能需要的抗凝治療。

4.抗凝劑 手術前可以開始使用抗凝劑,通常靜脈注射肝素50~100mg,每6小時1次,保持凝血時間在15分鐘左右。在使用抗凝劑中,可以照樣進行經動脈途徑的手術,因股動脈顯露容易,止血簡單,不必過多顧慮術後出血問題;但要儘量避免經腹部途徑,如必須採用時,則應在最後一次肝素注射4小時以後,或在使用等量的魚精蛋白以中和肝素後再開始手術。

5.交感神經節阻滯 一般阻滯兩側第2、3腰交感神經節,每處注1%普魯卡因10ml以解除病肢血管反射性痙攣,緩和缺血及減少疼痛。爲了爭取時間及早施行血栓摘除術,可不強調在術前使用;但對於延期手術或術後的病例,交感神經節阻滯很有作用。在使用抗凝劑期中,則應慎重採用交感神經節阻滯,以免引起深部組織血腫

6.解痙藥物的應用 解痙藥物(例如在血栓阻塞部位以上的動脈內注射罌粟礆0.03g,或1%普魯卡因5~10ml,每日3~4次),對於解除血管痙攣也有作用,但不很可靠。

7.病肢處理 保持病肢於通常室溫下,放在略低於心臟水平位,並用大量棉墊包裹,以免遭受外傷和壓迫,又可保暖。冷凍會引起血管收縮,加熱將增加局部的新陳代謝,反而促使組織壞死,均應禁用。

8.心臟病治療 大量使用洋地黃利尿劑,可以促使血栓的擴大,須加注意。而血栓摘除本身,尤其在局麻下經股動脈途徑進行的手術,卻可減輕心臟的負擔。因此,並有嚴重心臟病的病人在適當處理心臟病的同時,應爭取及早施行血栓摘除手術。

7 麻醉

經腹部途徑用硬膜外麻醉或全麻,經股部途徑常用局麻。

8 手術步驟

1.切口 在左、右股動脈處各作一縱行切口,起自腹股溝韌帶,向下延伸約6~7cm長。

2.控制動脈 切開雙側動脈外面的軟組織分離動脈,並在其遠、近端和股深動脈各繞一紗布帶。於一側股動脈內緩慢注入20ml內含10~20mg肝素的生理鹽水後,拉緊股深動脈和股動脈遠端的紗布帶(或各夾上血管夾)以控制遠端血流。

3.切開股動脈、摘除血栓 於上、下紗布帶之間縱行切開股動脈約1cm長。選一比動脈口徑稍小的塑料吸引管,將頂端剪成斜口,用玻璃管連接到吸引器,在近玻璃管處的吸引管上剪一側孔。從血管切口將吸引管插入股動脈並向上推進,從玻璃內觀出血情況。當吸引管尖端接觸到血栓,玻璃管內可見的出血情況停止時,即可開動吸引器,並用拇指按住吸引管的側孔持續吸引,慢慢將吸引管連同其尖端吸住的血栓一併拔出[圖1]。往往需要重複插管吸引幾次。血栓摘除後,即夾住切口上方的股動脈

同法經對側股動脈清除血栓。血栓碎塊有時可能被推到已摘除乾淨的那一側去,因此可能需要在對側再行吸引,直至從雙側動脈均見到強有力而且搏動的血流爲止。然後,鬆開遠端的紗布帶或動脈夾,檢查從股動脈和股深動脈血液迴流是否通暢。沖掉血塊後,重新拉緊紗布帶。

4.縫合切口 動脈切口各用4-0細絲線作連續縫合。檢查無漏血後,細緻縫合股筋膜和皮下組織、避免死腔,以防抗凝治療中積存滲血。

9 中注意事項

1.病肢要完全裸露,以備在手術時隨時檢查阻塞遠端的脈搏血運情況,或另作必要的切口,繼續向下探查。

2.腹壁切口要夠長,便於顯露血栓阻塞部位及其上、下端的血管

3.對一切側支血管小心檢查有無血栓形成,並儘可能摘除乾淨。

4.應先分離血栓阻塞部位遠端的動脈阻斷其血流,然後分離血栓阻塞部位近端動脈,以防止血栓滑脫和播散。

5.應直接在血栓阻塞部位縱行切開主動脈壁,切口長度根據血栓的長短而定,不宜過長,以能清除腔內血栓即可。

10 術後處理

1.肢體的血液循環在術後開始好轉,但由於動脈痙攣、往往恢復比較緩慢。血栓阻塞遠側肢體的膚色和溫度最早恢復,表現爲膚色逐步改善、溫度升高、疼痛明顯減輕或消失。遠側脈搏在術後一般即可觸及,但很弱,常經1~2日後纔可恢復正常。

2.術後動脈痙攣有增加血栓形成的危險,故應適當採用交感神經阻滯,解痙藥物和鎮痛劑等減少或解除血管痙攣的措施。

3.除經腹部途徑的手術病例外,一般應繼續用抗凝療法約1周;但如果發病期短,血栓阻塞遠側動脈內尚無血栓形成而病人又年輕者,可以不用

4.對心臟病病人,術後需繼續採取必要的處理。

5.如果肢體發生壞疽,應保持乾燥無菌狀態。壞疽組織感染毒素吸收,將給全身帶來嚴重的影響,因此,一旦壞疽組織分界明確後,需及時行截肢術。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