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魚精蛋白說明書
3.1 藥品名稱
3.2 英文名稱
Protamine
3.3 別名
硫酸魚精蛋白;精蛋白;精蛋白鹽;Protamine Sulfate
3.4 分類
3.5 劑型
1.注射液:50mg(5ml),100mg(10ml)。
2.注射劑(凍乾粉):50mg。
3.6 魚精蛋白的藥理作用
魚精蛋魚精蛋白是一種鹼性蛋白,具有強鹼性基團,在體內可與強酸性的肝素結合,形成一種無活性的穩定複合物,這種直接拮抗作用使肝素失去抗凝活性。肝素使抗凝血酶Ⅲ構型改變,發揮抗凝血酶作用。個別實驗證實,魚精蛋白還可分解肝素與抗凝血酶Ⅲ的結合,從而消除其抗凝作用。因此,肝素或低分子肝素嚴重過量引起出血時,魚精蛋白可中和它們的抗凝作用。
3.7 魚精蛋白的藥代動力學
魚精蛋白注射後0.5~1min即能發揮止血功能,作用持續約2h。半衰期與用量相關,用量越大,半衰期越長。
3.8 魚精蛋白的適應證
1.用於注射肝素過量而引起的出血,以及自發性出血(如大咯血等)。
2.心臟動脈等大手術、血循環中出現肝素樣抗凝物質或血液透析時應用大量肝素抗凝可使用魚精蛋白中和。
3.9 魚精蛋白的禁忌證
3.10 注意事項
1.(1)對魚類有過敏史者;(2)輸精管切除術及不育症患者;(3)孕婦及哺乳期婦女。
4.魚精蛋白可中和低分子肝素的抗凝血酶活性,但只能部分地中和其抗因子Ⅹa的作用。1mg魚精蛋白可抑制100U道特肝素鈉或1mg(100U)依諾肝素鈉的抗凝作用。
5.輸精管切除術及不育症患者在輸注魚精蛋白前,可應用皮質激素或抗組胺藥防止過敏。
6.魚精蛋白可引起低血壓,故靜脈注射時應緩慢(一般用1%的注射劑,以每分鐘0.5ml的速度給藥,時間超過10min),且應備有搶救休克的藥物和設備。對血容量偏低患者,宜糾正後再用魚精蛋白,以防周圍血循環衰竭。
7.用魚精蛋白5~15min後,可測定APTT或TT以估計用量(特別在大劑量肝素應用後);如肝素的作用持續時間長於魚精蛋白,可根據ACT結果再次給藥。
8.魚精蛋白的單次注射劑量不得超過50mg;如果要多次注射,應密切觀察患者以防出現過量反應。
9.由於魚精蛋白自身具有抗凝作用,因此2h內(即魚精蛋白作用有效持續時間內)不宜超過100mg,除非另有確鑿證據,不得隨意加大劑量。
10.由於肝素在體內代謝迅速,因此其與魚精蛋白給藥的間隔時間越長,拮抗所需用量則越少。例如肝素靜脈注射30min後,再用魚精蛋白,劑量可減少一半。
11.深部皮下注射肝素過量所致出血,由於肝素吸收時間延長,可先給魚精蛋白25~50mg,以後再根據實驗室檢測結果給藥。
12.魚精蛋白能被血液所滅活,當其用於中和大劑量肝素時,可發生肝素“反跳”現象,這種併發症需要額外注射魚精蛋白。
13.藥物對兒童的影響:魚精蛋白粉劑若以制菌水溶化則不能用於新生兒,因制菌水含苯甲醇(防腐劑),大劑量(每天100~400mg/kg)投入對新生兒有毒性反應。
14.當反覆給予魚精蛋白拮抗大劑量肝素時,必須延長監護時間(由於魚精蛋白過量可能引起再次出血),並監測活化全血凝固時間(AC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生成時間(APTT)、凝血酶時時間(TT)。
3.11 魚精蛋白的不良反應
1.心動過緩、胸悶、呼吸困難及血壓降低(大多因靜脈注射過快所致,系藥物直接作用於心肌或周圍血管擴張引起)較常見,也有引起肺動脈高壓或高血壓的報道。
3.魚精蛋白純化後纔可應用,一般無抗原性,但極個別對魚類食物過敏的患者可發生過敏反應(可能與體內存在依賴補體的ISG型皮膚敏感性抗體有關),表現爲血管神經性水腫、蕁麻疹、局部疼痛等,多發生在第2次給藥後。
4.心臟手術體外循環所致的血小板減少,可因注射魚精蛋白而加重。
5.糖尿病患者應用魚精蛋白鋅胰島鋅胰島素時,可出現嚴重的過敏反應,但極少見。臨牀上最常見於反覆應用魚精蛋白,或者患者對魚類有過敏史者。
3.12 魚精蛋白的用法用量
1.(1)靜脈注射:抗肝素過量時,魚精蛋白用量與最後一次肝素使用量應相當(魚精蛋白1mg可中和肝素100U);(2)靜脈滴注:抗自發性出血時,每天5~8mg/kg,分2次,間隔6h。每次以生理鹽水300~500ml稀釋,連用不宜超過3天。
3.13 藥物相互作用
3.14 專家點評
魚精蛋白爲從鮭科魚成熟的精子中提取的一種鹼性蛋白質的硫酸鹽。魚精蛋白能與肝素結合,使肝素失去抗凝活性。同時亦有輕度抗凝血酶原激酶作用。魚精蛋白口服無效,僅限於靜脈注射,作用迅速,維持時間長。用於因注射肝素過量所引起的出血。心臟動脈等大手術、血循環中出現肝素樣抗凝物質或血液透析時應用大量肝素抗凝可按需使用魚精蛋白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