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脈傳睛

白睛病 中醫病證名 眥病 常見病方藥治療 中醫學 中醫眼科學 中醫診斷學 中醫常見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chì mài chuán jīng

2 英文參考

red vessels invading white eye[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ciliary hyperemia[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red vessel spreading to black of eye[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3 概述

赤脈傳睛(red vessel spreading to black of eye)爲病證名[1]。見《銀海精微》。又名赤脈侵睛[1]。是指以赤脈起自兩眥,傳向黑睛爲主要表現的眼病[2]。《銀海精微》還將它作了進一步劃分:自大眥起者,稱大眥赤脈傳睛;自小眥起者,稱小眥赤脈傳睛。一般多兩眥同起,且雙眼同病。

赤脈傳睛類似西醫學的眥結膜炎

4 赤脈傳睛病因病機

銀海精微》:“赤脈傳睛之症起於大眥者,心之實也。此心邪之侵肝也。心屬火主血,肝屬木主筋。筋得血灌引,漸至黑睛蔓延瞳人,甚則看物如同隔絹。是三焦相火炎上,或勞心事太過,或夜觀書史,或能飲酒,及好食五辛煎炒熱物,”《銀海精微》還載曰:“小眥赤脈傳睛者,心之虛也……多因夜近燈火,勞傷心經,致使心虛氣弱,血運不行,積在小眥之間。”

赤脈傳睛多由心火上亢,三焦積熱心陰不足腎水虧虛所致[2]

一、恣嗜五辛,脾胃蘊熱,或肝鬱化火,上犯於心,心經蘊熱,鬱於兩眥而發病。

二、勞瞻竭視,或用意太過,心陰暗耗,虛火上炎,壅於眥部脈絡。

5 赤脈傳睛症狀

赤脈傳睛初起,患者自覺眥部澀癢,眥角皮膚紅赤,赤脈呈多數細分枝狀,自眥部發出,走傳白睛,甚至延及黑睛[2]

由於較少引起黑睛疾病,故一般不影響視力

6 赤脈傳睛的診斷

一、自覺症狀輕微,僅覺眼部癢澀不舒,視力不影響。

二、眥部白睛微赤,有赤脈橫生

7 需要赤脈傳睛相鑑別的疾病

赤脈傳睛應與胬肉攀睛相鑑別。胬肉攀睛多生於大眥,初起大眥赤脈叢生,,繼之胬起如肉呈三角形,如翼狀,橫貫白睛,最後攀附於黑睛之上。

8 赤脈傳睛的治療

8.1 辨證治療

辨證上,主要爲火熱所致。屬虛屬實應根據赤脈色澤、粗細、多寡及兼症等進行辨。一般絲脈紅赤粗大,癢澀刺痛,眵幹淚熱屬實證[2]。若絲脈淡紅,微癢不痛,一般屬虛[2]。治療上,屬實火當清瀉爲主,虛火滋陰爲主。

8.1.1 心經實火

8.1.1.1 症狀

兩眥赤脈粗大鮮紅,橫貫白睛,癢澀刺痛,眵多於結,頭痛煩熱口乾咽燥,或口舌生瘡,大便燥結小便黃赤舌尖紅,舌苔黃,脈數。

8.1.1.2 證候分析

兩眥屬心,心主火,主血脈心火上炎,壅於兩眥,故眥頭血脈粗大鮮紅,癢痛並作,眵多幹結;心火亢盛,循經上炎,故煩熱口渴,口舌生瘡,舌尖紅;移熱於小腸,故小便黃赤

8.1.1.3 治法

清心瀉火

8.1.1.4 方藥治療

瀉心湯導赤散加減。瀉心湯黃連黃芩大黃瀉心降火;導赤散地黃涼血清熱,竹葉清心火,木通心火,利小便甘草瀉火解毒。兩方配合應用,共奏瀉心降火、清利小便作用

可選用瀉心湯加減[2]

8.1.2 心經虛火

8.1.2.1 症狀

兩眥赤脈淡紅,細小稀疏,微癢不舒,舌紅少苔,脈細數。

8.1.2.2 證候分析

兩眥屬心,紅赤屬火。現兩眥血脈淡紅而細小,微癢而不痛,證屬心經虛火上炎心煩不寐舌紅少苔,脈細數亦屬心經虛火之象。

8.1.2.3 治法

滋陰清熱,養血寧心

8.1.2.4 方藥治療

可選用補心湯六味地黃丸加減[2]

補心湯中人參、黃芪甘草心氣當歸遠志麥冬地黃滋陰養血安神知母連翹清心經虛火;桔梗載藥上行,直達目竅。

8.2 外治法

黃連西瓜霜眼藥水膽汁二連膏八寶眼藥點眼,每日3次。

9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86.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治療赤脈傳睛的中成藥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