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法行經腹腔直腸切除吻合術

手術 直腸癌手術 普通外科手術 肛管、直腸手術 經腹腔行直腸切除吻合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手術名稱

手法前切除術

3 分類

普通外科/肛管直腸手術/直腸癌手術/經腹腔行直腸切除吻合

4 ICD編碼

48.6301

5 概述

手法前切除術用於直腸癌的手術治療。 本手術不但保留了肛管肛提肌,並且也保留了直腸下段的感覺及其排便反射(如保留段長度在4~5cm以上時),故爲直腸切除術中保留排便控制功能效果最好的手術,術後病人逐漸多能恢復控制和排氣的能力。若保留腸段較短(3~4cm),在術後3~6個月內,儲存功能尚未得到代償,排便較頻,鑑別排氣、排便控制液體糞便的能力也暫時減退,經過一段時間(3~6個月)和括約肌鍛鍊後,多能逐漸改善。

手術相關解剖見圖1.8.6.2.1-1。

6 適應

手法前切除術適用於:

1.作爲根治性切除手術,適用於距離肛門11cm以上的直腸癌或乙狀結腸下段癌。

2.作爲姑息性切除手術,適應於下緣距肛門在8cm以上的直腸癌

3.巨大而廣基的良性腫瘤(如絨毛乳頭狀瘤)或炎性狹窄,在切除後估計吻合口在肛緣3cm以上者。

7 禁忌症

1.伴有部分結腸梗阻者,可考慮先做橫結腸造口或先施行Hartmann手術,2周後再做吻合術。

2.直腸中、下端癌病變已穿透腸壁並浸潤周圍結構者。

3.高齡、體弱,伴有其他嚴重疾患的心、肺、肝、腎功能不全者,無法耐受經腹切除手術者。

8 術前準備

1.對病人要說明必須施行結腸造口術(人造肛門)的理由,如處理得當,仍可以適應正常生活。最好先介紹一個已能正常生活的結腸造口病人,同他交談則說服力更大。

2.儘量改善病人全身情況,如糾正貧血血紅蛋白應在12g以上;血清蛋白過低或體重減輕顯著者,應先做靜脈營養

3.女性病人應做陰道檢查,瞭解有否癌腫浸潤。需切除陰道後壁者,手術前2d,每天衝陰道

4.低位較固定的腫瘤,或癌位於直腸前壁且有泌尿系症狀,應做膀胱檢查及逆行輸尿管造影或靜脈腎盂造影,以瞭解泌尿生殖系統該部位有無侵犯。

5.麻醉後在嚴格無菌技術下安置導尿管,最好用Foley氣囊導尿管,然後陰囊陰莖(連同導尿管)以橡皮膏固定於右大腿內側,導尿管連接至手術檯下瓶中。

6.術前所有的病人都應估量一下仰臥、坐位、站立時結腸造口的位置,並做一記號,最好注射少許消毒墨汁,以免術中定位不當。

9 麻醉體位

1.持續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

2.膀胱截石位的目的,是如需要改變手術方式時(拉出切除或聯合切除),則不需再改變體位。如用吻合吻合,則更需要體位

10 手術步驟

1.腹部切口、腹腔內探查、直腸及乙狀結腸分離腸繫膜下血管的結紮等手術操作步驟,與直腸、肛管經腹會陰聯合切除術相同。但有時爲了使結腸有足夠的長度而在無張力的情況下與直腸吻合,須將降結腸外側腹膜反折剪開至脾曲,遊離降結腸,必要時還要切斷膈結腸韌帶、脾結腸韌帶和部分胃結腸韌帶,使結腸脾曲充分遊離(圖1.8.6.2.1-2)。

2.提起直腸上段和乙狀結腸,在距癌腫遠端5cm以下的直腸夾兩把直角腸鉗,兩鉗相距約1cm,靠下端腸鉗處切斷直腸直腸斷端用2%紅汞棉球擦拭(圖1.8.6.2.1-3)。

3.再用兩把直角腸鉗夾住擬切斷處的近端乙狀結腸,切斷乙狀結腸。取出切除的腸曲和病變組織(圖1.8.6.2.1-4)。

4.將近段結腸往下送入盆腔,與直腸接近,準備做端對端吻合術。先在直腸斷端和結腸斷端兩側用兩針細不吸收線縫合固定,並做牽引。然後用細不吸收線間斷褥式縫合吻合口後壁漿肌層。在乙狀結腸近端夾一把腸鉗,切除乙狀結腸直腸被直角腸鉗夾榨過的部分(圖1.8.6.2.1-5)。

5.用2-0號鉻制腸線做吻合口後壁的全層連續縫合(圖1.8.6.2.1-6)。

6.再用另一根2-0號鉻制腸線做吻合口前壁的全層連續內翻縫合(圖1.8.6.2.1-7)。

7.縫合畢,剪去兩側牽引線,取出腸鉗,用細不吸收線在前壁做漿肌層間斷褥式縫合(圖1.8.6.2.1-8)。

8.用溫鹽水沖洗盆腔後,在吻合口後壁置一雙套管式菸捲引流,於會陰部做一戳口引出。然後用1號鉻制腸線縫合修補盆腔底部腹膜重建盆底,使吻合口置於腹膜腔外。最後逐層縫合腹壁切口。手術完畢,應用手指擴張肛門至4指(圖1.8.6.2.1-9)。

11 中注意要點

1.經腹腔直腸切除吻合需遊離降結腸結腸脾曲,以減少吻合口處的張力。因此手術切口多采用較長的左旁正中切口,從恥骨上延伸至臍上4~5cm。遊離結腸時應儘量注意減少對腫瘤的翻動與擠壓。

2.切斷腸繫膜動脈一般多在左結腸動脈分支以下,若過高,可能影響左結腸的血循環,致吻合口癒合不良。

3.沿乙狀結腸系膜根部切開後腹膜,在骶岬平面進入骶前間隙,直視下沿直腸背側銳性分離,直達盆底,超越尾骨尖。

4.腸管切除的長度,上端距離腫瘤應不少於10cm,下端應達5cm。

5.吻合口兩端腸管的血循環必須良好。上段腸管的腸繫膜邊緣應有可見的動脈搏動;下端的位置深,不易觀察動脈搏動,但其斷面上應有較多的動脈出血

6.吻合完畢後,腸管及其系膜須鬆弛,無張力。

7.手術完畢後,一定要用手指擴肛至4指,減低吻合口處張力,防止吻合口裂開。

12 術後處理

手法前切除術術後做如下處理:

1.腹腔引流於手術後4~5d開始逐漸拔除。

2.繼續使用抗生素

3.術後第5天起,每晚口服液體石臘30ml,共3~4次。

13 併發症

1.吻合口破裂是最主要的術後併發症。破裂原因一般由於腸吻合端血循供應不良、吻合口處有張力、縫合技術不夠細緻或腸腔術前準備欠佳所致。吻合口破裂多發生於後方,一般不超過1/3周徑,若處理不當約半數有糞瘻形成;少數可導致腹膜盆腔膿腫膿腫可經吻合口再穿入直腸或穿入陰道而自行引流。凡吻合有困難而不十分牢靠或腸腔內積存糞便較多者,宜於手術完畢時在右上腹部做橫結腸造口,暫時轉流糞便,以預防吻合口破裂。近端結腸造口後,即使吻合口破裂及感染,也多能自愈。待吻合口癒合後4~6周,局部的炎症水腫消退,可行結腸造口關閉術

2.吻合口狹窄少見,如能在吻合注意勿使腸壁過分內翻,並採用間斷縫合,則狹窄即不至發生。如吻合口曾破裂在半周以上,並曾施行橫結腸造口者,則可能有吻合口狹窄產生,然此類狹窄多數能被成形的糞便自然擴張。只有吻合口幾乎全周破裂的病例,以後產生的狹窄才須以擴張器擴張,以恢復適宜的周徑。對同時曾施行橫結腸造口者,應爭取造口的早期關閉,以避免吻合口因曠置廢用過久而引起狹窄。若橫結腸造口不能早期關閉,則應在術後2周起定期做遠端結腸灌腸及肛管擴張,以防止吻合口狹窄。術後2周不應再口服液石蠟,以保持糞便成型,也是防止吻合口狹窄的措施之一。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