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交藤

中藥材 養心安神藥 中醫學 安神藥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yè jiāo téng

2 《*辭典》:夜交藤

2.1 出處

本經逢原

2.2 拼音名

Yè Jiāo Ténɡ

2.3 別名

棋藤(《南京民間藥草》),首烏藤(《江蘇植藥志》)。

2.4 來源

蓼科植物何首烏的藤莖或帶葉藤莖。帶葉的藤莖,於夏、秋採取。但商品大都用藤莖,於秋季葉落後割取,除去細枝、殘葉,切成長約70釐米的段落,捆成把,曬乾

2.5 形態

植物形態詳"何首烏"條。

2.6 生境分佈

主產河南、湖北、湖南、江蘇、浙江等地。

2.7 性狀

乾燥的藤莖呈細長圓柱狀,通常扭曲,有時分枝,直徑3~7毫米。表面紫褐色,粗糙,有扭曲的縱皺紋和節,並散生紅色小斑點,栓皮菲薄,呈鱗片狀剝落。質硬而鹿,易折斷,斷麪皮部棕紅色,木部淡黃色,木質部呈放射狀,中央爲白色疏鬆的髓部。氣無,味微苦澀。以粗壯均勻、外表紫褐色者爲佳。

四川商品爲乾燥的帶葉嫩莖。莖細,黃綠色或黃褐色,葉多皺縮。

2.8 化學成份

莖含蒽醌類,主要爲大黃素、大黃酚或大黃甲醚,均以結合型存在。

2.9 炮製

清水洗淨,稍浸泡,撈出,潤透後,切段曬乾

2.10 性味

甘微苦,平。

①《本草再新》:"味苦,性溫,無毒。"

②《飲片新參》:"苦澀微甘。"

③《陝西中草藥》:"性平,味甘。"

2.11 歸經

入心、肝經

①《本草再新》:"入心、脾二經。"

②《四川中藥志》:"入肝、腎二經。"

2.12 功能主治

養心,安神,通絡,祛風。治失眠,勞傷,多汗血虛身痛,癰疽,瘰癧風瘡疥癬。

①《綱目》:"風瘡疥癬作癢,煎湯洗浴。"

②《本草再新》:"補中氣行經絡,通血脈,治勞傷。"

③《本草正義》:"治夜少安寐。"

④《飲片新參》:"養肝腎,止虛汗,安神催眠。"

⑤《安徽藥材》:"消癰腫、瘰癧痔瘡。"

⑥《陝西中草藥》:"祛風溼,通經絡。治失眠多汗貧血,周身痠痛,疥癬等皮膚病。"

2.13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4錢。外用:煎水洗或搗敷。

2.14 附方

①治徹夜不寐,間日輕重,如發瘧:夜交藤(切)四錢,真珠母八錢,龍齒二錢,柴胡(醋炒)一錢,薄荷一錢,生地六錢,歸身二錢,白芍(酒炒)一錢五分,丹蔘二錢,柏子仁二錢,夜合花二錢,沉香五分,紅棗十枚。水煎服。(《醫醇媵義》甲乙歸髒湯)

②治腋疽首烏藤雞屎藤葉各適量。搗爛,敷患處。(《廣西民間常用草藥》)

③治痔瘡腫痛:首烏藤、假蔞葉杉木葉各適量。煎水洗患處。(《廣西民間常用草藥》)

2.15 各家論述

本草正義》:"夜交藤,瀕湖止稱莖葉治風瘡疥癬,作浴湯甚效,今以治夜少安寐,蓋取其能引陽入陰耳。然不寐之源,亦非一端,苟不知從病源上着想,而惟以此爲普通用品,則亦無效。但止堪供佐使之助,因是調和陰陽者,故亦有利無害。"

2.16 摘錄

《*辭典》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