芎芷香蘇散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iōng zhǐ xiāng sū sǎn

2 概述

芎芷香蘇散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七首。

3 世醫得效方》卷一方之芎芷香蘇散

3.1 組成

香附五兩,紫蘇二兩半,陳皮甘草蒼朮(米泔浸,炒黃)各二兩,川芎白芷(原方缺量)[1]

3.2 製法

上藥爲末[1]

3.3 用法用量

每服四錢,加生薑三片,蔥白二根,水煎[1]

3.4 功能主治

世醫得效方》卷一方之芎芷香蘇散主治傷風鼻中清涕自汗頭疼,或發熱[1]

4 世醫得效方》卷九之芎芷香蘇散

4.1 組成

即原書卷一香蘇散川芎白芷

4.2 製備方法

上藥銼1劑。

4.3 功能主治

世醫得效方》卷九之芎芷香蘇散主治傷風,鼻中清涕自汗頭痛,或發熱

4.4 用法用量

生薑3片,大棗2個,水煎服。

5 醫方類聚》卷五十六引《管見大全良方》之芎芷香蘇散

5.1 處方

香附子(炒,去毛紫蘇各90克 陳皮(去白)川芎 白芷各60克 甘草(炙)30克

香附子(炒去毛)3兩,紫蘇3兩,陳皮(去白)2兩,川芎2兩,白芷2兩,甘草(炙)1兩。

5.2 製法

上藥哎咀。

5.3 功能主治

醫方類聚》卷五十六引《管見良方》之芎芷香蘇散主治四時瘟疫傷寒發熱頭痛項強百節痠疼;又療傷風咳嗽,聲重,鼻流清涕,腰背拘急

主治四時傷寒發熱頭痛項強百節痠痛傷風咳嗽聲重,鼻流清涕,腰背拘急

5.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水1大盞,加生薑3片,大棗1個,煎至7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

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加生薑3片、大棗1枚,煎至210毫升,去滓熱服,不拘時。

5.5 摘錄

醫方類聚》卷五十六引《管見大全良方

6 《嵩崖尊生》卷十方之芎芷香蘇散

6.1 組成

川芎白芷香附、蘇葉、陳皮甘草枳殼

6.2 功能主治

《嵩崖尊生》卷十方之芎芷香蘇散主治感冒發熱惡寒

7 方劑辭典》引《濟生》之芎芷香蘇散

7.1 組成

川芎1錢,白芷1錢,香附子1錢,陳皮1錢,羌活1錢,薄荷8分,紫蘇8分,甘草5分。

7.2 功能主治

方劑辭典》引《濟生》之芎芷香蘇散主治外感傷風鼻塞聲重,左脈浮緩。

7.3 用法用量

生薑蔥白水煎服。

7.4 運用

荊芥防風,名荊防芎蘇散

8 外科十法》之芎芷香蘇散

8.1 別名

芎芷香蘇靈散

8.2 組成

川芎1錢,白芷1錢,紫蘇葉1錢,赤芍1錢,陳皮1錢,甘草1錢,荊芥1錢5分,香附1錢5分,秦艽1錢5分,連須蔥白2寸。

8.3 功能主治

外科十法》之芎芷香蘇散主治發背。毒多挾風寒而發者。

8.4 用法用量

水煎服。如毒不消,隨服銀花、甘草等藥。

8.5 運用

若兼傷食,加山楂麥芽、葡子;若內熱極盛,加連翹牛蒡子

8.6 附註

芎芷香蘇靈散(《醫鈔類編》卷二十一)。

9 醫便》卷二之芎芷香蘇散

9.1 組成

川芎1錢,白芷1錢,蘇葉(紫者,去梗)1錢,香附1錢,陳皮8分,防風8分,羌活8分,甘草5分。

9.2 功能主治

醫便》卷二之芎芷香蘇散主治春月傷風鼻塞聲重,或流清涕咳嗽痰壅氣逆人迎脈浮緩。

9.3 用法用量

生薑3片,蔥白3寸,水1鍾半,煎8分,食後熱服

9.4 運用

有痰,加半夏1錢;咳嗽,加杏仁桑白皮各8分,五味子10粒。

10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78.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