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氣朝陽草

中藥材 補脾溫腎 祛風利溼 中醫學 中藥學 降血壓藥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wǔ qì cháo yáng cǎo

2 薔薇科植物路邊青或柔毛路邊青的全草或根·五氣朝陽草

五氣朝陽草中藥名,出自《昆明民間常用草藥》,爲《全國中草藥彙編》記載呃藍布正之別名[1]

2.1 別名

五氣朝陽草水楊梅見腫消頭暈藥、追風七[2]

2.2 來源及產地

薔薇科植物路邊青Geum aleppicum Jacq.或柔毛路邊青Geum japonicum Thunb. var. chinense F. Bolle的全草或根。分佈陝西、江西、四川和雲南等地。[2]

2.3 性味

辛、苦,平[2]

2.4 功能主治

補脾腎,祛風溼,降血壓,活血消癰[2]

1.治虛勞咳嗽腰腿痛崩漏帶下月經不調,小兒慢驚,腹瀉痢疾高血壓頭暈頭痛。煎服:9~30g。[2]

2.外敷癰、癤、腫毒,跌打損傷[2]

2.5 化學成分

根含鞣質水楊梅苷(Gein)[2]

3 薔薇科植物水楊梅的根及全草·五氣朝陽草

3.1 出處

《昆明藥植調查報告》

3.2 拼音名

Wǔ Qì Zhāo Yánɡ Cǎo

3.3 別名

追風七、見腫消、追風草、烏金丹(《陝西中草藥》)。

3.4 來源

薔薇科植物水楊梅的根及全草。夏秋採集,陰乾或鮮用。

3.5 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50~90釐米,全株被長剛毛。主根略呈塊狀,具支根及細鬚根。基生葉大,叢生,羽狀全裂或近羽狀複葉;頂葉片較大,菱狀卵形至圓形,長5~10釐米,寬3~10釐米,3裂或具缺刻,先端略尖,邊緣具大牙齒,兩面疏生長剛毛;側生葉片小,1~3對,寬卵形;莖生葉有3~5片,卵形,3淺裂或羽狀分裂;托葉卵形,有缺刻。花單生於莖頂或莖上部叉狀分枝上,黃色;萼片廣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5~7.5毫米;雄蕊雌蕊多數。聚合果球形,直徑約1.5釐米,宿存花柱先端有長鉤刺。花期夏季。果期秋季。

3.6 生境分佈

生長於針葉林、針闊混交林及闊葉林緣、山路、山坡、稍溼地、雜類草地及宅旁.分佈東北、華北、西北、西南及河南、山東、湖南、江西、湖北等地。

3.7 性味

《陝西中草藥》:"味甘辛,性平。"

3.8 功能主治

祛風除溼,活血消腫。治腰腿痹痛,痢疾崩漏白帶跌打損傷,癰疽瘡瘍咽痛瘰癧

①《昆明藥植調查報告》:"利尿,治瘡毒。"

②《陝西中草藥》:"祛風除溼散瘀消腫,消炎止痛,鎮驚。治腰腿痛跌打損傷痢疾崩漏白帶小兒驚風乳癰咽痛扁桃體炎,癰疽瘡瘍瘰癧。"

3.9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4錢;或鮮品搗汁服。外用:搗敷。

3.10 附方

①治月經不調不育子宮癌:五氣朝陽草五錢。煮雞或煮肉喫。(《雲南中醫驗方》)

②治小兒慢驚風:追風七(春夏用葉,秋冬用根)搗汁一盅,開水和勻內服。(《陝西草藥》)

③治癰癤腫痛:鮮追風七搗成泥膏,敷貼瘡腫處。(《陝西草藥》)

④治咽喉腫痛:追風七根三錢,八爪龍二錢。水煎服。(《陝西中草藥》)

3.11 摘錄

《*辭典》

4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38.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813.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