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應午時茶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wàn yìng wǔ shí chá

2 《中國醫學大辭典》

2.1 方名

萬應午時茶

2.2 組成

厚朴1兩(制),砂仁1兩,桔梗1兩,羌活1兩,幹葛1兩,香薷1兩,茵陳1兩,白芍藥1兩,枳殼1兩,黃芩1兩(酒炒),木瓜1兩,防風1兩,陳皮1兩,蘇葉1兩,白芷1兩,大腹皮1兩,青蒿1兩,茯苓1兩,麥芽2兩(炒焦),蒼朮2兩(米泔浸),扁豆2兩,藿香2兩,山楂2兩(炒焦),滑石(飛)2兩,薄荷5錢,甘草5錢,川黃連(酒炒)5錢,陳紅茶8兩。

2.3 功效

闢暑止渴,開胃進食。

2.4 主治

內傷飲食,外感風寒暑溼寒熱交作,霍亂吐瀉,胸膈膨脹,頭疼骨痛腹痛便瀉,或酒溼傷脾,倦怠惡食,及一切山嵐瘴氣時疫傳染瘧疾痢疾,不服水土。

2.5 用法用量

每服1-2塊,清水煎,溫服

2.6 加減

風寒太甚,鼻流清涕發熱不休,加生薑2片,生蔥2根,同煎熱服,蓋被取汗。

2.7 製備方法

生曬共研爲末,麪糊爲塊。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