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泡子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tiān pào zǐ

2 《*辭典》:天泡子

2.1 出處

分類草藥性》

2.2 拼音名

Tiān Pào Zǐ

2.3 別名

沙燈籠(《民間常用草藥彙編》),燈籠草、水燈籠、打卜草、打額泡(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天泡草,王母珠、黃燈籠(《常用中草藥治療手冊》),小酸漿(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

2.4 來源

茄科植物黃姑娘的全草果實。6~7月,採取帶果全草,洗淨,鮮用或曬乾

2.5 形態

一年生草本,高50釐米左右。莖微臥或傾斜,多分枝,具細柔毛或近光滑。單葉互生;葉片卵圓形或長圓形,長2~8釐米,寬1~5釐米,先端短尖,葉基不等,全緣或波狀,或具有不規則的缺刻,上面綠色,近於無毛,下面毛較多;葉柄長1~4釐米,有毛。花單生於葉腋;花柄長約5毫米;萼鐘形,綠色,膜質,5裂,有硬毛,結果時萼增大如燈籠狀,直徑約1.5釐米,包圍在果實的外面,具有突出的5棱;花冠鐘形,5裂,淡黃綠色,長約8毫米,近冠管基部有斑塊雄蕊5,着生花冠管的基部,花葯長圓形;雌蕊1,子房圓形,2室,胚珠多數,花柱線形,柱頭頭狀,呈不明顯的2裂。漿果圓珠形,黃色,直徑約1釐米;種子多數,扁圓形,綠白色。花期6月。果期7月。

2.6 生境分佈

生長于田野、土坎及坡地。我國南北各地均有分佈

2.7 性味

《四川中藥志》:"性寒,味苦,無毒。"

2.8 功能主治

滲溼殺蟲.治黃疸小便不利,慢性咳喘疳疾瘰癧天泡瘡溼瘡

①《分類草藥性》:"解毒殺蟲,葉治天泡瘡。"

②《天寶本草》:"治小兒臌脹疳疾。"

③《四川中藥志》:"利尿,消痃癖,去骨蒸勞熱。治黃疸小便不利久咳喘急;外塗小兒泡瘡及皮膚溼熱瘡。單用果效力更佳。"

④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感冒發熱咽喉腫痛急性支氣管炎溼瘡腫毒。"

2.9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5~1兩。外用:研末調敷。

2.10 注意

《四川中藥志》:"無溼熱瘀滯者忌用。"

2.11 附方

①治黃疸天泡子陽雀花根、紅檬樹皮(煅),木通臭草根。煎服。(《四川中藥志》)

②治小兒天泡瘡天泡子研末,麻油調搽。(《四川中藥志》)

2.12 臨牀應用

①治療慢性氣管炎

取幹全草1斤製成500毫升糖漿。每次50毫升,每日3次飯後服,10天爲一療程,連服三個療程。每療程結束後休息3天,治療60例,顯效39例,好轉10例,無效1例。臨牀觀察對咳、痰、喘均有較好療效,始效時間隙1例爲20天外,其餘均在3~6天。治程中有嗜心、胃部不適、頭昏頭疼失眠副作用,1~5天后自行消失。曾有1例於2天內服藥達1.5斤(生藥),亦未出現中毒不良反應。但對潰瘍病患者應慎用。

②治療黃疸

全草2株煎取濃汁加糖適量爲一日量,分2~3次服,有的服10~15次即退黃

③治療頸淋巴結核

取鮮燈籠草頭(幹品亦可)3個,冬瓜碧2片,水1碗煮成半碗頓服(小兒酌減),治療100多例,有的服藥4~10次,有的服藥2月,均有一定療效。

2.13 摘錄

《*辭典》

用到中藥天泡子的方劑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