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瓜葉

中藥材 止咳化痰 清熱解毒 止血 中醫學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ī guā yè

2 中醫大辭典》·絲瓜葉

絲瓜葉中藥名,出自《滇南本草[1]

2.1 來源

葫蘆科植物絲瓜Luffa cylindrica (L.) Roem.的葉[1]

2.2 性味

苦、酸,微寒[1]

2.3 功能主治

功在清熱解毒化痰止咳止血[1]

1.治暑熱煩渴,咳嗽百日咳[1]。煎服:9~15g[1]

2.治癰腫,疔瘡天皰瘡帶狀皰疹,搗敷;疥癬,搗爛搽擦;湯火灼傷,研末調敷;創傷出血,研粉撒佈[1]

2.4 化學成分

本品含齊墩果酸-3-葡萄糖苷,齊墩果酸-3-葡萄糖-28-三葡萄糖[1]常春藤皁苷元等三萜類[1]。還含β-谷甾醇和多種氨基酸[1]。又謂含葫蘆素B[1]

3 全國中草藥彙編》·絲瓜葉

3.1 拼音名

Sī Guā Yè

3.2 來源

本品爲葫蘆科植物絲瓜Luffa cylindrica (L.)Roem. 的葉。夏秋採收。

3.3 性味

苦、酸,微寒。

3.4 功能主治

止血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用於百日咳咳嗽暑熱口渴;外用治創傷出血,疥癬,天皰瘡

3.5 用法用量

3~5錢。

3.6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4 《中華本草》:絲瓜葉

4.1 出處

出自《滇南本草

4.2 拼音名

Sī Guā Yè

4.3 英文名

Leaf of Luffa

4.4 別名

虞刺

4.5 來源

藥材基源:爲葫蘆科植物絲瓜或奧絲瓜的葉片。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uffa cylindrica(L.) Roem. L. Acutangula(R.)Roxb.

採收和儲藏:夏、秋兩季採收,曬乾或鮮用。

4.6 形態

一年生攀援草本。莖枝粗糙,有棱溝,有微柔毛。莖須粗壯,通常2-4枝。葉互生;葉柄粗糙,長10-12cm,近無毛;葉片三角形或近圓形,長寬均爲10-12cm,通常掌狀5-7裂,裂片三角形,中間較長,長8-12cm,洗端尖,邊緣有鋸齒,基部深心形,上面深綠色,有疣點,下面淺綠以,有短柔毛,脈掌狀,具白色長柔毛。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通常10-20朵生於總狀花序的頂端,花序梗粗壯,長12-14cm,花梗長2cm;花萼筒鐘形,被短柔毛;花冠黃色,幅狀,開後直徑5-9cm,裂片5,長圓形,長0.8-1.3cm,寬0.4-0.7cm,裏面被黃白色長柔毛,外面具3-5條突起的脈,雄蕊5,稀3,花絲6-8mm,花初開放時稍靠合,最後完全分離;雌花單生,花梗長2-10cm;花被與雄花同,退化雄蕊3,子房圓柱狀,有柔毛,柱頭3,膨大。果實圓柱狀,直或稍彎,長15-30cm,直徑5-8cm,表面平滑,通常有深色縱條紋,未成熟時肉質,成熟乾燥,裏面有網狀纖維,由先端蓋裂。種子多數,黑色,卵形,扁,平滑,邊毋狹翼狀。花、果期夏秋季。

4.7 化學成份

1、絲瓜葉三萜類及其皁甙成分:21β-羥基齊墩果酸(21β-hydroxyoleanolic acid),3-O-β-D-吡喃葡萄糖基馬勘斯里酸(3-O-β-D-glucopyranosytmaslinic acid),3-O-β-D-吡喃葡萄糖基-2α-羥基棉根皁甙元(3-O-β-D-hlucopyranosyl-2α-hydroxy-gypsonenin)[1],21β-羥基常春藤皁甙元-3-O-β-D-吡喃葡萄糖甙(21β-hydroxyhederagenin-3-O-β-D-glucopyranokide),絲瓜素(ly-cyin)A即是21β-羥基棉根皁甙元(21β-hydroxygypsogenin)[2,齊墩果酸葡萄糖甙(oleanoli acid-3-glucoside),齊墩果酸葡萄糖-28-二葡萄糖甙(oleanolic acid),常春藤皁甙元(hederagenin)[3],絲瓜甙(lucyoside)A、B、C、D、E、F、G、H[4]、I[5],人蔘皁甙(ginsenoside)-Re及Rg1[4],劍葉落酸內酯(machaerinic acid lactone)[6]等。還含黃酮類成分:芹菜素(apigein)[6],揮發油丙二酸(malonic acid),棕櫚酸(palmitic acid),亞油酸(linoliec acid),亞麻酸(linolenic acid)和高級烷烴[7]。又含甲氨甲酸萘酯(carbary)[8],磺基奎諾糖基二脂酰基甘油(sulfoquinovosyl diacylglycerols)[9]。

2、奧絲瓜葉三萜皁甙:奧絲瓜甙(acutoside)A、B、C、D、E、F、G[10]。

4.8 藥理作用

1.興奮腸道平滑肌:絲瓜葉全草的水提取物(煎劑酒精除去沉澱者)可明顯降低乙酰膽鹼對離休豚鼠迴腸的收縮作用,對組織胺的作用也有相似影響,但較弱。煎劑迴腸則有輕度興奮作用,對離體兔子宮有非常顯着的興奮作用。水提取物對離體兔十二指腸無明顯作用。對大鼠橫膈一膈神經製備也無作用煎劑蟾蜍腹直肌則有明顯興奮作用

2. 降壓:在大鼠後肢灌流試驗中無明顯作用麻醉靜脈注射0.1g生藥/kg,有降壓作用

3. 止咳祛痰:小鼠腹腔注射水提取物20g鮮生藥/kg,無明顯作用。葉中所含皁甙止咳祛痰作用,見絲瓜藤條。

4.9 毒性

腹腔注射煎劑1g生藥/只,亦無明顯毒性

4.10 性味

味苦;性微寒

4.11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止血;祛暑。主癰疽;疔腫;瘡癬;蛇咬;湯火傷咽喉腫痛創傷出血暑熱煩渴

4.12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鮮品15-60g,或搗汁;或研末。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或研末調敷。

4.13 各家論述

1.《綱目》:癬瘡,頻挼摻之,療癰疽,丁腫,卵頹。

2.《隨息居飲食譜》:消暑解毒。治痧穢腹痛,絞汁服。

3.《嶺南採藥錄》:煎服,治鵝喉。

4.《廣州植物誌》:搗爛,治癰疽和小兒夏月皮膚病,有消腫退炎之效。

4.14 摘錄

《中華本草

5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57.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