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仁合劑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中成藥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ān rén hé jì

2 中藥部頒標準

2.1 拼音名

Sanren Heji

2.2 標準編號

WS3-B-0879-91

2.3 處方

苦杏仁 165g 豆蔻 66g 薏苡仁 198g 滑石 198g 淡竹葉 66g 姜半夏 165g 通草 66g 厚朴 66g

2.4 製法

以上八味,苦杏仁壓榨脂肪油,取油 33g加熱至 160℃備用;其渣加水 蒸鎦製取苦杏仁水 165ml;豆蔻厚朴蒸鎦提取揮發油,蒸鎦後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藥 渣與薏苡仁滑石淡竹葉通草水煎煮三次,每次 2小時,合併煎液,濾過,濾液 與上述水溶液合併,濃縮至約1000ml;姜半夏流浸膏劑與浸膏劑項下的滲漉法(附錄 17頁),用70%乙醇溶劑浸漬24小時後,進行 滲漉,漉液回收乙醇,與濃縮液合 並,靜置,濾過,再濃縮至約 800ml,加入苯甲酸鈉 3g,放冷,加入苦杏仁油、苦杏仁 水及上述揮發油,加水至1000ml,攪勻,即得。

2.5 性狀

本品爲淡棕色的澄清液體;氣香,味微苦,有大量的油脂浮於液麪。

2.6 檢查

相對密度 應不低於1.02(附錄34頁)。 其他 應符合合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15頁)。

2.7 功能與主治

宣化暢中,清熱利溼。用於溼溫初起,邪留氣分,尚未化燥,暑 溫夾溼,頭痛身重胸悶不飢,午後身熱,舌白不渴。

2.8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20~30ml,一日 3次。

2.9 貯藏

密封,置陰涼處。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