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管內插管術

手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qì guǎn nèi chā guǎn shù

2 英文參考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3 註解

氣管內插管術

圖1 用彎喉鏡顯露聲門
圖2 用直喉鏡顯露聲門
圖3 經鼻明視插管
圖4 環甲膜穿刺術

4 目的和適應

(一)目的

1、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吸出氣管內痰液或血液,防治患者缺氧和二氧化碳積蓄。

2、進行有效的人工或機械通氣

3、便於吸入全身麻醉藥的應用。

(二)適應

1、全身麻醉

(1)全麻時患者神志消失,不能保持呼吸道通暢。

(2)全麻中用藥皆對呼吸有不同程度的抑制

(3)全麻時多複合應用肌松藥,致使呼吸肌力抑制或完全無力。

(4)使麻醉管理更爲安全有效。

(5)胸外科手術有時需將兩肺“隔離”,可將導管經聲門插至隆突以下的支氣管內,稱爲支氣管內插管。

(6)手術短小,全麻過程中麻醉者又胡確保患者呼吸道通暢,能進行口罩法人工通氣者,可不用行氣管插管。

2、危重病人的搶救:

(1)呼吸衰竭者:在一般氧治療情況下,如pao2仍低於8kpa(60mmhg),亦即呼吸指數(ri=pa-a)o2/pao2)仍超過2時(正常在0.3以下),必須插管。

(2)心肺復甦:不影響心臟復甦情況下,插管愈早愈好。

(3)誤吸患者:插管吸引,必要時作肺沖洗術。

(4)藥物中毒

(5)新生兒嚴重窒息

5 插管前的準備

1、估計插管的難易程度,決定插管的途徑和方法

2、檢查麻醉機和供氧條件:

(1)供氧設備(中心供氧或氧氣瓶)是否無礙,能充分供摒。

(2)鈉石灰有無失效。

(3)麻醉機及迴路有無漏氣。

(4)麻醉面罩是否良好合適。

3、插管用具的準備:

(1)喉鏡:注意鏡片大小,電源接觸及亮度

(2)氣管導管及管芯:選擇管徑合適的導管,並備用比選用導管大及小一號的導管各一根。

(3)噴霧器:應註明麻藥名稱和濃度。

(4)口塞、銜接管、挺 管鉗等。

4、檢查吸引器、吸引導管、吸液瓶,注間吸力是否夠大。

6 基本操作原則

1、正確選擇插管途徑、方法及合適口徑和長度的氣管導管,估計插管有困難者選用清醒插管。

2、注意用具(特別是氣管導管)的消毒

3、操作時動作準確輕柔,避免組織損傷,按插管操作順序進行。顯露聲門力求清楚。

4、無論是在局部表面麻醉全身麻醉下插管,都應要求麻醉完善,避免喉(及氣管)痙攣和不利的應激瓜。

5、插管完成後,要確認導管已入氣管內再牢固固定,確認前不應盲目採用機械通氣確認方法有:

(1)插管時,助手壓喉頭(甲狀軟管和環狀軟管處)不僅便於插管,還可有氣管導管通過氣管感覺。清醒插管時,患者可有嗆咳。

(2)壓胸部可有較大氣流自導管噴出。

(3)用肌松藥插管後行手法人工過度通氣,同時在雙腋中線處聽診,有強的呼吸音。

(4)如用透明塑料導管時,吸氣時管壁清亮,呼氣時可見明顯的“白霧”(混有水蒸汽之故)樣變化。

(5)有臨牀經驗麻醉s醫師在手壓擠呼吸囊通氣時有特殊的彈性感。

(6)病人如有自主呼吸,接麻醉機後,呼吸囊應隨呼吸而張縮。

(7)如能監測etco2則更易判斷,etco2有顯示則可確認無誤。

(8)如有懷疑(特別是誘導插管),寧可拔出後再插,以免發生意外。

6、用銜接管接至麻醉機呼吸機

7 常用氣管內插管方法

(一)明視插管術

利用喉鏡在直視下暴露聲門後,將氣管導管插入氣管內。

1、經口腔明視插管:

(1)將患者頭部後仰,加大經口腔和經喉頭軸線的角度,便於顯露聲門。

(2)喉鏡應由口腔的右邊放入(在舌右緣和頰部之間),當喉鏡移向口腔中部時,舌頭便自動被推向左側,不致阻礙插管的視線和操作(不要將舌頭壓在鏡片下)。

(3)首先看到懸雍垂然後將鏡片看不起提起前進,直到看見會厭

(4)挑起會厭以顯露聲門。如用直鏡片,可伸至會厭的聲門側後再將鏡柄向前上方提起,即可顯露;如系採用彎鏡片則將鏡片置於會厭舌根交界處(會厭谷),用力向前上方提起,使舌骨會厭韌帶緊張,會厭翹起緊貼喉鏡片,聲門才能得以顯露(圖1、圖2)

(5)顯露聲門後,如果兩條並列的淺色聲帶(聲襞)已然分開且不活動,即可進行插管。如清醒插管時聲帶敏感,應予以表面麻醉

(6)插管時以右手持管,用拇指、食指及中指如持筆式持住管的中、上段,由右側方進入口腔,直到導管已接近喉頭纔將管端移至喉鏡片處,同時雙目經過鏡片與管壁間的狹窄間隙監視導管前進方向,準確靈巧地將導管尖插入聲門。插入氣管內深度成人以不超過4~5cm爲度。

(7)當藉助管芯插管時,在導管尖端入聲門後,可令助手小心將其拔出,同時操作者必須向聲門方向頂住導管,以免將導管拔出。管芯拔出後,立即順勢將導管插入氣管內。

(8)導管插入氣管經前述方法確認,且兩肺呼吸音都好後再予以固定。

2、經鼻腔明視插管術:

(1)選一較大鼻孔以1%地卡因鼻腔內表面麻醉,並滴入3%麻黃素,使鼻腔粘膜麻醉血管收縮,減少患者痛苦,增加鼻腔容積,並可減少出血

(2)先用較口腔插管爲細的氣管導管,插入時不應順鼻外形即與軀幹平行的方向,而應取腹背方向進入,導管進入k口咽部後開始用喉鏡顯露聲門。

(3)用喉鏡顯露聲門的方法及要領與經口明視插管相同。

(4)顯露聲門後,左手穩固地握住鏡柄,同時右手將導管繼續向聲門方向推進。當導管達會厭上方時,可利用插管鉗經口腔夾住導管的前端,將導管送入聲門。成功後導管可直接用膠布固定在病人的鼻面部(圖3)。

(二)盲探插管術

不用喉鏡也不顯露聲門的探插方法,成功率與麻醉者操作經驗有密切關係。

1、經口腔盲探插管術:可應用食道氣道雙腔通氣導管(combitube)。經口插入食道後,將該套囊充氣以防返流或氣體被壓入胃內。銜接經咽部通氣的導管進行通氣或供摒。適用於緊急心肺復甦和野戰外科,供不諳氣管內插管的一般醫務人員使用。

2、經鼻腔盲探插管術:

(1)臨牀常用方法之一,甚至在經口明視插管失效時而改用此法獲得成功。

(2)保留自主呼吸很有必要,一是爲了安全;二是在探插時,可根據經鼻內呼出氣流的強弱來判斷導管前進的方向。

(3)插管前準備同明視鼻插法。

(4)插管方法

①右手持管插入,在插管過程中邊前進側耳傾聽呼出氣流的強弱,同時左手推(或轉)動病人枕部,以改變頭部位置達到呼出氣流最強的位置。

②於呼氣(聲門張開)時將導管迅速推進,如進入聲門則感到推進阻力減小,管內呼出氣流亦極其明顯,有時病人有咳嗽反射,接上麻醉機可見呼吸囊隨患者呼吸而伸縮。

③如導管向前推進受阻,導管可能偏向喉頭兩側,需將頸部微向前屈再行試插。

④如導管雖能推進,但呼出氣流消失,爲插入食道的表現。應將導管退至鼻咽部,將頭部稍仰使導管尖端向上翹起,或可對準聲門利於插入。

⑤經反覆插管仍然滑入食道者,可先保留一導管於食道內,然後經另一鼻孔再進行插管,往往可獲成功。

⑥有時經某一側鼻腔插管失效,可改由另一側鼻腔或可順利插入。

(三)清醒插管術

根據病人在插管時意識是否存在(昏迷者除外)將插管術分爲誘導後插管(見全麻誘導)和清醒插管(用於能合作的成年人)。

1、強化用藥:杜冷丁50mg或芬太尼0.1mg,氟哌啶5mg和阿托品0.5mg,肌肉注射。

2、表面麻醉:包括咽喉部的局部噴霧及環甲膜穿刺注藥(經氣管表面麻醉法)。

3、環甲膜穿刺注藥術:(圖4)

(1)病人仰臥,頭微向後仰,行皮膚消毒

(2)於甲狀軟骨及環狀軟骨間之凹陷部分(環甲膜)垂直進針

(3)針尖至環甲膜時有阻力感,繼續進針則阻力突然消失,應立即停止進針以免損傷氣管後壁和食道

(4)回吸注射器有大量氣泡,即證實針頭位於聲門下的氣管內。

(5)令患者憋氣,迅速將1%地卡因2ml注入氣管後拔出。鼓勵患者咳嗽麻醉藥均勻噴灑在聲帶、喉室以及會厭的聲門面。

4、在完善麻醉下可減輕插管時心血反應。導管插入後有可能發生嗆咳,但術後遺忘,不覺痛苦。

5、挺管完成後,可行全身麻醉誘導,一般應用靜脈麻藥

6、清醒插管特別適用於病情危重、插管困難以及飽胃或胃腸道梗阻等患者

8 困難氣管內插管的處理

係指操作者在基本功紮實、技術嫺熟的情況下按標準方法仍無法插入者。此時需藉助於特殊器械或特殊操作方法才能將導管插入氣管內,故真正不能插入者極爲罕見。但由於操作者的技術水平及客觀條件有限,可導致插管失敗率增加。

(一)氣管內插管困難的原因

1、解剖因素:肥胖、頸短、小下頜(下頜骨發育不全,頦部回收以致縮短與喉頭的距離),巨舌,高喉頭(甲狀軟管上凹與頦中點的水平和垂直距離皆很小)都是造成插管困難的解剖因素。其原因是無法消除經咽部軸線所構成的角度,甚至連會厭都無法暴露清楚。

2、病理因素:常見爲顏面、頸部燒傷瘢痕攣縮畸形致成小口,頦胸粘連,強直性脊柱炎,下頜關節強直,頸部腫物壓迫氣管使之變形或移位等。頜面部外傷的急症患者也往往由於口腔內損傷造成插管困難。

(二)解決辦法

1、經鼻腔盲探插管:經口腔不能顯露喉頭臻插管困難者,可改爲經鼻腔盲探插管。如應用特帛塑形的專用鼻腔氣管內導管可提高成功率。

2、應用頂端帶活葉的喉鏡片,當放置會下時,可由鏡柄處將頂端翹,易於顯露聲門。利用附有導向裝置的氣管導管,可在插入過程中調節導管前端位置,提高插管成功率。

3、藉助纖維喉鏡或纖維支氣管鏡插管:將氣管導管套在鏡杆外面,然後內窺鏡操作原則將纖維喉鏡或纖維支氣管鏡的鏡杆送入聲門,其後再沿鏡杆將氣管送入氣管內。

4、經環甲膜穿刺置引導線插管法:

(1)經環甲膜穿刺將引導線(cvp導絲或硬膜外導管)逆行經聲門插入到口咽部,並將一端夾出。

(2)將氣管導管套在引導線外,牽好導線兩端,將氣管導管沿導線送過聲門至氣管內,然後拔出引導線(拔出時注意固定好氣管導管),再將氣管導管向前推進2~3cm即可。

(3)此方法理論上是完全可行的,但臨牀上沿導線放置氣管導管時很易在會厭部受阻,需反覆調節,始能成功。操作時應輕柔,避免組織損傷

4、口腔頜面部外傷需緊急手術時,麻醉前常需清醒氣管內插管。常因口腔內積血,破碎粘膜瓣或肌瓣的阻擋,使聲門不易顯露。這時只能根據呼氣時出現的氣泡或破碎組織擺動,來判斷聲門的方向進行試插。嚴重時需作好氣管切開的準備。

5、應用頂端帶光源可塑性導管管芯插管。將管芯插入並越過氣管導管,在插管過程中,利用管芯的可塑性和從頸部看到的光點來指導插管方向。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