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骨骨瘤

神經外科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lú gǔ gǔ liú

2 英文參考

osteoma of skull

3 疾病代碼

ICD:M9180/0

5 疾病概述

顱骨骨瘤是一種常見的腫瘤,許多骨瘤較小,又沒有明顯的症狀,易於忽略,故很難有確切的發病率。顱骨骨瘤生長在額骨和頂骨,其他顱骨及顱底少見。本病好發於20~30 歲年齡段,亦有少數見於老年和兒童。男女之間無明顯差別。因腫瘤生長緩慢,早期易被忽略,病程多較長,有的可自行停止生長。多數骨瘤位於顱頂部,以板型多見,呈突出於顱頂外板的圓形或圓錐狀隆起,大小自直徑數毫米至數釐米不等,與頭皮無粘連、無壓痛,多無不適感,除引起外貌變形外,一般不引起特殊症狀

6 疾病描述

顱骨骨瘤是一種常見的腫瘤,許多骨瘤較小,又沒有明顯的症狀,易於忽略,故很難有確切的發病率。顱骨骨瘤生長在額骨和頂骨,其他顱骨及顱底少見。有一部分生長在額竇和篩竇內,枕骨粗隆亦可見到,個別與外傷有關。

7 症狀體徵

腫瘤生長緩慢,早期易被忽略,病程多較長,有的可自行停止生長。多數骨瘤位於顱頂部,以板型多見,呈突出於顱頂外板的圓形或圓錐狀隆起,大小自直徑數毫米至數釐米不等,與頭皮無粘連、無壓痛,多無不適感,除引起外貌變形外,一般不引起特殊症狀。板障型多呈膨脹性生長,範圍較廣,顱骨突出較圓滑,可出現相應部位的局部疼痛,內板型多向顱內生長,臨牀上少見,但當骨瘤突入鼻旁竇眼眶等部位,如骨瘤較大時可引起相應的症狀鼻旁竇骨瘤常有峽蒂與竇壁相連,骨瘤增大阻塞鼻旁竇出口使其成爲鼻旁竇黏液囊腫的原因之一。篩竇骨瘤突入眼眶可引起突眼及視力障礙。

8 疾病病因

尚不清楚。

9 病理生理

顱骨骨瘤分爲兩大類:由骨密質骨瘤骨松質骨瘤骨密質骨瘤多起源於骨外板,內板多保持完整,顯微鏡下與正常骨質相似,有的可見成骨結締組織,內有新骨組織。因其緻密堅硬,也稱爲象牙骨瘤骨松質骨瘤起源於板障,內含較多的纖維組織,有時也含紅骨髓脂肪骨髓

10 診斷檢查

診斷:根據臨牀表現和顱骨X 線片或顱骨CT 檢查,對骨瘤不難做出診斷。

實驗室檢查:無特殊。

其他輔助檢查:在顱骨X 線平片上,一般可見到圓形或橢圓形、侷限性高密度影。骨松質骨瘤內部疏鬆,密度不均勻,骨小梁內可有鈣化。骨密質骨瘤一般生長顱骨外板上,向外隆起,內部結構緻密均勻。發生在額竇和篩竇內骨瘤常呈分葉狀。

11 鑑別診斷

對內板型骨瘤應與腦膜瘤引起的顱骨繼發增生相區別,腦膜瘤多累及顱骨的全層,骨瘤一般僅累及內板,腦膜瘤可見腦膜血管溝增寬,切位片可見顱骨放射狀增生,CT 檢查在顯示顱骨骨質改變的同時,可見腦膜瘤的徵象。本病還應與骨纖維異常增生症相鑑別,後者的病變範圍較廣泛,以眶頂部多見,有面容改變,在X 線平片和CT 上可見顱骨全層受累,其邊界欠清晰,密度不一致,可有全身其他部位扁骨的改變。

12 治療方案

骨瘤的治療以手術爲主。顱頂部骨瘤如體積不大又無特殊症狀或個別已停止生長骨瘤可不作處理。對生長快、影響面容及有症狀骨瘤應手術切除。對限於外板骨瘤,只需鑿平或磨平即可,殘留的基底無需電灼滅活。大的、累及顱內的骨瘤則需行骨瓣切除,對載瘤骨瓣煮沸30min 滅活、整形處理後回置。對累及鼻旁竇骨瘤如已引起鼻旁竇阻塞應行手術切除,額竇骨瘤採用經額下硬膜外入路切除;篩竇骨瘤可經眶或經眶板入路切除。對骨松質骨瘤需要全部切除,以免復發。

13 併發症

骨瘤較大時可引起顱內壓增高和相應的神經性局竈性體徵。

14 預後及預防

預後:顱骨骨瘤手術預後良好,很少復發。

預防:無特殊。

15 流行病學

因許多顱骨骨瘤較小,常不引起病人的注意而被忽略,故很難有確切的發病率。本病好發於20~30 歲年齡段,亦有少數見於老年和兒童。男女之間無明顯差別。

16 相關出處

內科學第五版》、《外科學第五版》、《兒科學第六版》、《內科學第六版》

顱骨骨瘤相關中成藥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