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集素綜合徵

皮膚性病科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lěng níng jí sù zōng hé zhēng

2 英文參考

cold agglutinin syndrome

4 疾病概述

凝集素是15.2~19 S巨球蛋白,即IgM,分子量約100萬。正常人血清中僅含少量冷凝集素(0℃時爲1∶4~1∶28)。在正常滴度時,紅細胞凝集作用發生在10℃以下,0℃時爲最高值;高滴度時,也可在較高溫度時發生凝集作用凝集作用不需補體參與。

5 症狀體徵

本病常在冬季發病,溫暖季節症狀消失。於暴露部位如鼻尖面頰口脣耳廓、指(趾)部受冷後皮膚紫紺以至灰白,稍暖後皮膚白灰白轉紫紺而變紅恢復。在皮膚灰白紫紺時有麻木感或刺痛,觸、痛覺溫度覺減退或消失。也可發生壞疽。寒冷性蕁麻疹不常見。另外,全部手指均有紫紺,一個手指溫暖後僅能使該手指紫紺消失,而在Raynaud病和Raynaud現象時,溫暖一個手指可使全部紫紺的手指恢復正常。

6 疾病病因

無任何原因者爲特發性冷凝集綜合徵繼發性冷凝集素綜合徵見於血吸蟲病絲蟲病瘧疾非洲錐蟲病肝硬化、非典型性肺炎、SLE及溶血性貧血等疾病。

本病有三種情況:

(一)急性型  冷凝集素滴度高達1∶6.4萬,見於某些病毒性疾患如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風疹黃疸、特發性心包炎等,特別是非典型性肺炎

(二)亞急性型  亦有與急性型相似的滴度,見於某種淋巴瘤時。

(三)原因不明的特發性冷凝集素病  發生於年長者,表現爲肢端青紫、溶血性貧血血尿三聯徵。該型冷凝集素滴度可高達1∶100萬(0℃時)。

7 病理生理

目前認爲IgM有較高的抗原結合價,常常是針對紅細胞膜的I/i抗原系統,使紅細胞產生凝集,阻塞微循環所致。

8 診斷檢查

結合臨牀和診斷試驗。

9 治療方案

主要治療原發病。可用血管擴張劑如煙酸地巴唑等。苯丁酸氮芥亦有效。Shelly等(1984)報告2例分別使用頭孢拉定250mg每日4次和青黴素V鉀鹽500mg每日4次,經半月至1月肢端紫紺消失,6個月後未復發。中藥溫陽活血湯也有效。方藥:附片、乾薑甘草各3g、川芎桂枝各6g,鹿角霜當歸牛膝丹蔘白芍葛粉各9g,黃芪15g。每日1帖。

10 預後及預防

防寒。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