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澀症·肝腎陰虛證

白澀症 中醫證名 中醫學 中醫眼科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bái sè zhèng ·gān shèn yīn xū zhèng

2 英文參考

dry eye with liver-kidney yin deficiency pattern[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3 定義

白澀症·肝腎陰虛證(dry eye with liver-kidney yin deficiency pattern)是指肝腎陰虛,以眼內乾澀不爽,雙目頻眨,羞明畏光白睛隱隱淡紅,久視後則諸症加重,黑睛可有細點星翳,可伴口乾少津,腰膝痠軟頭暈耳鳴,夜寐多夢舌紅,苔薄,脈細爲常見症的白澀症證候[1]

4 症狀

白澀症·肝腎陰虛證患者眼乾澀畏光,雙目頻眨,視物欠佳,白睛隱隱淡紅,久視則諸症加重。全身可兼見口乾少津,腰膝痠軟頭暈耳鳴,夜寐多夢舌紅苔薄,脈細等。

5 證候分析

肝腎虧損,陰血不足,目失所養,故覺眼乾澀而頻頻眨目,且視物不清。陰虧虛火上蒸,故怕日羞明白睛隱紅。陰血虧耗,故口乾舌紅少津。肝腎虧虛,腦及骨骼失養,故頭暈耳鳴腰膝痠軟陰血不足以安魂,故夜寐多夢舌紅苔薄,脈細,皆肝腎虧損,陰血不足之象。

6 治法

白澀症·肝腎陰虛證治宜補益肝腎,滋陰養血。

7 方藥治療

白澀症·肝腎陰虛證可用杞菊地黃丸加減治療。方中熟地滋腎填精爲主,輔以山萸肉養肝腎,山藥補益脾腎之陰,三藥合用達到三陰並補之功;又配茯苓健脾滲溼,以助山藥益脾澤瀉清瀉腎火,並防熟地之滋膩;牡丹皮清肝腎之熱,以制山萸肉之溫,前藥合用,補中有瀉,寓瀉於補,加枸杞菊花更增養肝明目之效。再加當歸白芍則可養血和營,使目得血榮,實乃治本之方也。

8 關於白澀症

白澀症(dry eye)爲病證名[2]。出《審視瑤函》。俗稱白眼(《審視瑤函》卷三)。是指以白睛赤腫不顯,乾澀不爽爲主要表現的眼病[2]白澀症爲慢性眼病。藥物治療難取速效。

白澀症類似於西醫的慢性結膜炎淺層點狀角膜炎

詳見白澀症條。

9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01.

治療白澀症·肝腎陰虛證的穴位

查看更多

治療白澀症·肝腎陰虛證的中成藥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