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酸

中醫診斷學 中醫內科學 常見病方藥治療 中醫證名 中醫常見病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tǔ suān

2 英文參考

acid regurgitation[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acid regurgitation[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

3 概述

吐酸(acid regurgitation[1][2])爲證名[3]。是指以泛吐酸水爲主要表現的疾病[3][3][3]。出《黃帝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

吐酸可見於現代醫學的慢性肥厚性胃炎潰瘍病消化不良、胃酸分泌過多症等疾患[3]

4 吐酸病因

吐酸多因宿食溼痰熱鬱停飲等所致[3]

5 吐酸症狀

常兼見氣悶飽脹,噯氣腐臭等[3]

6 吐酸辨證治療

吐酸的治療宜和中消化痰,用曲術丸八味平胃散乾薑丸等方;若從熱化,則宜梔連二陳湯咽醋丸[3]

吐酸水,有寒熱之分。高鼓峯《四明心法·吞酸》說:“凡爲吞酸盡屬肝木,曲直作酸也。河間主熱,東垣主寒,畢竟東垣是言其因,河間言其化也。蓋寒則陽氣不舒,氣不舒則鬱而爲熱,熱則酸矣;然亦有不因寒而酸者,盡是木氣鬱甚,燻蒸溼土而成也,或吞或吐也。又有飲食太過,胃脘膜塞,脾氣不運而酸者,是怫鬱之極,溼熱蒸變,如酒缸太甚則酸也。然總是木氣所致。”可知吐酸一證,雖分寒熱而端,總之治肝爲根本

6.1 熱證

吐酸·熱證(acid regurgitation with heat syndrome[3])是指熱邪犯胃,以吞酸時作,噯腐氣穢,胃脘悶脹,兩脅脹滿,心煩易怒,咽乾口渴大便乾結,舌紅,苔黃,脈弦數等爲常見症的吐酸證候[3]

6.1.1 症狀

吐酸而並見心下煩,咽乾口苦,苔黃,脈多弦數。

有因肝鬱犯胃,溼鬱化熱所致者,症見兩脅刺痛口苦咽乾心煩吐酸,脈弦數[3]

6.1.2 治法

宜泄肝清火[3][4]

6.1.3 治療吐酸熱證的方藥

左金丸[備註]左金丸(《丹溪心法》):黃連吳茱萸爲主方,或加白螺絲殼、瓦楞子等以抑酸和胃[4]

逍遙散[備註]逍遙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柴胡白朮白芍藥當歸茯苓炙甘草薄荷煨姜左金丸[備註]左金丸(《丹溪心法》):黃連吳茱萸,或柴葛平胃散[4]

6.2 寒證

吐酸·寒證(acid regurgitation with cold syndrome[4])是指寒邪犯胃,以吐酸時作,噯氣酸腐,胸脘脹悶,喜唾涎沫,飲食喜熱,四肢不溫,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脈沉遲等爲常見症的吐酸證候[4]

6.2.1 症狀

吐酸而並見胸脘脹悶,噯氣臭腐,苔白,脈多弦緩[4]

有因脾胃虛寒所致者,症見面色萎黃,飲食減少,苔白,脈弦細[4]

6.2.2 治法

治宜溫養脾胃[4][4]

6.2.3 治療吐酸寒證的方藥

香砂六君子湯[備註]香砂六君子湯(《時方歌括》):木香砂仁陳皮半夏黨蔘白朮茯苓甘草理中湯溫胃飲等方[4]

香砂六君子湯[備註]香砂六君子湯(《時方歌括》):木香砂仁陳皮半夏黨蔘白朮茯苓甘草爲主方,加吳茱萸以溫散肝鬱。倘發於食後,納少苔厚,則加神曲谷芽麥芽等以消滯和胃。如溼濁留戀,苔白膩不化者,可加砂仁蒼朮藿香佩蘭之屬,以化溼醒脾[4]

7 關於內傷吐酸水

內傷吐酸水指因惱怒憂鬱肝鬱生火,克伐脾胃所致的吐酸[5]

7.1 病因病機

脾胃虛寒宿食、水飲、痰熱所致者,亦屬內傷吐酸[5]

7.2 症狀

症見食入吐水酸餿,兩脅刺痛,面紅升火,脈多弦數[5]

7.3 治療

宜用柴葛平胃散梔連平胃散等方[5]

8 關於外感吐酸水

外感吐酸水指素有溼熱鬱結、覆冒外寒所致的吐酸[6]

8.1 症狀

症見發熱嘔吐酸水,甚則酸水浸漬胃脘,不勝苦楚,吐出酸水令牙關酸澀不能合,脈多帶弦[6]

8.2 治療

屬本熱標寒之證,不宜驟進苦寒,而當辛散[6]。脈弦數者,宜防葛平胃散家祕神術湯,甚者加梔連;脈弦遲者,宜草豆蔻丸、薑桂大順飲連理湯[6]

9 關於吞酸

吞酸又稱咽酸[7]

9.1 症狀

醫林繩墨·吞酸吐酸》:“吞酸者,胃口酸水攻激於上,以致咽嗌之間,不及吐出而嚥下,酸味刺心,有若吞酸之狀也。”

9.2 病因病機

壽世保元·吞酸》:“飲食入胃,被溼熱鬱遏,食不得化,故作吞酸。”

9.3 治療

證治匯補·吞酸章》:“吞酸中氣不舒,痰涎鬱滯,須先用開發疏暢之品。”治同吐酸[7]

10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04.
  4. ^ [4]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37.
  5. ^ [5]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88.
  6. ^ [6]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20.
  7. ^ [7]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76.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